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纵横

汉语纵横

  • 字数: 28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19392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留学生本科选修课系列教材·汉语纵横:古代汉语(上)》为外国人学习古代汉语而编写的教材,适合具有中高级汉语水平(相当于在中国学过两年半或三年汉语,或汉语学习累计1500学时以上)的学生使用。因为《留学生本科选修课系列教材·汉语纵横:古代汉语(上)》的古汉语知识解释比较详细、系统,也可供喜欢学习古文的中国初学者使用。“古代汉语”课程安排一年时间,两个学期分别使用上、下两册,每周安排二至四学时。每册教材含十五课,每课有一至两篇课文,可用二至四课时讲授。每课先出课文,接着是题解,其后为词语注释、语法解释、古代汉语知识,然后是练习,最后是阅读课文。
目录
一、狐假虎威(《战国策》)
语法解释
1.之(助词/代词)
2.莫(代词)
3.而(连词)
4.长(名词活用作动词)
5.以……为……
古代汉语知识
汉字的结构(一):六书
二、画蛇添足(《战国策》)
语法解释
1.者(代词)
2.其(代词)
3.且、乃、遂(副词)
4.为之足(为动双宾语)
古代汉语知识
汉字的结构(二):形声字
阅读课文
坐山观虎斗
一、东施效颦(《庄子》)
语法解释
1.以(介词)
2.乎(介词/语气词)
3.美(意动用法)
4.所(代词)
5.而(代词)
古代汉语知识
汉字形体的演变(一)
二、沉鱼落雁(《庄子》)
语法解释
1.孰(代词)
2.所(代词)
3.判断句
古代汉语知识
汉字形体的演变(二):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
阅读课文
滥竿充数
讳疾忌医(《韩非子》)
语法解释
1.以为
2.所(代词)
3.是以
4.焉(代词)
古代汉语知识
古今词义的异同
阅读课文
扁鹊
狡兔三窟(《战国策》)
语法解释
1.于(介词)
2.高、虚(使动用法)
3.三反(数词做状语)
古代汉语知识
词的本叉和引申义
阅读课文
守株待兔
一、三人成虎(《战国策》)
语法解释
1.与(介词,连词)
2.然而
3.于(介词)
古代汉语知识
词类的活用(一):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二、南辕北辙(《战国策》)
语法解释
1.奚(代词)
2.于(介词)
古代汉语知识
词类的活用(二):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做状语/形容词活用
作动词
阅读课文
杯弓蛇影
《论语》六则(《论语》)
语法解释
1.鲜矣仁(主谓倒装句)
2.恶、何(代词)
3.于(介词)
古代汉语知识
词类活用的条件
阅读课文
《论语》三则
《孟子》四则(《孟子》)
语法解释
1.薄(使动用法)
2.焉(代词)
3.手(名词做状语)
4.乎(介词)
古代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的词序
阅读课文
《孟子》二则
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语法解释
1.是(代词)
2.非(副词)
3.安、汝(代词)
古代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判断句(一)
二、庄子钓于濮水(《庄子》)
语法解释
1.焉(代词)
2.巾笥(名词活用作动词)
3.宁……,宁……
古代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判断句(二)
阅读课文
惠子相梁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语法解释
1.亡(使动用法)
2.为晋君赐(为动双宾语)
古代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阅读课文
高山流水
宫之奇谏假道(《左传》)
语法解释
1.宾语前置(后用代词复指)
2.其(句中语气词)
古代汉语知识
代词
阅读课文
一暴十寒
齐桓公伐楚(《左传》)
语法解释
1.赐我先君履(双宾语句)
2.宾语前置
3.诸
古代汉语知识
副词
阅读课文
蹇叔哭师
楚归晋知嫠(《左传》)
语法解释
1.德(名词活用作动词)
2.为之礼(为动双宾语)
古代汉语知识
介词
阅读课文
介之推不言禄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