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 字数: 19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苏亚飞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09993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3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教材丰富,品种齐全。含盖了“艺术设计与传媒大类”的“视觉设计类”“工业设计类”“工艺美术类”“服装与时尚设计类”“空间设计类”“动画与数字媒体设计类”“人物形象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类”等所有类别的大部分教材。既有经典的传统专业教材,又有新兴的专业教材,且课件、PPT等配套元素齐全,能广泛适应各层次的教学需要。
2.专家指导,特色鲜明。得到业界权威专家的指导支持,吸取了教育部的近期新改革精神和成果,广泛听取了各院校相关专业领导、专家和一线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融入了近期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符合教改主题,以探索、引领人才培养模式。
3.结合实例,体例新颖。结合实际,教材采用最合适的理念和体例进行编写,力求使教材适应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需要。
4.加强实践,联合编写。立足教学和学生的特点,切实加强实践要素,很多编者是来自院校和企业的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水平很高的优秀教师。在我国教育领域中,这些骨干教师,接受优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开发了更适合我国国情、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课程模式和教材。
5.注重层次,兼收并蓄。教材体现了兼收并蓄的思想,层次分明,能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学要求。
6.立足全国,广取所长。编写老师有全国20多个省、市、区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家、优秀老师,把各地各院校的成果和特色充分展示出来,做到了立足全国,广取所长。
内容简介
苏亚飞编著的《色彩构成(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色彩构成(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共分为八章:第一章至第三章对色彩构成的产生和定义作了综合阐述,介绍了学习色彩构成的推荐知识,着重讲解了色彩构成的学习方法;第四章阐述了色彩的联想与象征;第五章和第六章从色彩的对比、调和、推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制订配色计划和运用色彩构成的审美原理;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对色彩的解构与重组,以及色彩在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领域的具体运用进行讲解。

 
作者简介
苏亚飞,女,2005年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7月至今任教于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2010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任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主任。她从事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工作9年,出版《色彩构成》《企业形象与导视系统设计》等多部教材。
目录
第一章 色彩概述
第一节 色彩构成的概念
1 色彩与生活
2 色彩产生的原理
3 色彩构成的定义
第二节 色彩构成的学习方法与工具
1 色彩构成的学习方法
2 色彩构成的学习工具
第二章 色彩的混合原理
第一节 原色
1 色光三原色
2 色料三原色
第二节 色彩混合
1 正混合
2 负混合
3 中性混合
第三章 色彩三属性与色立体
第一节 色彩的分类
1 有彩色
2 无彩色
第二节 色彩的三属性
1 色相
2 色彩的明度
3 色彩的纯度
第三节 色彩的体系
1 牛顿色相环
2 色立体
第四章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
第一节 色彩的联想
1 色彩与味觉、嗅觉的联想
2 色彩与生理、心理联想
第二节 色彩的象征
第五章 色彩对比与调和构成
第一节 色彩的对比
1 同时对比
2 连续对比
第二节 以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法
1 明度对比
2 纯度对比
3 色相对比
4 面积、形状与位置对比
5 冷暖对比
第三节 以调和为主的色彩构成法
1 同一调和
2 近似调和
3 秩序调和
第六章 色彩的推移
第一节 色彩推移的特点和种类
1 色彩推移的特点
2 色相推移
3 明度推移
4 纯度推移
5 冷暖推移
6 色彩的综合推移
第二节色彩推移的基本构图形式
1 平行推移
2 放射推移
3 综合推移
4 错位、透叠及变形
第七章 色彩的解构与重组
第一节 色彩解构与重组的原理和方法
1 原理
2 方法
第二节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1 人为色彩的解构
2 自然色彩的解构
第八章 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
1 色彩在标志设计中的语义表达
2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语义表达
3 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语义表达
第二节 环境设计中的色彩
1 色彩在展示设计中的语义表达
2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语义表达
3 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语义表达
4 色彩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语义表达
第三节 产品设计中的色彩
第四节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
1 色彩在服装中的功能
2 服装色彩搭配的对比与调和
摘要
    1. 色彩与生活
     在认识色彩之前,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如果要了解色彩,便要用心去留意生活中的色彩。美妙的大自然赋予了世界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花鸟鱼虫;颜料、服装、建筑、灯光等人造色彩光彩夺目,这些为我们学习色彩构成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用心观察、细心揣摩就一定能迅速提高对色彩的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色彩与生活的关系就如同鱼和水不可分割,色彩从某一层面折射了人们的生活态度。例如:红色化身成热情奔放的性格;紫色代言了稳定大方的性格;粉色会被当成活泼可爱的标识。所以说,色彩在融入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对色彩的创造力源于对生活的认知,理解和提炼。(图1-1~图1-2)
    
