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默克尔传
字数: 176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德)柯内琉斯(Stefan Kornelius) 著;杨梦茹 译
出版日期: 2015-01-01
商品条码: 978750864804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5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默克尔,一位刚毅且不失温柔的政界奇女子
2014年福布斯全球权势女性榜,她位居榜首
她也是改变欧洲的政治家、欧洲不错大经济体的领导人
她生于民主德国,三度蝉联德国总理,是在位最久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她带领欧洲走过欧债风暴,再造德国经济奇迹。
那么,她的魅力究竟何在?
安格拉·默克尔于2005年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并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她坚定、果敢、自信,素有德国政坛“铁娘子”之称;但在政坛之外,她又温和可亲,时常绽放出温暖、迷人的微笑。我们不禁想知道,她如何从一个民主德国的小姑娘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政界女侠?
本书作者斯蒂凡·柯内留斯是德国知名记者,他自1989年开始持续采访默克尔,不仅得到了默克尔的充分信任,也多次随其出访各国,并且是专享一位能够查阅默克尔私人资料馆的媒体人。他用生动的笔触,从默克尔的童年讲起,不仅讲述了她爱旅行,喜欢交朋友,私下是个冷面笑匠的一面;此外,我们还看到了默克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与萨科奇、奥巴马、普京等政治巨头进行斡旋的过程,以及她如何以睿智卓绝的战略引领德国冲出重重危机,重建辉煌。
这本获得默克尔总理亲自授权的重量级传记,揭开了诸多令人好奇、不为人知的内幕,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喜欢旅行的民主德国女孩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登上欧洲权力的优选峰的奇迹。正如英国《卫报》所荐:“本书堪称了解默克尔的专业指南”。
作者简介
斯蒂凡·柯内琉斯(Stefan Kornelius)
德国订阅量优选的报纸《南德意志报》国际部的主编。他于1989年首次与默克尔总理在民主德国相识,当时默克尔正在做关于民主觉醒的演讲。之后柯内琉斯成为基民盟党的一名记者,默克尔时任科尔的内阁部长,这也是柯内琉斯报道的重要来源之一。之后,柯内琉斯又作为德国驻华盛顿记者工作多年,并于1999年回到柏林,期间正值基民盟资金丑闻和默克尔在基民盟崛起。自2000年以来,柯内琉斯一直负责外交政治报道,并与默克尔总理及其主要顾问团有亲密接触。此外,他还于2007年获得Karl-Klasen记者奖,2009年因报道阿富汗空袭事件获得年度记者特别奖。
目录
第1章登上国际舞台——默默扛起欧洲的女主人
四年的危机让默克尔进身为政治刊物封面故事的
女英雄:“默克尔神话”、“败选的领袖”、“欧洲女士”、
“沮丧的母亲”、“小心,默克尔来了。”
第2章少女时代——游历多国,打开国际视野
喜欢旅行、喜欢交朋友,一直是默克尔的特质。
“我认识了保加利亚人、美国人和英国人,15岁时与
美国人一起用餐,讲民主德国的事给他们听。”
第3章初征政坛——不断拓展影响力范围
默克尔把政治看成一种线性的过程:“只要能让
事情至少往前一步,就算知道不会得到一致的掌声,
我还是会去做。”第4章内心世界——塑造默克尔性格的人事物
真实的她究竟是什么样子?答案很乏味:梅克
尔,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第5章外交之路——帮手和对手都能结盟
《经济学人》在她上任周年时写道:“默克尔是世
界明星,德国总理希望接演世界舞台上一个更重要的
角色……但德国准备好了吗?”
第6章心向美国——德国总理的美国梦
“我赞赏什么呢?我欣赏美国梦,人人都有机会
成功,凭个人努力就能达到什么的美梦”
第7章国防风云——总理与战争
总理必须穿上防弹背心,而这架德国军机的驾驶
员,在途中两度被迫更改紧急飞行的路线。是枪口喷
出的火焰?红外线操控的防空导弹弹头?或者只是阳
光反射?
