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京华论丛

京华论丛

  • 字数: 1447.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645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69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纪念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建立60周年,文学院组织、遴选院全部教授、大部分副教授、部分讲师历年精品学术论文,并结集成册。全书共108篇,分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文教育学、影视文学、文秘学、文化产业管理、书法教学、教改论文11个板块。
目录
《京华论丛 上册》
一 中国古代文学
近百年中国文化艺术中杜甫的潜在影响
《洪范》晚出新证
论贾母
历史的沉思——《桃花扇》解读
论杜甫“有神”说的美学渊源
试论关汉卿的“色目情结”——关剧《窦娥冤》别解
梅尧臣散文简论
释《诗经·小雅·节南山》“有实其猗”及“勿罔君子”——王引之说平议
汉赋源于《周礼》“六诗”之赋
咏歌与吟诵——中国早期诗歌体式生成问题研究
文体意识、创作经验与《文心雕龙》研究
上官婉儿主持诗坛的意义
语录体与宋代诗学
《西厢记》明清刊本演变述略
干宝生平事迹新考
《赋海大观》价值初探——兼与《历代赋汇》比较
西子经典形象与祓禊之俗及魏晋隋唐的女性观
试论袁宗道对公安派的开创之功
《文心雕龙·诸子》篇“庄周述道以翱翔”释义
柳宗元对势、时和舆论的思考
“以古文为时文”的创作形态及文学史意义
文人心态的退缩与晚明小品的消亡
河汾之学几个问题新探
入云深处亦沾衣——论《红楼梦》中的茗烟形象
二 文艺理论
中国走向近现代的启蒙先驱——纪念李贽诞辰四百八十五周年忌辰四百一十周年
新诗:呼唤自由的精神——对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几点思考
文学与社会关系的重建——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文学转型
大院顽主的荒唐岁月与成圣之路——都梁《血色浪漫》解读
外位性理论与巴赫金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回归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美学论纲之一
僧祐及其与刘勰之关系考述
新时期文论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引进与移植
于以表情,爰著斯诗——“魏晋文学自觉说”与“抒情传统说”平议
对待立义与中国文论话语形态的建构
福柯在中国
1980年前后的走私录音机:消费、电子媒介与文化变迁
经典文体与文体的经典化
以鬼神之魅,增人文之美——文艺的装神弄鬼时代与文艺美学的美学把脉
知识制度与中国文论生产——从嘉庆壬戌年会试事件说起
阿多诺:作为詹姆逊的幽灵——否定辩证法阐释中的晚期马克思主义逻辑
《古文观止》选文研究
三 汉语言文字学
四论古今字
以“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为认知底蕴的语言形式和修辞现象
中型语文词典加强释义理据性的思考
试论改体造字法
面向语言处理的计算与认知取向
论汉字结构之新框架
论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合流为北京话的合流方式
上古汉语后附性“者”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
汉语儿童主观化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
关于语义的分类
儿童早期词汇-语义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北京话姓氏的儿化现象
宋代结构助词“底”(的)的新兴用法及其来源
自由逻辑中的存在问题
试论现代汉语的组合式命名
也谈动词“提”言说义的来源
联绵字诸说研究
北方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类型学考察
《韵诠》与早期韵图模式
金文字际关系辨正五则
试论“豕”字的上古韵部归属
释甲骨金文中的“将”字——兼说古文字“将”之流变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新见的“羔”字
文例对纠正卜辞误读的重要作用
清华简《尹诰》“一德”论析

《京华论丛 下册》
四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试说诗家夏仁虎并略及其词作与骈散文
莫言对司马迁的承续与对话
中国当代书画家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质
在阐释与抵抗阐释张力下的鲁迅遗产
论早期新诗中的宗教印痕
三自传:自我陈述与中国想象——凌叔华、韩素音、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
文本间性和自然的神谕:女诗人笔下意象的生态诗学内涵——以爱斐儿、徐红为例
20世纪80年代以降台湾女性小说欲望书写的得与失
隐微修辞:以沦陷北平为论域(1937~1945)
五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难题举要
遮蔽自我的“症候”表达——论伍尔夫的家传小说《到灯塔去》
韦利与翟理斯在英国诗学转型期的一场争论与反思
后现代语境下的历史、叙事与文学
论“话语的秩序”——福柯话语理论的一次重要转折
洞察与体悟——论唐纳德·金的日本小说批评
作为概念的诗歌——试论鲁宾施泰因“概念主义诗歌”的后现代诗学特征
六 语文教育学
语文教学系统方法论纲
语文教育的悖论及出路
探索者的回归和创造
“春”的体验与感悟——《满井游记》解读
从杜威的经验观探析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
七 影视文学
全球化背景下国产商业大片的本土接受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国家形象
光影世界中的台湾原住民:从被塑造的客体到以主体的身份自我呈现
论转型期中国戏剧的“定位”
《龙门飞甲》:武侠视听新纪元——与蔡崇辉谈3D摄影创作
八 文秘学
对全国国有档案馆网布局问题的思考
论“因为”“所以”单用时的选择倾向与使用差异
比较法视角下我国著作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之构建
高等秘书教育职业化与秘书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九 文化产业管理
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阶段性、转型与特征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及其实施路径——兼论师范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师资的培养问题
明星形象的价值再探讨与进化阶段划分
跨学科背景下文化产业的教学与研究
数字技术发展对我国广告公司的影响研究
新闻客户端的内容观、运营观与产品观——解析网易新闻客户端的运作模式
十 书法教学
中国书法目前的三次飞跃
倪瓒画款书法的基调与流变
十一 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给高校职业规划课程教学的启示
如何加大“学生投入”——关于“教学双推进计划”的一点思考
通识教育语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