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

  • 字数: 39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赵全海,秦钢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4-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01935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1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微观经济学部分和宏观经济学部分。微观部分包括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生产要素价格分配,市场失灵及矫正;宏观部分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本书注重基本理论的介绍,注重案例分析,通俗易懂,易学易教。
作者简介
赵全海,石家庄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教学与研究。讲授经济学基础、靠前贸易、靠前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2007年—2008年,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并完成课题《中国在经济优选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近年来,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课题4项。在中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十多篇。主编教材3部。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经济学的含义3
第二节 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与经济体制4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8
第四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3
思考与练习16
第二章 需求、供给的基本原理18
第一节 需求及其基本理论20
第二节 供给及其基本理论28
第三节 供求均衡分析及其应用34
第四节 弹性理论及其应用41
思考与练习49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52
第一节 效用概论54
第二节 基数效用理论与边际效用分析56
第三节 序数效用理论与无差异曲线分析法64
思考与练习73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76
第一节 厂商与生产78
第二节 生产理论81
第三节 成本理论93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101
思考与练习104
第五章 市场类型与厂商均衡106
第一节 市场类型108
第二节 接近竞争市场与厂商均衡110
第三节 接近垄断市场与厂商均衡116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与厂商均衡120
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与厂商均衡123
思考与练习128
第六章 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理论131
第一节 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与供给132
第二节 劳动市场与工资135
第三节 资本市场与利息138
第四节 土地市场与地租142
第五节 企业家才能与利润145
第六节 收入分配政策146
思考与练习151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53
第一节 外部性155
第二节 公共物品162
思考与练习166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69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主要指标170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方法175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179
思考与练习182
第九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85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186
第二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92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194
第四节 乘数理论197
思考与练习199
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02
第一节 失业理论203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208
第三节 斯曲线218
思考与练习220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223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224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229
思考与练习235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237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概述238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241
第三节 宏观货币政策246
思考与练习255
主要参考文献257 
摘要
    (2)效用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当消费者能够从某种商品的消费中获得满足感并进行正面评价的时候,所获得的效用就为正数。而当消费者从消费某件商品中获得的是痛苦并进行负面评价的时候,所获得的效用就为负数。如饮酒时,适量饮用可以使人感到身心愉悦,此时为正效用,但如果过量饮用就会导致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此时酒带来的效用就为负数了。
    (3)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效用的主观性必然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件商品的主观评价出现差异,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心情等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件商品消费的主观感受评价也会出现差异。一部武侠电视剧,对于大多数的男孩子很有吸引力,而女孩子则可能对此感到索然无味;同样一瓶水,在不感到口渴时和口渴难耐时的主观感受也不一样;同样,水对于沙漠缺水地区的人和对于雨量丰沛地区的人而言也必然感受不一样。中国老百姓有“春雨贵如油”说法,就是对效用这种特性的朴素认识。
    (4)效用的多少不容易准确计量。由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效用本身在消费者进行衡量时,就很好的模糊,如果不借助于与其他商品效用的比较等方式,甚至都没有办法表达出效用的相对大小来。
    三、效用的观点
    在把消费者追求的幸福指数优选化问题转化为效用优选化问题之后,对于如何研究这一问题,经济学家分别发展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即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一)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是西方的经济学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为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而普遍使用的概念,其基本观点是:首先,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这一观点表明,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其次,效用可以被加总求和。如消费者从消费的每一个产品中所获得的效用可以被加总为一个总效用,而消费者对于消费的不同商品的效用也可以加总到一起,作为总效用。比如说,某人中午吃了一个馒头、一条鱼、一盘花生米,喝了一瓶啤酒。一个馒头的效用是5个单位,一条鱼的效用是12个单位,一盘花生米的效用是10个单位,一瓶啤酒的效用是8个单位。那么该人中午从餐饮中获得的总效用就是35个效用单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