第8章对以色列负责——大受犹太人欢迎的德国人
“我人生的前三十五年,是在德国的一部
分——民主德国——度过的,那儿把纳粹主义当作是
联邦德国的问题。”
第9章永远的对手普京——亦敌亦友的俄罗斯宠儿
外交在此果真个人化了起来,至今他俩见面时,
总还有点儿夹枪带棒。默克尔在柏林迎接回锅总统普
京时,像个妈妈似的严正警告他:你又迟到了。第10章中国矛盾——要做生意还是坚持理念
中国经验对民主德国长大的默克尔来说,充满
了矛盾:一党专政、权威领导、处置异议分子等,
她深感厌恶。另一方面,这股团结一致的动能,又
让她着迷。
第11章欧债危机(上)——对欧洲从期望到失望
这天早上,一个小包裹寄到了总理府,安全人员
立刻拦截下来;一个从希腊寄出、里头捆扎着炸弹的
包裹。默克尔成了希腊特别主义分子的目标?
第12章欧债危机(下)——逐步推动她的新欧洲
默克尔的新欧洲,必须把旧欧洲的缺失一次全
部改正,但这亟需几次迅速有效的结构改革,欧洲
需要一种特殊的改造。这是一桩政治任务,于是梅
克尔慎重决定要着手进行。
第13章关于权力——一切都要听她的?
她不要求别人忠于特定的意识形态,不会把意识
形态当成权力准则,她抗拒这种辩论。默克尔的政治
非常理性,这就是她权力的秘密:只参与她确定最后
一定会赢的辩论。
后记
摘要
登上国际舞台
默默扛起欧洲的女主人
安格拉·默克尔担任总理8年就抵达了权力的高峰,位居欧洲优选也是最富裕国家的优选位,已然迈入第三个任期。默克尔顺利领导政党,党内几乎没有异议;她成功主掌内阁,部长大多效忠与顺服。她以忽视的态度来惩罚反对势力,在公开场合享有很高的人气。在她之前的总理,从未在执政第7年仍获得如此好的民众口碑: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不赖;德国已经成为邻国的标准,内部没有真正的大问题。
担任总理的第8年,默克尔已拥有全球性的影响力,是目前少数几位在位最久的国家政府领导人之一。与她同时代的欧盟领袖中,只有卢森堡前总理容克治理国家的时间比她长。欧盟执行委员会前主席巴罗索比她早一年上任—也多亏有她的协助。默克尔在任期内已历经两任美国总统(前为小布什,后为奥巴马),而且他们的前任(里根、老布什),她也至少都有过一面之缘。她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像是进行着兔子和刺猬的赛跑,看看谁在位更久—世界上众多国家领导人之中,也唯有普京这样与她长相左右、激烈竞争。默克尔也经历了中国的权力转换,热切期待与新的领导班子会面,因为她想比较一下,新的当权者与她熟悉的前面几位有何不同。
默克尔对近东地区的和平进程贡献很大,更是与以色列产生了一种深入、细腻,甚至可以说是颇有感情的关系。当然,这跟德国的历史有关,但也可以看出她以个人风格建立起的一种国际关系,这样的国际关系除她之外,别无分号。现在,阿拉伯国家排山倒海般的重大事件,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也让她谨慎地眺望着近东地区,关注着这个希望追求自由,却又在清真寺门前停下脚步的动荡社会。关于自由,默克尔略知一二—她本身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传奇,但她总是谨慎行事,因为每一种悲怆激昂都让她心生畏惧。对她来说,自由其实是非常个人的事情:想要尽情发展、挑战极限、发现新疆界、了解、征服—这些特质清楚勾勒出一位在民主德国成长的女性,她将志向和才华隐藏了35年之后,仍怀有对自由的渴望。看来,她对自由的饥渴尚未获得满足。
默克尔在总理任期的第8年,再一次抵达权力的巅峰—之前已经有数次机会,让她有可能攀登至顶点,分别是:在她首次当选总理、条理分明地治理了几周国事之后,与社会民主党(后称社民党)结盟之后,度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尽管外界一再臆测她已经抵达了职业生涯的高峰,但默克尔不相信这种直线型的登高。对她来说,政治如同一场零和博弈,它自始至终就是一连串的非正即负,一连串的不成功便成仁。
