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

  • 字数: 44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许明丽,崔瑞,张志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4-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09906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许明丽、崔瑞、张志主编的《建筑材料》是根据教育部和住建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和住建部联合制定的《关于我国建设行业人力资源状况和加强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编写的。本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金属材料、木材、建筑塑料、建筑石材、防水材料、建筑功能材料等。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及民办高校的土木工程、铁道工程、建筑工程、工程监理、造价工程、给水排水工程、钢结构、水利水电工程、市政道路桥隧等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岗位考试培训人员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共12章,主要介绍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烧土及熔融制品、天然石材、建筑钢材等。
目录
学习情境1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任务1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任务2建筑材料的作用及发展
任务3建筑材料的应用及技术标准
任务4建筑材料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学习情境2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任务1概述
任务2材料的物理性质
任务3材料的力学性质
任务4材料的耐久性和装饰性
学习情境3气硬性胶凝材料
任务1石灰
任务2石膏
任务3水玻璃
任务4菱苦土
学习情境4水硬性胶凝材料
任务1硅酸盐水泥
任务2掺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
任务3其他种类的水泥
任务4水泥的验收、储存与保管
学习情境5混凝土
任务1混凝土的基本知识
任务2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任务3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
任务4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任务5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
任务6其他种类混凝土
学习情境6建筑砂浆
任务1砂浆
任务2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
学习情境7墙体材料
任务1砌墙砖
任务2混凝土砌块
任务3轻型墙板材
任务4混凝土大型墙板
学习情境8建筑金属材料
任务1钢材的冶炼与分类
任务2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
任务3钢材的化学性能
任务4建筑常用钢材
学习情境9木材
任务1木材的分类和构造
任务2木材的防腐与防火
任务3木质装饰制品
学习情境10建筑塑料
任务1塑料的组成与性质
任务2建筑塑料的应用
学习情境11 建筑石材
任务1岩石的基本知识
任务2常用的建筑装饰石材
学习情境12防水材料
任务1沥青
任务2防水卷材
任务3建筑防水涂料
任务4建筑密封涂料
学习情境13建筑功能材料
任务1建筑装饰材料
任务2绝热材料
任务3吸声隔声材料
参考文献 
摘要
    水泥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则水化反应速度越快,水泥石的早、后期强度均高;但是消耗的粉磨能量高使成本增加,而且水泥硬化后收缩较大。如果水泥颗粒过粗,则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一般认为水泥颗粒在0.04 mm以下时活性较高,而水泥颗粒在0.1 mm以上时活性就很小。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的细度可采用筛析法和比表面积法测定。筛析法是采用边长为80 μm的方孔筛的筛余百分数表示水泥的细度。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水泥粉末具有的总表面积,可采用勃氏透气仪测定,其原理是当一定量空气通过一定的空隙和厚度的水泥层时,会因为受到阻力而使流速发生变化,通过测定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其单位为m2/kg或cm2/g。
    《(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号修改单》(GB 175—2007/XG1—2009)中明确规定: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 m2/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要求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 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凡是水泥细度不符合标准的为不合格品。若已知出厂水泥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则使用单位无须检测水泥的细度。
    2.标准稠度用水量
    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拌制成特定的塑性状态时所需的用水量,以百分数来表示,一般为24%~30%。由于用水量对水泥的性质(如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影响较大,因此,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在测定这些性质时,应采用标准稠度净浆。
    3.凝结时间
    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时间。终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标准稠度净浆接近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施要求“初凝时间不宜过早,终凝时间不宜过迟”。初凝时间不宜过早,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等工序。终凝时间不宜过迟,混凝土浇捣完毕后,应尽快硬化并达到一定的强度,以利于下一步工序的进行。
    《(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号修改单》(GB 175—2007/XG1—2009)中规定,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采用标准稠度水泥净浆,在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用凝结时间测定仪来测定,并且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 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 h。实际上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为1~3 h,终凝时间为5~8 h。凡是初凝时间不符合标准的视为废品,而终凝时间不符合标准的为不合格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