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红与黑

红与黑

  • 字数: 48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 作者: 斯当达
  • 出版日期: 2014-09-01
  • 商品条码: 9787540772130
  • 版次: 2
  • 开本: 32开
  • 页数: 517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斯当达的《红与黑》写木匠之子于连,凭才华混迹上层社会,先爱上市长夫人,后追求贵族小姐的故事。作者将激情之爱与虚荣之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于连在神学院披上黑道袍,进校场穿上红军装这一由“黑”抵“红”,功败垂成的历程,典型地再现了法国大革命诞生的一代,经过风云激荡的拿破仑时代,跌入萎靡不振的复辟王朝时期所感到的幻灭与愤懑。以于连为代表的少年进取的雄心与庸俗现实的龃龉,出人头地的抱负与保守社会的冲突,贯穿在动人心魄的情爱之中。法国伟大作家斯当达的深刻现实主义创作与心理描写,以及缔造永恒爱情并使其与政治交融一体的艺术技巧,使得本书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斯当达(1783-1842),本名亨利·贝尔(HenriBeyle),19世纪法国杰出的小说家,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认为是很重要和很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代表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1839)。
罗新璋,当代有名翻译家,1936年生于上海,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曾在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文学》杂志长期从事中译法文学翻译工作,任法文学组组长,编委会委员。
目录
上卷
第1章 小城
第2章 市长
第3章 穷人的福星
第4章 父与子
第5章 讨价还价
第6章 烦闷
第7章 缘分
第8章 小小风波
第9章 乡野一夕
第10章 立巍巍壮志发区区小财
第11章 长夜悠悠
第12章 出门访友
第13章 网眼长袜
第14章 英国剪刀
第15章 鸡叫
第16章 新的一天
第17章 首席助理
第18章 国王驾幸维璃叶
第19章 多思则多忧
第20章 匿名信
第21章 与当家人的谈话
第22章 一八三〇年的作风
第23章 长官的苦恼
第24章 省会
第25章 神学院
第26章 世界之大或富人所缺
第27章 涉世之初
第28章 迎神赛会
第29章 初次提升
第30章 野心家
下卷
第1章 乡村情趣
第2章 初见世面
第3章 第一步
第4章 拉穆尔府
第5章 敏感的心灵与虔诚的贵妇
第6章 说话的腔调
第7章 风湿痛
第8章 抬高身价的荣耀是什么
第9章 舞会上
第10章 玛葛丽特皇后
第11章 少女的王国
第12章 难道是个丹东
第13章 焉知不是阴谋
第14章 少女的心思
第15章 莫非是个圈套
第16章 半夜一点钟
第17章 古剑
第18章 伤心时刻
第19章 滑稽剧场
第20章 日本花瓶
第21章 秘密记录
第22章 争论
第23章 教士,林产,自由
第24章 斯特拉斯堡
第25章 洁妇的操守
第26章 精神之恋
第27章 教会里的美差
第28章 《曼依列斯戈》
第29章 闲愁万种
第30章 滑稽剧场的包厢
第31章 叫她有所畏惧
第32章 老虎
第33章 弱小者的苦难
第34章 工于心计的老人
第35章 晴天霹雳
第36章 可悲的细节
第37章 在塔楼里
第38章 权势人物
第39章 深谋远虑
第40章 静退
第41章 审判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第45章
摘要
    第2章
    市长
    权势!老兄,这难道不算回事吗?足以引起傻瓜的敬重,孩童的惊诧,阔佬的嫉妒,贤哲的轻蔑。
    ——巴纳夫
