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育才用人

育才用人

  • 字数: 1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680668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名句中国丛书”共收中国历代经典名句一万余条。人选的各名句,一般都是编者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互联网技术,在认真调查了其引用频率的基础上精选出来的。
本丛书所收名句依据特定的标准,共分为十二大类。每一大类又细分为若干小类。每一小类所收辞目,根据实际情况和“宁缺毋滥”的原则而多少不等。这本由吴礼权编写的《育才用人》是其中一册。
作者简介
吴礼权,字中庸,安徽安庆人,1964年7月生。文学博士(中国修辞学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复旦大学全国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
学术研究方面,迄今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笔记小说史》、《中国言情小说史》、《古典小说篇章结构修辞史》、《中国修辞哲学史》,《中国语言哲学史》,《修辞心理学》《现代汉语修辞学》等16部。另合著《阐释修辞论》、《中国修辞学通史》、《中国修辞史》等8种。学术论著曾获重量奖3项.省部级奖7项,专业类全国优选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三十多岁即成为复旦大学百年历史记录年轻的文科教授。曾多次赴日本等海外高校讲学或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并受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等许多国际知名学府作学术演讲。文学创作方面,若有长篇历史小说《远水孤云说客苏秦》,《冷月飘风:第士张仪》,2011年11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与云南人民出版社以繁简体两种版本同步推出,在海峡两岸读书界与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南方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均有大量报道,新浪、搜狐、雅虎、香港凤凰网等各大门户网站亦有报道.另有历史类著作《假如我是楚霸王:评点项羽》,2005年由台湾有名出版机构远流出版公司隆重推出,与日本“国民作家”司马辽太郎的《项羽对刘邦》、台湾作家陈文德的《刘邦大传》为系列套书,是当年风靡于台湾读书界的畅销读物。
目录
前言
凡例
尊贤识人
学习教育
摘要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注释】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楚元王世家》引古语。令,指所制定的法令。所任,指所任用的官员。
     【译文/点评】国家安危在于所制定的法令是否得当,国的存亡在于所任用的人才是否称职。这是强调法令与人才在国安邦中的重要性。治国安邦,无非是制定法令、任用人才端。抓住了此二端,也就纲举目张,一切皆顺了。璧由识者显。龙因庆云翔。
     【注释】出自晋·卢谌《重赠刘琨诗》。因,依靠、凭借。云,祥云。
     【译文/点评】玉璧因为鉴赏者的慧眼而显其价值,龙靠云而飞腾。此以璧、龙发挥作用都要有所凭借为喻,说明杰人才也需要有人赏识、有机会、有条件才能发挥作用的理。
     伯乐一顾,价增三倍。【注释】出自唐·韩愈《为人求荐书》。伯乐,春秋时代国人,善相马。顾,回头看。
     【译文/点评】此以伯乐看马而马涨价之事(据说有人卖马卖不掉,于是出高价请求伯乐到市场上看他的马一眼。伯乐应约而去,围着马转了一圈,临走又回头看了那马一眼,结果那马就以原来三倍的价钱被人买走了)为喻,说明权威者荐人的分量。
     博求人才,广育士类。
     【注释】出自宋·苏轼《荐朱长文札子》。
     【译文/点评】广泛地访求各类人才,不遗余力地培育读书人。此乃苏轼对于如何访求与培养人才的见解。
     不是虚心岂得贤
     【注释】出自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译文/点评】此言刘备若不是虚心真诚对待诸葛亮,岂能得他这样杰出的人物相助而成大业·意谓要想求大贤、成大业,就要有虚心的态度对待贤能的人才。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
     【注释】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求备,要求完美。格,纠正、要求。
     【译文/点评】此言选拔任用人才要从大处看人,不可求全责备,以完人要求选拔人才,便选拔不出人才;选拔任用人才的当权者自己才高过人固然可贵,但切不可以自己的长处要求所有被选拔者,否则也是选拔不出人才的。如此,只能成为孤家寡人,没有别的人才为己所用、为己之佐。
     不以人所短弃其所长。
     【注释】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以,短,指缺点或短处。长,指优点、长处。
     【译文/点评】此言选拔或任用人才要着眼于大的方面,能只看到被选拔对象小的缺点而忘了大的优点。如果优点是要的,缺点是次要的,那么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予以录用,切可因噎废食,因小弃大,放弃一个优秀可用的人才。
     不以一眚掩大德。
     【注释】出自先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因为。过失。掩,抹杀。大德,大的功劳。
     【译文/点评】不能因为一个人一时的过失而抹杀他以前有的大功劳。此言用人要看大节,要从大处着眼,因为任何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俗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正是这个道理。
     才能之人去亡,则宜有外难;群臣朋党,则宜有内乱。
     【注释】出自先秦《管子·参患》。去亡,离开、逃亡。,就。宜,应当。外难,即外患。朋党,结党、勾结。
     【译文/点评】有才能的人被迫离开或逃亡,国家的外患应当不远了;群臣结党营私、狼狈为奸,则国家的内乱就不而至了。这是管子的治乱观。揆之历史,凡是君子贤臣被,小人当道,内忧外患必然免不了,国家危在旦夕,自不待。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颓也”,说的正是这个意思。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