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 字数: 199.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160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比较系统地就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相关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梳理了靠前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组收集了现时0—3岁早期教育中人们常见的问题,然后确定了《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特色——基于理性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简介
《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并没有采用通常意义上的针对所有年龄阶段的定义,而是仅就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采用了产品导向的定义,即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方面即为《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社会性发展的定义。这样的做法使得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定义更有针对性,更能为读者所理解。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0-3岁儿童自我系统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自我系统概述
第二节 自我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自我控制的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0-3岁儿童交往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交往行为概述
第二节 亲子交往
第三节 同伴交往
第三章 0-3岁儿童情绪与气质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情绪与气质概述,
第二节 0-3岁儿童情绪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0-3岁儿童气质发展与教育
第四章 0-3岁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发展及教育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与道德概述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三节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第四节 0-3岁儿童道德发展与教育
第五章 0-3岁儿童适应性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适应性行为概述
第二节 0-3岁儿童自理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0-3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摘要
    道德判断是指个人运用已有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认识,对道德现象进行分析、评价、推断和选择的心理过程。1岁婴儿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也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什么道德行为。婴幼儿的道德判断,也是在跟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和他们掌握言语以后才逐步产生和学会的。凡是成人表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婴幼儿便认为是好的行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婴幼儿便认为是坏的行为。因此“好”、“不好”是婴幼儿很初的道德判断中的两大类别。
    这一时期的婴幼儿因为身心发展的条件,还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抽象深奥的道德原则,所以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是不稳定的。应当指出:婴儿期的婴幼儿只有一些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萌芽的表现,决不能作很高的估计,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观点采择是指个体能够推断他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站在他人的角度,采取他人的观点,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的认知技能。
    昂特伍得和摩尔对16项有关研究的综述表明,观点采择和亲社会行为呈高相关,即使年龄凶素被控制时,两者之间仍然具有显著相关性。柯尔伯格等人对美国孤儿院婴幼儿的研究就显示,孤儿院婴幼儿缺乏相应的亲社会行为的原因之一就是观点采择能力发展迟缓。
    (三)家庭因素
    霍夫曼(Hofinan,1975)有关抚养婴幼儿的研究表明,家庭内部因素比如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等在婴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温和养育型的父母趋向抚养利他型的婴幼儿,父母与婴幼儿的温和养育关系对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而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年龄较小的幼儿经常因为抚养者如父母、老师的奖励亲社会行为而学会帮助他人和分享,所以在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的直接教育和对亲社会行为反应的强化起了重要作用。当幼儿观察到帮助他人的榜样时,他们Iii己一般也会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特别是这个榜样还是他认识和尊敬的,并且与这个榜样建立了温和、友好的关系。海(Hey)和穆雷(Murray,1982)通过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成人的“给予——获取”游戏的观察发现:父母如果既做出了亲社会行为的榜样,同时又为婴幼儿提供了表现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机会,则更有利于激发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