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读懂孩子的天性
字数: 370.00千字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作者: 赫伯特·伦兹·波尔斯特
出版日期: 2014-06-01
商品条码: 978780258220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508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赫伯特·伦兹·波尔斯特,医学博士,儿科医生,德国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科学家、作家。出版畅销书《儿童健康》、《读懂孩子的天性》,其中《读懂孩子的天性》常年雄踞德国亚马逊网上书店亲子关系类图书畅销榜。
孩子带给我们很多的欢乐和惊喜,但也经常让我们感到困惑:他们不爱吃蔬菜,对甜食却毫无节制;不愿意一个人睡觉,夜里醒来一次又一次;会无休止地哭闹;会认生……再长大一点,他们就不能坐下来好好吃饭;在做个人卫生时也总是磨磨蹭蹭……
孩子的行为经常违背父母的意愿。为什么孩子非得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呢?这就是《读懂孩子的天性(精)》作者赫伯特·伦兹·波尔斯特所要回答的。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进化生物学,而有别于其他育儿类图书。让我们从这本书开始,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吧!
作者简介
赫伯特·伦兹·波尔斯特,医学博士,儿科医生,德国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科学家、作家。出版畅销书《儿童健康》、《读懂孩子的天性》,其中《读懂孩子的天性》常年雄踞德国网上书店亲子关系类图书畅销榜。
目录
总序
前言
编者的话
简要的阅读提示
第一章 天生的偏食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吃绿色蔬菜
孩子如何转变为一位“理智的”食客
帮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认识与展望:未成熟也是一种生存优势
第二章 哺乳并非世上最自然的事
哺乳之争:怎样喂、间隔多久喂、喂多久
断奶的冲突
认识与展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是大自然计划的失误吗
第三章 辅食面面观
认识与展望: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吃饭
第四章 安眠处方
让孩子更好地入睡
营造“安全”睡眠环境的六大建议
一觉睡到天亮
如何应对孩子晚上经常醒来
认识与展望:为什么需要睡觉
第五章 孩子是否要和父母一起睡
孩子和父母一起睡觉的利与弊
认识与展望: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困惑
第六章 哭喊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三个月“剧痛”之谜
持续性的哭闹
应对哭闹的有效策略
认识与展望:眼泪会说谎吗
第七章 孩子的“反抗期”
应对孩子“反抗期”的良策
认识与展望:孩子的需求是幼儿教育的指引吗
第八章 孩子如何保持清洁
认识与展望:可以早点摆脱尿布吗
第九章 插曲:了解进化论
从进化论的角度解读当代生活
探究起源
进化的“观点”
对于人类来说什么是“合理的”
人类与进化
第十章 亲子关系的新画面
亲子关系大讨论
亲子关系的失败
建立稳固的亲子关系
认识与展望:婴儿肥之谜
第十一章 孩子为什么会怕生
认识与展望:
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是对天性的违背吗
第十二章 与孩子的近距离亲密接触
追寻遗失的幸福
认识与展望:可以溺爱孩子吗
第十三章 儿童性格的养成
认识与展望:儿童小团体是天然的庇护所吗
第十四章 良好的教育只有爱是不够的
人类的教育能力
小心对待爱
认识与展望:进化的父母形象
第十五章 孩子的自我发展
从进化的角度看学习
父母的作用
早期教育
认识与展望:
不同的倾向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第十六章 孩子公正和道德意识的形成
关于说谎
呼吁公平
认识与展望:道德违背了进化论吗
第十七章 借鉴世界各地的养育方法
不同文化背景下养育方法的比较结果
认识与展望:为什么人类有谜一般的童年
第十八章 自然教育的新理念
附录
致谢
注解
摘要
孩子们房间里悬挂的动物图片中,熊猫总是吃着同一种食物:竹子。这个原因在于:熊猫只吃竹子。这一喜好正是它天性和本能的一部分。
然而,人类却接近不同。与所有其他的哺乳动物不同.人类能适应所有的气候条件(甚至能在狭小的宇宙空间站里生存)。无论是在没有蔬菜的北极,还是在维生素营养丰富的热带地区,人类都能依靠当地的食物而生存。因此,人类是所有动物种类中当之无愧的“杂食动物”。从谷物、果实、菌类到果仁、海鲜和块茎,从蔬菜、昆虫、鱼、其他小动物到分成一小份的汤或规定饮食,人类什么都吃。真的,甚至也吃竹笋呢!
