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 字数: 4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明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010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了满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要求编写的。本书分为11章,首先介绍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步骤、要求和时间安排以及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并列出了教学中常见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然后分别介绍了常见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螺旋机构)和传动零件(包括带传动、链传动)的应用和设计方法,最后介绍了功能机构与功能结构的应用与设计方法。
本书汇集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多年的经验,内容丰富,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指导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陈明,哈尔滨工业大学
目录
第1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简介
1.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1.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
1.3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逻辑过程
1.4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步骤
1.5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
1.6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第2章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2.1机械系统的使用功能描述
2.2工艺方法分析
2.3机械系统运动功能分析
2.4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拟订
2.5机械系统运动尺寸确定
2.6机械系统真实运动循环图的分析
第3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3.1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1)
3.2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2)
3.3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3)
3.4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4)
3.5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5)
3.6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6)
3.7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7)
3.8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8)
3.9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9)
3.10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10)
3.11冲压机
3.12分度冲压机(方案1)
3.13分度冲压机(方案2)
3.14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1)
3.15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2)
3.16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3)
3.17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4)
3.18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5)
3.19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6)
3.20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7)
3.21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8)
3.22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9)
3.23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10)
3.24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11)
3.25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12)
3.26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13)
3.27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14)
3.28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15)
3.29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16)
3.30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17)
3.31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18)
3.32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19)
3.33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20)
3.34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21)
3.35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22)
3.36牛头刨床(方案1)
3.37牛头刨床(方案2)
3.38牛头刨床(方案3)
第4章四连杆机构设计
4.1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4.2曲柄导杆机构的设计
第5章凸轮机构应用与设计
5.1凸轮机构的术语及一般设计步骤
5.2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
5.3盘形凸轮的设计
5.4圆柱凸轮的设计
第6章齿轮机构应用与设计
6.1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6.2齿轮在变速系统中的应用与设计
第7章间歇运动机构应用与设计
7.1外接齿啮式棘轮机构的应用与设计
7.2槽轮机构的应用与设计
7.3不接近齿轮机构的应用与设计
第8章螺旋机构应用与设计
8.1螺旋机构的分类与特点
8.2螺旋机构的传动特性
8.3螺旋机构的传动形式与特点
8.4螺旋机构的应用
8.5螺纹的基本参数
第9章带传动的应用与设计
9.1带传动的种类及选用
9.2带传动设计的一般内容
9.3V带传动设计
9.4平带传动设计
9.5同步带传动设计
9.6传动带的张紧
第10章链传动的应用与设计
10.1链传动的特点及选用
10.2滚子链传动
10.3滚子链链轮
10.4链传动的布置与张紧
第11章功能机构与功能结构的应用与设计
11.1行程放大机构
11.2步进送料机构
11.3运动解耦结构
参考文献
摘要
    第1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简介
     1.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机械原理课程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各类机构设计与分析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2)掌握机械系统的功能分析方法、工艺分析方法及机械运动循环图的绘制方法,并能根据机械运动循环图设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
     (3)掌握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常用机构的选用、设计和分析;
     (4)能够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进行分析并绘制其真实机械运动循环图;
     (5)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1.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是设计一个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实现2个或3个执行构件简单工艺动作的协调运动。
     机械系统的功能是由工艺方法实现的,而工艺方法是由工艺动作实现的,工艺动作则是由机械系统中的执行构件完成的。大多数机械系统要求的执行构件都在2个以上,并且这些执行构件的工艺动作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根据工艺方法的要求协调动作。一个机械系统中的多个执行构件所需的动作协调有以下几种。
     (1)时序协调要求各个执行构件按照工艺方法的需要满足运动时间、运动顺序的协调动作。
     (2)空间协调要求各个执行构件按照工艺方法的需要满足位移、行程和空间位置的协调动作。
     (3)速度协调要求各个执行构件或者某些执行构件按照工艺方法的需要满足运动速度的协调动作。
     (4)加速度协调要求各个执行构件或者某些执行构件按照工艺方法的需要满足运动加速度的协调动作。
     (5)力或力矩协调要求各个执行构件或者某些执行构件按照工艺方法的需要满足力或者力矩的协调动作。
     当然,在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中并不是所有的执行构件都要满足所有的上述协调关系。由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考虑到学生在这一学习阶段掌握知识的局限性,把能够设计2个或3个执行构件实现简单工艺动作时序协调的机械系统定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培养目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是:
     (1)机械系统使用功能、工艺方法分析及机械运动循环图绘制;
     (2)应用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常用机构准确实现2个或3个执行构件的时序协调动作,部分实现其空间协调;
     (3)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常用机构的设计、运动分析和力分析;
     (4)分析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并绘制实际机械运动循环图;
     (5)撰写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说明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