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日落公园

日落公园

  • 字数: 159.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Paul Auster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394000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日落公园》由保罗·奥斯特编著。
迈尔斯·海勒儿时遭母亲抛弃,跟着再婚的父亲与继母一起生活。十六岁时,他在与继兄大闹中失手,导致继兄车祸身亡,人生从此遁入了灰暗。后来,迈尔斯从大学退学,远走他乡,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迈尔斯来到佛罗里达,在那里认识了少女皮拉尔并与之坠入爱河。机缘巧合,他接受了鼓手朋友宾·内森的邀请,回到纽约,住进了日落公园附近的一栋非法占据的房子。这栋房子里还住着其他两位房客――正在写博士论文的艾丽斯·伯格斯特龙和画家埃伦·布赖斯。几个年轻人背负着各自的过去,带着心头的伤口,在平淡的生活中互相慰藉,陪伴彼此跨越了时间的伤痛,在告别与坚持中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口。
作者简介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同校硕士学位。
奥斯特于1990年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颁发“莫顿·道文·萨伯奖”,1991年以《机缘乐章》获国际笔会福纳文学奖提名,1993年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2006年10月获颁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除了小说《月宫》、《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还包括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在文学创作之外,奥斯特也热衷于电影剧本写作并曾独立执导电影。目前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林区。
目录
《日落公园》无目录
摘要
    一
    已经快有一年了,他一直在拍摄被人遗弃的物件。每天至少有两个活,有时会多达六七个,每一次他和他的团队进人一间屋子,都会面对数不清的物件,那些被搬走的家庭扔下的东西。那些缺席的人都在匆忙间离去了,带着羞辱,带着困惑,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不论现在他们住在哪里(如果他们能找到住的地方而不是在街头露宿的话),他们的新住所会比他们失去的这栋房子更小。每栋房子都是一个失败的故事――有关破产和违约、债务和没收抵押物――而他让自己承担起记录的责任,记录这*后的、残存的、分崩离析的生活轨迹,为了证明那些消失的家庭曾经在这里,那些他永远不会见到也永远不会了解的人的灵魂仍然存在于这些废弃物中,散落在他们留下的空房间里。
    这种工作叫作出场清理,他属于一个四人小组,受雇于顿巴?利提公司,该公司承包了本地银行的“住宅维护”服务,负责清理那些有问题的房产。南佛罗里达这片蔓延的公寓地块充斥着这些被遗弃的建筑,由于银行要尽快重新卖掉这些房子来获取利益,这些空房子必须快速得到清理、修缮,准备好展示给可能的买家。在一个摇摇欲坠的世界里,经济崩溃的废墟和无情扩散的穷困无处不在,出场清理是这个地区罕见的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毫无疑问他能找到这份工作是幸运的。他不知道还能忍受多久,但薪酬很不错,在一个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的地方,一份好工作就意味着一切。
    刚开始的时候,他震惊于那种凌乱、污秽,以及接近被人忽视的状态。他走进的房间很少能保持屋主在时的原样。更常见的是暴力和怒火发泄过后的痕迹,离开时对物件任性狂暴的毁坏――水龙头打开着,水从水槽和浴缸里满溢出来;用锤子砸烂的墙、画着淫秽涂鸦的墙、布满子弹孔的墙,更不用说那些被狠狠扯下来的铜管、发白的地毯、起居室地板上的一堆堆粪便。这些是*端的例子,也许吧,是被剥夺财产者的愤怒所引发的冲动之举,是恶心但可以理解的绝望的宣言,但是,每一次打开一扇门,即使他并不总是感到强烈的反感,也总会有一种恐惧的感觉。无可避免的,首先要对付的就是气味,那股酸臭的气味猛冲进他的鼻腔,那无处不在的,混合着霉菌、变质牛奶、猫粪、抽水马桶里的残留物和餐厅台面上的腐烂食物的气味。就算打开窗让新鲜空气吹进来也没法抹去这些气味;就算是*清洁、*细致的清除也无法消除这种颓败的恶臭。
    接着,总是那些物件,那些被遗忘的财产,被遗弃的物品。到目前为止,他拍摄的照片已有上千张,在他不断膨胀的档案里能找到各种东西的照片,书本、鞋子、油画、钢琴和烤面包机、洋娃娃、配套的茶具、脏袜子、电视机和棋盘棋子、派对服和网球拍、沙发、丝绸女式内衣、填缝枪、图钉、塑料玩偶、唇膏、来复枪、褪色的床垫、刀叉、打扑的筹码、集邮册,以及一只死掉的金丝雀躺在笼子的底部。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感到必须拍下这些照片。他明白这是一场徒劳的追逐,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任何利益,但每次他走进一栋房子,都感觉到这些物件在对他呐喊,用已经不在那里的人的声音对他说话,让他在它们被清理走之前再*后看上一遍。小组里其他人都会拿他沉迷于拍这些照片开玩笑,但他毫不理睬。在他眼里他们根本微不足道,他鄙视他们所有人。没脑子的维多,小组的头;结巴又唠叨的帕科;胖得不停喘气的弗莱迪――三个可悲的火枪手。法律规定所有高于一定价值的可利用的物品都必须上交给银行,银行有义务将它们归还物主,但他的同事们想都不想,看见喜欢的就拿。他们觉得他是个傻瓜,竟然对这些战利品无动于衷――一瓶瓶的威士忌、收音机、CD唱机、射箭用具、杂志――但他**想要的是他拍下的照片,而不是物品本身。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在工作的时候规定自己尽量少开口说话。帕科和弗莱迪已经开始叫他“哑巴”。
    他二十八岁,就他自己所知,他根本没有任何上进心。没有熊熊燃烧的野心,在任何层面上,不明白打造一条看似光明的前途会给他带来什么。他知道自己不会在佛罗里达待很久的,那个他感到需要继续上路的时刻就要到来,但在时机成熟之前,他满足于维持现状,不做长远打算。如果说他在大学退学后独立生存的七年半里有什么成就的话,那就是这种活在当下的能力,把自己限定在此时此地,尽管这可能不是*值得称道的成就,但这也需要相当的纪律性和自我控制力才能完成。人生没有计划,其实也就是杜绝欲望或希望,满足于你自己的所有,接受每一天这个世界分配给你的那一小份――要这样生活你必须需求很少,少到人类可能接受的底线。
    一点一点,他已经把欲望剥离到接近极限。他戒了烟和酒,他不再下馆子,没有电视机、收音机和电脑。他也想卖了车换一辆自行车,但他不能没有车,因为他工作时要跑的路程实在太远了。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他的口袋里还揣着手机,他很愿意把它扔进垃圾桶,但他仍旧需要用它工作,所以不能没有手机。那台数码相机是一种奢侈的沉迷,但鉴于这无尽的清理垃圾的生活所带来的阴郁和艰难,他感觉相机在拯救他的生命。他的房租很便宜,他住的小公寓地处贫困地区,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外,他允许自己的**奢侈就是买书,平装书,大多数是小说,美国小说,英国小说,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但说到底书跟那些必需品比起来也算不上什么奢侈的开销,他也并不想戒掉读书这个癖好。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