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

  • 字数: 1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课题组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3-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682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1)引领性。现在我们的教师培训需要一个依据,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需要一个依据。所以搞好一个标准,确实具有引领性。(2)发展性。从整体体例上看,纲、目都很清楚,但留有发展空间,不是死标准。给出空间,才能不断完善。(3)聚合性。这是一项综合性研究,牵涉到很多国家的研究成果,牵涉到很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又要兼顾很多现实情况。把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研究,体现了整体优化。(4)实用性。我们常说,中央已经连续不断地发文件强调培养创新人才。“连续不断发文”这也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特点。我们现在拿出一个依据,至少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可以在较长的时期起作用。(5)规范性。使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更有章可循,减少随意性。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研制目的
二、主要依据
三、指导思想
四、内容结构
五、相关概念
第二部分技术与综合实践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一、标准纲目
二、标准框架
三、标准内容
第三部分指导要点
一、从新手到熟练
二、从熟练到成熟
三、从成熟到很好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3)发展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
     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主题,初步建构儿童心理发展的思考框架;掌握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特征以及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等;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变化及其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理解中学生认知的发展、情绪、人格及社会性的发展,帮助中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并能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视角观察、分析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能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初步实施发展性教学。
     (4)教育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
     了解教学情境中“学与教”互动过程的特点;了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局限性;掌握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的基本观点等,并应用于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学习的实质、学习过程、类型和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形成以及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了解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与学习迁移能力的生成;能引导中学生掌握学习策略,逐步学会自我调节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2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规律。
     【内容要点】
     小学生独立自主性和坚持性不够,自制力差,还不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观察事物往往注意事物的新鲜性、有趣性或是较为明显的特征。同时,由于生活范围和社会交往的扩大,心理发育面临着转折,有意记忆超过无意记忆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意义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10岁以后进入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阶段。已经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概念,并能进行初步的判断、推理,但不能自觉地调节、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事物、人物、活动的形状、颜色、声音、形象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