     图1-1 色彩美丽的荷花
    
     图1-2 赏心悦目的美丽色彩世界
     2.色彩产生的原理
     2.1光与色
     人们在光芒耀目的白天能够感受到色彩斑斓的世界,而在昏暗漆黑的夜晚却形色难辨,可见,形色入目皆借助于光,没有光人们就感觉不到色彩。小林秀雄在《近代绘画》一书,评价莫奈一章中说:“色彩是破碎了的光......,太阳的光与地球相撞,破碎分散,因而使整个地球形成美丽的色彩......。”由此可见,人们凭借光来辨别物体的形状色彩,从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认知色彩,人们对色彩的感知是从光→物体→眼睛→大脑的连续过程。色彩是由光刺激眼睛再传入到大脑视觉中枢产生的感觉,光是其产生的原因,色是其产生的结果,人的大脑和思维赋予了色彩最终的意义。没有光、物体、眼睛和大脑,色彩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光、物体和正常的视觉,是色彩产生的必要条件。
     2.2光谱色
     从广义上讲,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1666年,科学家牛顿通过光谱实验解读了光色之谜,他发现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这七种色光叫光谱色,这是自然界最饱和的色光,由这七色光组成的彩带叫做光谱。如果将光谱色通过聚光透镜加以聚合,这些聚合的色彩就会还原成白光。七种光谱色是不能再被分解的色光,故称之为单色光;将七种光混合后产生的白色光为复色光。其中白色光不错,蓝色光最弱。(图1-3~图1-5)
    
     图1-3 牛顿在实验室里发现了彩虹的成因
    
     图1-4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显现出一条美丽的彩带
    
    
    
     图1-5 可见光谱及其波长
     2.3光源色
     宇宙间凡是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灯光、火光......。光源分两种,一种是自然光,以太阳光为主;一种是人造光,如灯光。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标准光源:1、白炽灯2、太阳光3、有太阳时所特有的蓝天的昼光)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图1-6~图1-7)
    
    
     图1-6 自然光源下的色彩世界
    
     图1-7 人造光源
     2.4物体色
     物体色是指物体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例如我们平时所见的颜料的色、动植物的色、服装的色、建筑物的色和有机玻璃的色......。我们将这些本身不发光、受光源影响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图1-8~图1-9)
    
     图1-8 受光源影响的物体色
    
     图1-9 有色玻璃呈现的色彩
     2.5固有色
     习惯上将物体在白色光源下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效果总和称为固有色。严格说,固有色是指物体固有的属性在常态光源下呈现出来的色彩。紫色的葡萄,橙色的甜橙等色彩描述是在白色光源下物体展现给人们的印象色彩。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固有色概念的产生使人们对于色彩的沟通和实物特征的把握产生了便利。(图1-10~图1-11)
    
    
     图1-10 水果的固有色
    
     图1-11 写生静物的固有色
     3.色彩构成的定义
     色彩构成,即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在互相作用下构成新的和美的色彩关系。色彩构成,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将复杂的视觉表现还原成最基本的要素,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构成,并能发现、把握尽可能美的配色创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