问题就在这儿:对成功与失败的评断,不是以一次结盟是否稳定坚实、选民的满意度,或是国际往来的频率为标准的。这些评断标准都错了,正确的标准是:事件。有人问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是什么使得政府失控,他答道:“事件,亲爱的,是事件。”默克尔同样背负着这样的历史重担,而决定她成败的就只有一件事:危机。
女总理的主题曲:危机
默克尔并未主动寻找危机,是危机找上了她。危机就像是神话中的怪兽,它有点儿像九头蛇,又有点儿像地狱三头犬。它通常都以金融危机的形象出现,突变为令人厌烦的世界危机,最后再化身成欧洲危机。同一时期隐于其后的,还有很多足以导致巨大伤害的问题:债务危机、成长与竞争问题,以及最终的货币灾难。如果欧元瓦解,欧洲各国将因重返原有的货币体系而崩溃,危机便会上演。欧洲的经济和财政管理也会出现疲态,要是货币与银行、工商企业以及储蓄全都跌入深渊,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这种情景令人胆战心惊:储户挤兑、银行破产、整体经济分崩离析,出口碰壁、高失业率、社会动荡、激进党派骤增,甚至整个欧洲政治都会崩溃—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凡尔赛和约》下的德国。这些景象让人察觉到危机在历史上的分量,各种毁灭可能造成的后果即将开始发威。
这些毁灭性的危机找上了默克尔,她的政治任务就是避免毁灭。默克尔没有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那么幸运,在一个民泰国安的时期治理德国。科尔碰到了大好时机,也适逢欧洲自由革命的正向动力,胜券在握地将德国带向统一,并让欧洲重新繁荣起来。相反,默克尔是在指挥一场防御战,与衰退奋战不休。她无法向民众承诺繁花似锦的前程,只能尽力抵抗,不让欧洲陷入绝境。
危机正是默克尔总理任上的主题曲,康拉德·阿登纳巩固了联邦德国在西方世界的势力,实行兼顾社会公平与市场经济的政治模式。威利·布兰特踏出与民主德国缓和关系的第一步,科尔则以统一后德国总理的身份留名史册。默克尔也有她的历史主题曲,这使她变得强大。我们必须说:这场危机对她而言是一件好事,要是没有危机,她这个总理便也失去了价值。现在她有机会位居伟大国家领导人之列,她的决定牵动德国的命运,也牵动整个欧洲。这让她变得重要,也让她拥有权力。正因如此,默克尔再一次来到了创造力之穹顶。
她在欧洲政治圈的影响力不断扩张—在布鲁塞尔峰会上与法国总统会面,并且出访雅典。默克尔崛起于欧洲,成为政治上的独行侠。这点可以从她个人的稳定力量中观察出来,欧洲大陆能否解决自身的问题,似乎全在于她一人。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观察到这股扩张中的权力:其一是各国领袖频频造访柏林,其二是她在华盛顿和北京备受关注,其三则是她所承受的扭曲和妖魔化。
危机使她成为欧洲的女主角
4年的危机让默克尔成为政治刊物封面故事的女英雄:“默克尔神话”、“败选的领袖”、“欧洲女士”、“沮丧的母亲”、“小心,默克尔来了”。你想得到的各种陈词滥调全都有。默克尔对此一笑置之。例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过这样一幅漫画:一艘名为“经济”的船在海面上行驶,眼看就要沉没了,这时桥上有一个哀求的声音问道:“请问,默克尔女士,我们现在可以开船了吗?”
还有一些“幽默”则让人笑不出来:默克尔留着希特勒式的小胡子,平胸;波兰的卡辛斯基双胞胎兄弟在吃奶;默克尔的肩膀淌着血;默克尔扮成性虐待游戏中的施虐者,把苦苦哀求的西班牙总理踩在靴子底下。还有英国政论杂志《新政治家》,它将这位女总理描绘成具有魔鬼终结者的脸孔和机器人的眼睛,又在报道中把默克尔描写成威胁世界安定的危险人物—可想而知,她被认为是与希特勒一样的人。默克尔不是被说成无赖,就是与罗马暴君尼禄相提并论。
至于法国保守的《费加罗报》则是把这种另类想法转变为:法国要不就归属日耳曼占优势的北方,要不就即将成为“次等国家中的一员”,即泛日耳曼主义者口中的“欧猪”国家(PIGS)。泛日耳曼主义者,不就是德国人和他们的盟国吗?
