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十大侠义小说

十大侠义小说

  • 字数: 2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和平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37084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十大侠义小说》是由北京市社科院文学所前所长吕智敏历时几年编纂整理的一套名家赏析历代短篇小说文库中的一本。全书共精选了历代侠义小说中的经典十篇,分别是《红线》《聂隐传》《虬髯客传》《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程元玉店肆代偿钱十一娘云冈纵谭侠》《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惯行三昧戏明》《轻财色真强盗说法出生死大义侠传心明》《红玉》《燕尾儿清》《女侠》,全书为了便于阅读,或加注释,或加翻译。属于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吕智敏,知名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前任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著有学术专著《化俗为雅的艺术――京味小说特征论》《诗源·诗美·诗法探幽――<原诗>评释》《话语转型与价值重构――世纪之交的北京文学》等十部,论文百余篇。主编《文艺学新概念词典》《名家赏析历代短篇小说系列》等。
目录
前言
红线
聂隐娘
虬髯客传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程元玉店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冈纵谭侠
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
轻财色真强盗说法
出生死大义侠传心
红玉
燕尾儿
女侠
摘要
    据计有功《唐诗记事》载,唐潞州节度使薛嵩有一侍婢,善弹阮,其手纹隐起如红线,因以红线名之。这就是作品中红线这个人物的原型。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原型,经过作者的匠心经营,竟然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奇女子形象,红线的名字也因此传留至今,可算是“人以文传”了。
     作品描写红线以超凡的手段闯过禁卫,夜人内室,盗取宝盒,以此慑服了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制止了即将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当然是一个虚构的离奇故事,但却反映了唐朝藩镇割据时代的社会心理动向。安史之乱以后,人心思安,可是事与愿违,那时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大为减弱,集一方军事、民政大权于一身的节度使们,竞起扩大势力范围,自置官属,甚至父死子继,不纳贡赋,不听指挥,俨然一方霸主。藩镇间或互相攻伐,或联合反唐,兵连祸结,弄得民不聊生。朝廷为了安抚安史旧部,特任命其降将为节度使,作品中提到的薛嵩、田承嗣、令狐彰辈都是此类人物。其中薛嵩、令狐彰二人对朝廷采取较为顺从的态度,田承嗣则桀骜不驯,诡谲狡诈,反复无常,直至年逾八旬,犹猖獗之甚。朝廷既力所不逮,便采取羁縻之策,用顺从者牵制不顺从者,作品中的对薛嵩的任命就是这样。而事实上这种策略并未取得什么明显效果。饱受战乱之苦的哀哀蒸民,多么希望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可是军阀们酣战不已,朝廷又无力平熄战火,怎么办呢?优选有一种超现实的威慑力量,不动一刀一枪,对百姓秋毫无犯,却能制止那令人厌倦、令人痛恨的战争。作品中红线这一人物的出现,正代表了百姓心中这种未能明确表达的希望。
     红线是一个奇女子,而最引人注目、令人啧啧称奇的莫过于她的盗盒之举所表现出的惊人的高超本领。古来文学作品写奇女子而涉于武事者,有《木兰辞》中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奇在和男子一样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又有《李波小妹歌》中的李雍容,她“褰裳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奇在弓马娴熟,武艺十分了得,可与男子媲美。而像红线这样能够飞檐走壁,夜行千里,深入虎穴,来去无踪的神奇本领,任何男子也难以望其项背,实为前此文学作品中所未见。为突出红线本领的超凡出众,作者掉其神来之笔;将盗盒文字写得花团锦簇,摇曳生姿。作品先于薛处虚构盗盒的始末,再于田处实叙盗盒的经过。