这使得人类摆脱了对特定食物的依赖,在这一点上人类远胜于熊猫,熊猫濒临灭绝也并非毫无缘由。但是由此而来的自由也带来了一个坏处:即对食物的喜好不会变成人的本能。因此,与熊猫不同,人类会面临选择的问题。
因为在上千种选择中总会混杂许多不易消化甚至有致命剧毒的“食物”,而且它们看起来并无二样,就像样子极其相似的无毒的黑莓与有毒的颠茄。
在生命之初,每个人都要学会认识和接受食物。他必须学会喜欢那些对身体有益的食物――不管是烤熟的捕鸟蛛.还是美味的甜品。他还必须学会拒绝可能对身体有害的食物。
对于这个被营养学专家称为“选择困难综合征”的难题.人类是如何解决的呢?人类究竟是依据哪些规则学会接受和喜欢那些“正确的”食物,而准确无误地拒绝其他食物的呢?他们对于食物的喜好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天生的食物喜好
尽管像熊猫一样,人类在发展历程中并不曾对有益的食物进行过准确的描述.但是他们心里还是有一个粗略的“指南”,他能凭借这一“指南”对食物进行初步的判断。而且这个“指南”适用于所有人,无论是爱斯基摩人还是宇航员。
其中。味觉的作用可能是*重要的。人们通过舌头上味蕾的“触角”来区分食物的酸、甜、苦、咸和鲜味(*后一种味道直到2002年才被发现,用来表示谷氨酸钠的味道,它是人体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反映,这个日本词语的意思即“肉味的”)。
对“甜味”的感知能帮助我们识别成熟、且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果实。而对“酸味”的感知则能帮助我们识别未成熟的果实,也就是说热量太少或“可能已经腐烂的”的水果;对“苦味”的感知则能帮助我们识别潜在不利于营养的食物。因为味苦的食物通常已经腐烂或者甚至有毒。植物之所以味苦,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和果实不被天敌吃掉。比如说,有些味苦的植物能麻痹昆虫,防止受到昆虫的侵害。因此。许多蔬菜只有通过人工培植后才能食用,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今天我们盛到孩子们盘子里香甜多汁的胡萝卜和美味可口的花菜与*原始的蔬菜种类是接近不同的。它们是数百年人工培植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已经系统性地去除了植物中的鞣酸和苦味物质。
而“油腻感”呢?舌头上并没有专门感知油腻的感受器。但是从婴儿时代开始,我们就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因为油腻感让我们觉得食物尝起来更香甜,味道更浓郁。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吧。孩子按照食物的安全性及其对人类生存的价值的大小来评价食物。甜味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油腻的食物就是无害的、能提供能量的“生存性食物”,因此备受青睐。相反,味苦和味酸的食物则不为大家所喜爱;因为它们营养成分少,而且大都是腐烂甚至有毒的食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令人惊诧的结论:孩子更喜欢吃巧力酱和炸薯条而非芹菜和菠菜,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原因的。高热量的食物可以使人能够更顺利地渡过下一个艰难时期。所以,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并非是在向父母发脾气,而是一种防备措施,以免自己在这个遍布有毒植物的世界里受到伤害!
加西亚效应
除了味觉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安全措施”能帮助人类保证饮食安全,也就是所谓的加西亚效应:一旦某种食物导致恶心或呕吐,这说明食物可能有毒,那么它就会被人类长期拒绝食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至少对于孩子们是这样的。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