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寻根文学的发展与影响

寻根文学的发展与影响

  • 字数: 253.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周引莉
  • 出版日期: 2014-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638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周引莉编著的这本《寻根文学的发展与影响》主要涉及“后寻根文学”与“寻根文学”创作,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寻根文学”与“寻根文学”一样,包含了风格多样、个性迥异的作家与作品,并且在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对东方思维方式和古典美学神韵的追求上,它们有着一致的内在联系。“寻根”与“后寻根”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进步的回退”,而不是简单的“复古”。“寻根文学”与“后寻根文学”的文化意识构成了新时期以来文学的一条重要文脉。
作者简介
周引莉,文学博士,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副教授。
目录
绪论
一研究思路及意义
二“前寻根”“寻根”与“后寻根”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对80年代寻根文学的梳理
第一节文化寻根的前因后果
一“寻根热”产生的背景
二寻根作家的理论倡导及评论界的态度
三“寻根热”落潮原因分析
第二节寻根小说的特征、分类及意义
第三节重读80年代寻根小说
一寻根小说的民间精神与知识者趣味
二寻根小说的“寻找”意识
第二章90年代以来“后寻根文学”概论
第一节“后寻根文学”的界定、分类与特点
一从“寻根文学”的影响谈“后寻根文学”的界定
二“后寻根小说”的分类
三“后寻根文学”与民间立场、民间叙事及民间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后寻根文学”与“寻根文学”的关联性解读
一李锐:从“寻根”走向“后寻根”
二张承志:从文化寻根到回归宗教
三第三代西北小说家与寻根小说的关联性解读
第三章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与民间文化
第一节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对民俗文化的借鉴
第二节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与神秘文化
第三节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与民间诙谐文化
一利用民间诙谐文化充实内容,塑造人物,提高娱乐性
二利用民间诙谐文化进行讽刺批判
三民间诙谐与知识者幽默之间的融合
第四节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对民间戏曲的借鉴
第四章文化寻根脉络下的作家个案分析
第一节贾平凹的民间情怀与文人意识
一民间审美趣味与现代文人心态的融合:主要以三类人物形象为例
二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种境界
第二节莫言对原始生命力与自由精神的追寻
一原始生命力与自由精神的颂赞
二自由精神的自我实践:狂欢化写作
三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原因探析
第三节韩少功的现代理性与传统意识
一“后寻根文学”的代表作:《马桥词典》
二“后寻根文学”中的“象典”:《暗示》
三文化寻根的继续:《山南水北》
第四节王安忆小说的文化渊源细读
一文化寻根、家族寻根、城市寻根
二都市文化的世俗化
三乡镇文明的审美观照
四古典诗词对王安忆的影响
五王安忆小说与《红楼梦》的关联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