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交通运输导论

交通运输导论

  • 字数: 66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 黄晓明 等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4-07-01
  • 商品条码: 97871141143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教材共十一章,具有专业覆盖面全、知识点广等特点,并结合章节内容设置了课后思考题、研讨题,配备了相应的课程电子教案,以辅助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土建类和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新生导论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本教材根据交通运输类专业的特点,介绍了包括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智能交通、道路与机场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地下空间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特点与内涵、专业主要内容及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社会责任。本教材共十一章,具有专业覆盖面全、知识点广等特点,并结合章节内容设置了课后思考题、研讨题,配备了相应的课程电子教案,以辅助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本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土建类和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新生导论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本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可加入交通工程课群教学研讨qq群(185830343)索取。
黄晓明、陈峻等编著的《交通运输导论(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根据交通运输类专业的特点,介绍了包括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智能交通、道路与机场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地下空间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特点与内涵、专业主要内容及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社会责任。
目录
第一章交通运输系统综述
第一节交通运输发展简史
第二节交通运输的性质与现状
第三节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第四节载运工具的种类
第五节中国道路交通规划
第六节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交通工程
第一节交通工程专业内涵及素质要求
第二节交通工程发展概况
第三节交通工程基本知识
第四节我国交通工程学科近期的研究任务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交通运输
第一节交通运输专业内涵及素质要求
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三节交通运输管理与控制
第四节交通运输专业展望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智能运输系统
第一节智能运输系统内涵及素质要求
第二节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概况
第三节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
第四节典型的智能运输系统
第五节智能运输系统展望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道路与机场工程
第一节道路工程的内涵及素质要求
第二节道路工程的勘测设计程序和分级
第三节道路几何设计
第四节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及层位功能
第五节道路建筑材料
第六节城市道路工程及道路立体交叉
第七节机场工程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轨道交通工程
第一节轨道交通工程的内涵及素质要求
第二节轨道交通工程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现代轨道交通工程设计
第四节轨道交通工程的展望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桥梁工程
第一节桥梁工程的内涵及素质要求
第二节桥梁的分类
第三节桥梁结构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桥梁的基本组成
第五节桥面构造
第六节桥梁结构设计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第一节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内涵及素质要求
第二节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发展概况
第三节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设计
第四节岩土工程设计
第五节城市地下空问工程展望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港口与航道工程
第一节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内涵及素质要求
第二节港口与航道工程发展概况
第三节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
第四节港口与航道工程展望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四要素
第三节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
第四节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实践技能
第五节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能力结构
第六节培养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复习思考题
附录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第一节交通运输工程师的法律意识
第二节交通运输工程师的风险意识
第三节交通运输工程师的环境意识
第四节交通运输工程师的人文意识
第五节交通运输工程师的可持续发展观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摘要
    然而,这些性能不可能完美地体现在某一种载运工具上,因为各项性能要求之间有些是彼此抵触的。例如,要求速度快,就势必要多消耗能源,导致费用增大。另一方面,不同运输对象或运输任务对载运工具的各项使用性能的要求也并不接近一样,有的要求容量大,速度可以低些;有的要求速度高,而容量并不大。如果所需的运输距离短,则实现高速所能获得的效益并不显著,就没有必要多耗费能源去争取高速。为此,便出现了具有不同使用性能的各种载运工具,分别适应于各种运输对象在速度、容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用户可以根据各自的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载运工具。
    一、轨道载运工具
    轨道载运工具依靠车辆外部的轨道进行导向,车辆通过带凸缘的钢轮沿钢轨内侧行驶,轨道起着支承车辆和导向的作用,而驾驶员的作用仅是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钢轮同钢轨之间的滚动阻力约是汽车轮胎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滚动阻力的1/10,因而轨道载运工具单位质量的能源消耗大力度优惠。同时,其维护工作少,耐久性高,行驶平稳舒适,可适应不利的气候条件,对环境的污染小(蒸汽机牵引除外)。因此,轨道载运工具的使用性能好,运营费用低。然而,其初期投资高,且通达性受到。此外,其在坡道上行驶性能不如轮胎式车辆,制动距离长(驾驶时需高度注意安全),小半径转弯时噪声大于轮胎式车辆。
    1.轨道载运工具的种类
    轨道载运工具广泛地应用于城市间的中长途客货运输、城市内和市郊的公共交通,特别是大量、快速的公共交通。
    (1)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由1辆、2辆或3辆车组成,每辆车有4~6个轴,1l4~23m。这种车辆具有较好的动力特性和行驶舒适性,但由于它与公共汽车和汽车共用街道路权,且平交道口多,故运行速度低(通常小于20km/h),正点率低,单向输送能力一般低于1万人/h。因此,有许多国家的城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基本上拆除了这种工具,取而代之的是无轨电车或公共汽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