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北京

北京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 作者: 洪烛
  • 出版日期: 2014-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317167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没去过城南,没去过城南的老胡同,等于没来过北京,城南是北京的另一半。它代表官方的北京,却象征着民间的北京,土著的北京,老北京。它们不用演绎就是一段城南旧事。而所谓的城南,则是由星罗棋布的一个个地名组成的。北京上空的月亮,与图腾的华表、盘踞着九条大龙的回音壁、祈祷江山社稷的五色土、残缺的城门楼子同在,照耀着四合院与胡同地带,照耀着城南旧事,也照耀着徘徊在历史长廊的游人。
洪烛编写的这本《北京(城南旧事)》将带领我们去了解北京城南。
作者简介
洪烛,原名王军,南京人,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女友》杂志评为“全国靠前青年作家”;曾获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萌芽》文学奖及《中国青年》、《诗刊》、《星星》等奖项。
代表作品有:《北京往事》、《老北京人文地图》、《游牧北京》、《永远的北京》、《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与智者同行》、《晚上8点的阅读》、《你是一张旧照片》、《我的灵魂穿着草鞋》、《梦游者的地图》、《抚摸古典的中国》、《冰上舞蹈的黄玫瑰》、《拆散的笔记本》、《舌尖上的狂欢》、《中国人的吃》、《闲说中国美食》等。其中《中国美味礼赞》、《千年一梦紫禁城》、《北京A to Z》等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圈台湾分别有日文版、韩文版、英文版及繁体中文版出版。
目录
北京 风花雪月
北京,出帝王将相的地方
历史的三角:李自成,陈圆圆,吴三桂
清朝的皇帝们
乾隆的香妃
八旗子弟
太监
赛金花的绯闻
王国维与辜鸿铭:辫子的葬礼
情史: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
梁思成与林徽因
旗袍的花样年华
北京没有风花雪月
北京文化符号
颐和园,皇家的后花园
圆明园,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阿房宫
白云观:白云千载空悠悠
孔庙与国子监:孔子遗风
法源寺:佛海中的巨轮
雍和宫:佛光四射,皇气逼人
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王府井书店,新北京符号
北京美食地图
清宫的吃
去北海吃仿膳
北京的小吃
北京的饽饽铺
腊八粥与粥铺
全聚德烤鸭
豆汁,麻豆腐,芥末墩儿
冰糖葫芦
茶馆
二锅头
三里屯酒吧
西餐厅
莫斯科餐厅
地图上的北京(后记)
摘要
    咸丰生前连个蚂蚁都不舍得踩死。可他的敌人,“焚烧淫掠,备极残酷”,毫不手软地用一根火柴就点燃了价值连城的圆明园。菩萨心肠管什么用?甚至无力为自己的子民提供必要的佑护。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善良的人是可欺的,怯懦的人是可耻的。
    说咸丰是清朝的败家子并不为过。在洋枪洋炮面前,他拱手献出了都城,并退避三舍。逃跑主义与投降主义,就是由其开始的。狩猎者的家族,已生疏了弓马,竞争能力大大地退化了,任人宰割不可避免。从此,西方列强的铁蹄在华夏版图上横冲直撞,恣意地围猎。
    就像道光选错了接班人,咸丰还有个失误:娶错了老婆。他真不该纳慈禧为妃。慈禧把老公的棺材从承德抬回北京后,就发动祺祥政变,由此垂帘听政达48年。大清王朝真正滑入阴盛阳衰的境地,遭遇了少有的尴尬:不断地赔款,不断地割地,不断地签署卖身契(不平等条约)。慈禧不思振作国防,反而把原本购置坚船利炮的海军军费挪用来盖别墅(颐和园)了。这个女人瞎掺和的结果,是使首都再度失守: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在中南海饮马,在太和殿里跳华尔兹……
    我偶尔会作无用的假设:继承道光衣钵的若非咸丰,而是身手不凡的恭亲王奕诉——那么历史是否要改写了?即使不能说国家的命运接近是皇帝本人的性格的投影,至少,叶赫那拉氏恐怕就没有机会在舞台上亮相了,更难以成为一个动乱时代臭名昭著的女主角。慈禧太后的晚清,至今仍是国人痛定思痛的反面教材。想忘是忘不掉的,想更改也是更改不了的。
    当年咸丰去承德避祸,却把擦屁股的事交给恭亲王,令其留守京城“主持抚局”。这是一盘很难收拾的残棋,连皇帝都下不了的,只好委托自己的兄弟充当替罪羊,跟兵临城下的英法联军讨价还价,赔笑脸、求情。“这是个置之死地的‘差事’。和谈破裂,背城一战,奕诉只能‘殉社稷’。和谈成功,背上个丧权辱国的罪名,既‘愧对祖宗’,‘亦无颜于人世’。可是奕诉居然‘不辱使命’,不但‘妥善’地处理了‘抚局’,而且利用‘留守’之职和洋人拉上了关系,打开了局面,控制了北京地区。”(引自方彪著《北京简史》)奕诉作了咸丰的“人体盾牌”,抵挡腥风血雨。然而这“小六子”确实有几分指挥才能与外交手腕,总算把一团乱麻理出了头绪。
    恭亲王本是挽弓当挽强的世袭贵族,有射天狼之豪情。不得不屈尊与豺狼谈判,赔礼道歉,委曲求全。想一想,真是够为难他的。若将奕诉比作中流砥柱,有点夸张了;但他毕竟努力发挥了能屈能伸、能开能合的外交家风度,以应付祸从天降的激变。不容易啊。
    假如19世纪的大清帝国由这样的人当家的话,估计情况会好一些。
    然而历史从来没有第二种选择。自咸丰始,清朝的皇帝丧失了猎手的血性和尚武的精神。既不能御敌于马上,救民于水火,又不擅长料理财政、工商、科技等诸多内务——导致中国在世界之林的名次每况愈下,频频遭受列强的欺凌。咸丰之后,同治与光绪二帝,都不太像男子汉,皆是慈禧太后的傀儡,被一个老太婆玩弄、操纵于股掌。尤其光绪,虽曾想谋取改革,以摆脱“母虎似的婶娘”(林语堂语),可几个回合就给打趴下了。连一个女人都斗不过,又如何统治四方、降龙伏虎呢?他眼睁睁地瞧着心爱的珍妃被“老佛爷”投进井里,却无力解救,活得真够窝囊的。
    至于末代的宣统小皇帝(溥仪),那更是扶不上马的“阿斗”。他三岁时被推上龙椅,看着满朝文武,嗷嗷大哭,吓得尿裤子了,哪像是有能力担起整个国家的帝王?最终还是人民的觉悟推动清王朝走向了灭亡。
    河北遵化马兰峪的东陵和易县永宁山下的西陵,分别安葬着清代的九位皇帝。光绪的崇陵,是其中的最后一座——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座帝陵。因为末代皇帝宣统登台仅三年出头就被迫退位(故称“废帝”),葬送了大清王朝。况且,溥仪去世时的身份是平民,已无再造皇陵的可能。清陵是以光绪的崇陵画上句号的。
    P24-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