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上海与延安

上海与延安

  • 字数: 220千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谦芬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406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选题选择民族化追求处于不同向度的两个异质空间:一是1941年-1945年前后的上海沦陷区,主要考察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抗日战争胜利日伪统治上海时期的小说状况;二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至抗战胜利前后的解放区,主要考察新文艺政策规范下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小说景观。上海沦陷区、延安解放区小说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段、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都呈现出民族化追求的共同取向;对民族生存或隐或显的展示、对民族文学传统的不同借鉴、对民间文化角度不同的倚重,又体现出异质空间下多元的民族化表达路向。
民族危机中两地小说的绚烂成果、短暂辉煌提醒我们重新认识现代化与民族化并非对立的辩证关系,重新思考从五四到抗战启蒙与救亡的变奏、重新评价四十年代民族化过程与五四传统内在的承续关系。
作者简介
张谦芬,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
目录
引言 民族化:考察现代小说发展的另一视角
第一章民族化与现代化:现代小说的深层渴求和时代课题
第一节民族意识的现代觉醒
第二节被委以重任的现代小说
第三节民族危机中的小说民族化诉求
第二章异质空间:民族战争背景下的文学生态
第一节未完成的文学大众化与民族战争的要求
一、如何“大众化”的苦恼
二、“民族形式”口号的突破
三、“民族文化”建设的倡导
第二节延安解放话语中农民主体的文学建构
一、五四创作传统的转变
二、农民主体的文学方向
三、乡村精神的时代书写
第三节上海沦陷背景下市民文学本色的彰显
一、封锁一统制—禁锢的逼仄空间
二、商业化—民族化的通俗革新
三、趣味性—市民性的文化姿态
第三章家庭书写:文化回归思潮下的纵深展开
第一节家族文化反思与重建的多元呈现
一、家国之思——中国文化的核心
二、家国同构——典型的小说图式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