    杜河之上,大约百步之高,沿山坡有一条公共散步道。道旁修一条长长的挡墙,实属必要;这对沽名钓誉的地方长官特·瑞那先生来说,真是万幸之事!山川形胜,此处成了法兰西好看的景点之一。但是每当春上,雨水刨出条条沟壑,路面冲得坑坑洼洼,简直无法通行。人人都感不便,倒成全了特·瑞那先生:修筑一堵六米高、六七十米长的挡墙,他的德政便可流芳百世了。
    为这堵挡墙,特·瑞那先生御驾亲征,三赴巴黎,因为此前一任的内务部长公开表示,他死也要抵制维璃叶造这条步道。如今,路墙已砌得有一米多高了,而且,好像为了气气所有的前任和现任部长,此刻正用大块石板在装贴墙面。
    有多少次,前胸靠着青灰色的累累巨石,心里犹念昨宵抛别的巴黎舞场,一面纵目俯览这片杜河流域:在那一方,在河的左岸,有五六重曲折的岩壑,依稀能见峻岩问无数细小的溪流。这些小溪,遇到多处落差,便像瀑布似的飞泻而下,汇入杜河。山里的阳光,十分酷热。头顶烈日.游人坐在这平台上出神遐想时,梧叶桐影便足可荫蔽他的清梦。这些梧桐长势很快,绿得发蓝的浓荫,是市长派人在长长的路墙后面运泥壅土的结果,因为不顾市议会的反对,他径自把散步道拓宽了两米(尽管他乃保王党,我是自由党,这件事上还得称赞他);无怪乎维璃叶丐民收容所走运的所长——瓦勒诺先生,跟市长所见略同,都认为这段平台,堪与巴黎近郊的圣日耳曼一盎蓝长道(terrasse de Saint-Germain-en-Laye)相媲美。
    至于我,对这条“信义大道”,只有一点责难,尽管有十七八处大理石上镌刻着路名,而这些路牌,又为特·瑞那先生赢得了一,枚勋章;我所要指责于当局者,是路政上的蛮横做法:替生机勃勃的梧桐修枝打权,甚至削去冠梢。梧桐本应长得亭亭如盖,像在英国看到的那样,现在却给修剪得低低的,圆圆的,平平的,跟菜园里的蔬菜一个模样。但是,市长大人的意志不得违逆;凡市府辖区内的树木,一年两次,必遭无情的剪削。当地的自由党人声称,也许是言过其实,说自从助理司铎马仕龙做下规矩,剪枝所得,归他所有,一班替公家干活的园丁,下手就更狠了。
    这位年轻司铎,是省城贝藏松前几年派来的,用以监视谢朗神甫和附近几位本堂神甫。有位已故的老军医,他曾参加过征意战争,退伍后息隐维璃叶,——照市长的说法,此人生前既是雅各宾党,又是拿破仑派,——有,竟然当着市长的面,抱怨说不该定期刈夷嘉木。
    “我喜欢树荫。”特·瑞那先生答复的口气,高傲得适可而止,因为对方是得过荣誉勋章的外科大夫。“我喜欢树荫,我的树只有这样修剪,才能树茂荫浓。我想不出,一棵树,除非像胡桃树样样有用,倘不能提供收益,种来何用?”
    在维璃叶,“提供收益”是权侧z-一驯州笠科~主律x。这四个字,概括了四分之三以上居民的习惯想法。
    “提供收益”,在这座风光绝胜的小城,成为决定一切的理由。外地人来到这里,进入凉爽而深秀的山谷,醉心于林壑之美时,首先会想到,当地居民对美一定特别敏于感受。其实,家乡风物之美,他们固然谈得不少,不能说不受重视,但那是因为能招揽游人,游人花钱能喂饱客店老板,客店老板则通过纳税,给小城提供收益。
    这天,秋日晴朗,特·瑞那先生由妻子挽着,沿着信义大道闲步走去。特·瑞那夫人一边倾听丈夫正儿八经的谈话,两眼却盯着三个孩子的一举一动,不无担心。大儿子约莫有十一岁,常常跑到路墙那边,样子像要爬上去。只听得娇音嫩语的一声喊:“阿道尔夫。”孩子才放弃胆大妄为的打算。特·瑞那夫人,看上去是位芳华三十许的少妇,依旧相当娟秀。
    “他说不定会后悔的,从巴黎一来就神气活现,”特·瑞那先生气呼呼地说,脸色比平时更显苍白。“要知道我在宫里也不是没有朋友的……”
    关于内地生活,不才尽管可以写上二百页,想我还不至于那么蛮不讲理,忍心让读者诸公受罪,领教一番内地人极其哕嗦而又老于世故的谈话。
    这位令维璃叶市长头痛的巴黎人物,不是别人,正是阿拜尔先生。两天前,居然给他动出脑筋,不仅溜进了监狱和丐民收容所,而且还参观了市长等社会贤达开办的赈济医院。
    “不过,”特·瑞那夫人怯生生地说,“既然你们办慈善事业,清正廉明,那位巴黎先生能找什么碴儿呢?”
    “他是专门来散布流言的,然后再写成文章,登在自由党的报纸上。”
    “那种报纸,你不是从来都不看的吗?”
    “但是那些雅各宾派的大作,老有人在提起,分散我们的精力,妨碍我们去做公益事业,至于我,是一辈子也不会饶了那个本堂神甫的。”
    ……
    P7-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