这位女总理的特殊处境,在联邦德国目前前所未见,之前从没有哪一位总理在外交上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即便是科尔,大家也不过是认同他在历史上的非常时刻,为德国争取利益,此外无他。相反,默克尔被委以重任,要拯救这个濒临瓦解的大洲。德国的目标并不是挽救欧洲,却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过去几十年中,德国一再对这种地位敬谢不敏,所以这种结果对德国人而言既新鲜又陌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欧洲不太能忍受有一位独行侠位居中心。德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复苏,也唤醒了欧洲人既定的偏见,由此可见,德国在欧洲的特殊处境有多么微妙而棘手。这个国家习惯于将权力分散至整个欧洲,让自己融入“后国家时代”的团结之中。德国宪法《基本法》(Grundgesetz)及“二战”后同盟国的历史,为此提供了多重保障,很适合用来控制这个庞然大物。所以科尔保证,统一后的德国绝对会巩固欧洲的稳定。1992年,德国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联盟条约》),放弃德国马克,其出发点也是为了使用单一的欧洲货币。然而,欧洲战后史的基本常数却在一瞬间发生了变化,砝码开始滑动。
忍受质疑,扛起欧洲重担
此时,默克尔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位蛰伏已久,不到半个世纪就占据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领导地位的女士是谁?这位几乎从未引起他人注意就登上欧洲领袖地位的女政治家是谁?多年以来,德国国内不断讨论着默克尔这个谜一样的人物,试着解析她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现在,全世界都想知道:她的政治知识是从哪儿学来的?她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她有哪些价值观和准则?大家对她的兴趣有增无减,而默克尔自己倒是挺高兴的,这也是她能够再一次抵达穹顶的原因之一。这一回是这位外交家、国家领导人主动希望被大众剖析。如果有人将德国的权势与利益视为威胁,她又将如何与之周旋?这位女士虽然让人觉得德国的强盛是可以容忍的,但这种强盛会持续下去吗?
默克尔背负着这个重担,当然,她也很享受这股新的力量,因为她深信由她主导的规则与结构变化对欧洲有好处。但是她尚未提出答案,因为她想摆脱俾斯麦之前的窘境:若要成为欧洲的霸主,德国太小了;若要成为均衡力量,德国又太大了。也就是说:若要融入欧洲的结构,德国过于强大;若要把自认为正确的政策强加给其他国家,德国又太弱了。历史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作“半霸权”,这种状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是十分理想。
于是默克尔处在欧洲的很好位置上,被沉重无比的责任压得透不过气来,但还得马不停蹄地进行防御战,化解外界认为她想把欧洲德国化的疑虑。欧洲历史上的恩恩怨怨、长年累积的敌意,沉甸甸地压在她的肩上。也许早在她坐在奥斯陆市政厅观礼之前,就已想到诺贝尔和平奖会颁给欧盟了。
已经乐享清闲的美国加州前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称,默克尔是地球上最有权势的女性。假使还需要什么东西来证明这位德国女总理的新权势,那么美泰公司(Mattel)可以提供这个证明:一个以她为模特儿的芭比娃娃。对相信“一切都将梦想成真”的女孩来说,默克尔真是一位典范。说真的,默克尔觉得自己称不上模范,她办公室里银色画框中的女主角才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位女统治者在俄国实施了开明专制,却也是一个肆无忌惮的帝国主义者。叶卡捷琳娜二世热爱权力游戏,改信东正教,继承了一个俄国名字,为了扩张权力不惜利用男人。有位记者送给默克尔这幅肖像画,从此她就把它挂在了办公室里。默克尔不做过多解释,她只是欣赏叶卡捷琳娜二世能够集女性和改革者于一身这一点,没有别的意思。这位俄国女沙皇的统治长达34年之久,这也是默克尔难以企及的一条漫漫长路。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