写她的出行只“倏忽不见”四字,神奇之状令人瞠日。写归来则用一段诗一般的精彩文字,是这样描写的:红线出发之后,薛嵩“背烛危坐”,饮酒以待。“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惊而试问,即红线回矣”。“晓角吟风”写出凌晨军营凄清的氛围。“一叶坠露”又是一个比喻,极写红线动作的轻盈。“惊而试问”则从薛嵩心底写出,作一反衬。红线出发后,薛嵩感到吉凶未卜,忐忑不安,及闻户外有轻微响动,疑是红线归来,而犹不自信,故“试问”之,却果然是红线。这里作者以轻灵之笔描写红线,飘然羽化,若神若仙。如果说以上纯用虚笔,予人以神秘之感,令人神往,那么,以下叙写盗盒经过,却采用实笔,使奇迹般的行动历历若在目前,读者不觉神随其后,屏气息声,替红线捏着一把汗。作者写她的一连串动作是:“到魏郡”“历数门”“及寝所”“发其左扉”“抵其寝帐”“持金盒”“出魏城西门”……文字极简,而予人以“狡捷过猴猿”(曹植《白马篇》)的感觉。在这些动作的间隙中,插入环境与心理描写。写外宅男的鼾声与中军士卒的传呼,森然可怖,以显红线之胆;写帐内种种物事,实为写红线目寻可盗之物;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偷闲写了红线内心的感慨,透出她的善良的天性;写寝所内侍人的倦姿昏态,以表明红线的从容;写铜台、漳水、晨飚、斜月,为点出地点、时间,以见行动的快捷;最后写红线得手后的心情,交待了她此行的动机。这样一路写来,一笔不苟,红线的一举一动都写得实实在在,虽然神奇,却不像神话那样不可捉摸。如此虚实相映,加上对红线着装的简洁勾勒,将一个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英姿飒爽的奇女子,活灵活现地推向读者面前。她既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常人,又是有超常本领的超人。作品更以薛、田二人的吃惊彼此呼应,共同衬托红线盗盒的壮举。前面写薛嵩之惊,是惊喜。薛嵩原本十分担心,唯恐“事若不济,反速其祸”。红线归来,既惊且喜,惊其神异,喜其成功。后面写田承嗣之惊,是惊惧。事情发生在重兵守护之帅府,帅府中之寝所,寝所中之寝帐,寝帐中之床头枕边,金盒竟从这里被盗走,怎么不令他吃惊?由金盒想及自己的头颅,怎不令他恐惧?于是卑辞厚礼向薛嵩致意,一场战祸避免了。就这样虚实的结合,吃惊的呼应,对于盗盒一举,仿佛片片青莲之于映日荷花,衬托出别样的娇艳。
     红线,作为一个奇女子,她的“奇”,又不只表现在盗盒手段之高强,还表现在她思想、性格诸方面的五光十色,她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一个单纯的少女,而是十分成熟。她的性格构成也十分复杂。她聪慧。作为一个婢女,她能“通经史”,能在帅府中“掌笺表”;她明晓音律,不但“善弹阮”,还能从鼓声中听出击鼓人的心绪;她善解人意,见微知著,能够从薛嵩的生活变化中看出他的心事,甚至能判断出他的意向所指;她有主见,知道如何制服强敌,并预见到它的效果。在她的行为动机中,又融汇着纷繁的政治、伦理观念。首先她承认朝廷的正统地位,主动维护朝廷的权威,和儒家一样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对“乱臣贼子”则深恶痛绝。她反对互相攻伐,为了“两地保其城池,万人全其性命”,挺身而出,蹈死不顾,令人想起墨子“非攻”之说和“止楚攻宋”的壮举。而她“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解人困厄,又有游侠之风。总之,她身为婢女,却是深明大义,以天下为己任。至于她头脑中之所以有各种思想的影响,自然与她“通经史”有关。其次,她有感恩图报的观念。她虽是一个婢女,却在薛府中“身厌绮罗,口穷甘鲜”,尤其是薛嵩让她“掌笺表”,“号日内记室”,可以说对她有知遇之恩。她像春秋战国时的士一样,“感知酬德”,愿为知己者死。但她和那些士又毕竟不同。孟尝君养士三千,即使鸡鸣狗盗之徒,也是座上客,主人要待之以礼。红线则是薛府的家生婢,一出生就是奴隶,是“贱品”,尽管“宠待有加”,她也不过是薛嵩夜晚散步时可以随侍的贴身宠婢。所以她的“感恩图报”中有“义仆”的味道。在她的行为动机中还有一种赎罪的迷信成分。据她说,她前生本是男子,因行医误杀三人,今生被罚为女子,盗盒是为了做一件善事,以赎前愆,俾能还其男子之身。其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为封建社会所固有;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则来自佛教。唐代佛教盛行,赴经筵成为时尚,加上命相之术广为流传,三姑六婆走家串户,红线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是不足为奇的。最后,红线的辞去,有似于古代士大夫所称颂的“功成身退”。她想“遁迹尘中,栖心物外”,不是很像范蠡之泛舟五湖吗?她还要修心炼气,以求长生,则是追踪仙人王子乔,属于道教的范畴了。P11-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