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间接实行犯研究/中国法学文库

间接实行犯研究/中国法学文库

  • 字数: 16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赵香如
  • 出版日期: 201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0057106
  • 版次: 1
  • 页数: 131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赵香如,湖南邵东人。1999年考入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刑法学专业;2002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师从中国刑法学泰斗马克昌教授: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大学法学院刑法教研室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检察理论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开福区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重量省部级课题10余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间接实行犯的概念
第一节 间接实行犯概念的存在
一、学说简介
二、学说简评及结论
第二节 间接实行犯概念的界定
一、理论概要及简评
二、间接实行犯的概念
第三节 间接实行犯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间接实行犯的研究思路
一、“替补”理论解析
二、“替补”理论质疑
三、间接正犯的研究起点
第二章 间接实行犯的性质
第一节 正犯理论
一、概述
二、不区分正犯与共犯
三、正犯与共犯的区分问题
第二节 间接实行犯正犯性的理论
一、工具说
二、国民道德观念说
三、因果关系理论
四、实行行为性说
五、规范的障碍说
六、意思支配说
七、结论
第三节 间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性
一、行为理论下的间接行为
二、间接行为存在的条件
三、间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
第四节 间接实行犯的实行形态
一、不作为与间接实行犯
二、过失、间接故意与间接实行行为
第三章 间接实行犯的着手、终了及未遂
第一节 间接实行犯着手的理论
一、概述
二、学说简介
三、学说简评
第二节 间接实行犯着手的认定
一、被利用者的行为的性质
二、构成要件行为与实行行为
三、预备犯的问题
第三节 间接实行犯的未遂
一、间接实行犯行为的终了
二、间接实行犯的未遂
第四章 间接实行犯的存在范围
第一节 间接实行犯存在范围上的分类
一、概述
二、列举法
三、体系分类法
四、结论
第二节 利用不具有意志支配可能性的行为
一、利用反射动作
二、利用强制动作
三、利用他人的自杀行为
第三节 利用不具有犯罪意思的行为
一、利用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者的行为
二、利用适法行为
第四节 利用过失行为
第五节 利用故意行为
一、利用不同的故意的行为
二、利用有故意无目的的行为
三、利用有故意无身份的行为
四、利用有帮助故意的行为
五、被利用者中途知情的情形
第五章 间接实行犯的认定
第一节 间接实行犯与亲手犯
一、概述
二、亲手犯的理论基础
三、亲手犯的存在范围
四、亲手犯的类型
第二节 间接实行犯与教唆犯
一、概述
二、教唆犯的性质与间接实行犯的存在
三、间接实行犯与教唆犯的界限
四、间接实行犯与教唆犯之间的错误
五、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与间接实行犯的立法
第三节 间接实行犯与片面帮助犯
一、间接实行犯与片面帮助犯的界限
二、片面共犯的融解问题
第六章 美国刑法中“被利用的实行犯”
第一节 被利用的实行犯产生的理论基础及性质
一、从犯概念之存在及主犯与从犯区分之必要
二、从犯责任原则之功能
三、被利用的实行犯之产生及意义
四、被利用的实行犯之性质
第二节 “被利用的实行犯”之基本特征
一、客观特征
二、主观特征
第三节 身份与“被利用的实行犯”
一、司法实践的处理
二、立法态度
三、学界观点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