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村社力量与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研究

村社力量与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研究

  • 字数: 17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爽
  • 出版日期: 2014-07-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334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和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其“公益性”已被广为接受,增加农村卫生公共资源,从中央到地方,决策已定,并开始实施。随之而来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卫生公共资源的有效性。对此,本书提出了与“政府”、“市场”并行的“村社力量”,是构建有效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书中首先全面回顾了新中国60年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彰显了本书所着力的“村社力量”在前后各30年的两个阶段的兴衰起伏,以及起自新世纪初的新一轮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制改革中“村社力量”的缺失及影响;在扎实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本书着力剖析了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知名品牌的“去村社化”改革弊病,从反面凸显了“村社力量”在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中的关键作用;在上述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基于全国9000余户大样本的实证模型运行结果发现,除了收入与健康相互影响外,“村社力量”确实对基层卫生服务绩效、进而对农民健康福祉作用显著;书中很后指出“村社力量”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及为此必须提供的适宜的外部环境和支持性配套制度。
作者简介
李爽,女,1977年7月生,山东省莱西市人。管理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农业经济、农村政策、会计学。曾在《管理世界》、《价格理论与实践》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重量课题2项和省部级课题3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1949年至1978年的农村卫生服务治理模式:政府主导,村社约束
第二节 1979年至2002年的农村卫生服务治理模式:市场金钱激励
第三节 2002年至今的农村卫生服务治理模式:呼唤“村社力量”
第二章 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的“去村社化”改革――基于北京市农村的考察
第一节 政策排斥致村级卫生人员后继无人
第二节 收支两条线对体制内机构和人员的影响
第三节 方便不及村医、技术不及县医院的乡镇卫生院
第四节 疾病模式转型对传统医疗模式的挑战
第五节 亟待干预的不健康行为
第三章 实证模型:村社力量与服务行为、健康福祉
第一节 分析框架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
第三节 基层卫生服务、健康状况与幸福感
第四节 村社力量
第五节 估计方法及估计结果
第四章 村社力量作用其间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模式
第一节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目标模式
第二节 “村社力量”在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治理机制中的独特作用
第三节 “村社力量”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
第四节 “村社力量”发挥作用的现实和潜在障碍
第五节 “村社力量”发挥作用所要求的外部环境和支持性配套制度
第六节 台湾与上海案例:“逼近”理想模式
附录1 1995-200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构成中政府与私人支出比重消长轨迹分析
附录2 乡镇卫生服务人员的不利境地
附录3 基于一般统计数据的分析:村社力量与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紧密相关
附录4 北京家庭健康与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