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汤姆叔叔的小屋(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汤姆叔叔的小屋(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美国)斯托夫人
  • 出版日期: 201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600267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1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斯托夫人编著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讲述了:汤姆和伊丽莎都是谢尔贝家的黑奴。谢尔贝由于经营失败,不得不将伊丽莎五岁的儿子哈利和汤姆卖给奴隶贩子。伊丽莎听到噩耗连夜带着儿子逃走了,后来获得了自由。汤姆没有逃跑,却在奴隶主之间几经转卖,最后惨死在一个特别残暴的奴隶主的皮鞭下。《汤姆叔叔的小屋(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逆来顺受、听从奴隶主摆布终究难逃死亡的命运,只有敢于反抗和斗争才有可能获得自由和新生。这部书一经出版就震撼了当时的美国社会,促进了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战争的爆发。
作者简介
斯托夫人(1811-1896),美国废奴主义女作家,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1856年,与神学院教授卡尔文?埃利斯?斯托结婚。受父兄、丈夫的影响,斯托夫人也是坚定的废奴主义者。自1850年迁居缅因州以来,她接连发表了许多作品。1851-1852年,她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在《民族时代报》上连载,很快出版了单行本,引起极大轰动。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且成了美国黑人小说的滥觞,同时它对社会发展,特别是美国废奴运动和美国内战中以林肯为代表的正义一方取得胜利产生了巨大作用。1896年,斯托夫人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去世。
目录
给读者介绍一位善人
母亲
丈夫与父亲
汤姆叔叔小屋里的一个夜晚
黑奴易主
发觉
母亲的奋斗
伊丽莎的逃亡
一个参议员也只不过是个人
而已
黑奴登程
黑奴想入非非
合法交易的范例
教友村
伊凡吉琳
汤姆的新东家及其他
汤姆的主母及其见解
自由人的抗争
奥菲丽亚小姐的经历及其
见解
奥菲丽亚小姐的经历及
其见解(续)
托普西
肯塔基
“草必枯干一花必凋谢”
亨利克
预兆
小福音使者
死亡
世界末日到来了
团圆
毫无保障的人们
黑奴堆栈
途中
黑暗之处
凯茜
二代混血女子的身世
纪念物
爱弥琳和凯茜
自由
胜利
定计
殉难者
小主人
确凿可靠的鬼故事
结局
解放者
摘要
    “不不,我说的是实话。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我已经把全部的家业交给他管。去年秋天我打发他到辛辛那提替我办事,顺带捎回五百块钱,他不但如数带回了钱,而且拒绝了几个坏蛋让他逃到加拿大去的唆使。老实说,我绝不忍心卖掉汤姆。海利先生,愿你能够理解我。”
     “怎么理解呢?要说在买卖人里头,我算得上是个有良心的人。”海利说,“不过,这笔买卖你也知道,你似乎叫我太为难了,实在太为难了。”海利一面深深地叹了口气,一面又往杯子里斟酒。
     “海利先生,那你说该怎么办呢?”双方沉默半晌之后,谢尔贝问道。
     “唔,除去汤姆以外,再添上个小男孩或小姑娘,行不行?”
     “唉!不瞒你说,卖黑奴我是万不得已,只要有一点办法,我是一个也不愿卖的。”
     在他们谈话的当儿,房门开了。一个约莫四五岁的相貌清秀、逗人喜爱的混血男孩走了进来。
     “来,给这位先生唱支歌,跳个舞,露点功夫给他瞧瞧。”谢尔贝先生说。
     那男孩便以清亮的嗓音唱起一支在黑人中间非常流行的歌曲,并且手舞足蹈,全身扭摆,逗得两位绅士哈哈大笑。
     “哈利,现在给我们表演一下罗宾斯长老领唱诗篇的模样吧。”
     于是那男孩就把圆胖的小脸拉得老长老长,装出一副严肃而神圣的模样,用鼻音哼起一首诗篇来。
     “妙极了,这小把戏真了不起!”海利称赞道,并拍着谢尔贝先生的肩膀说,“把这小家伙给我添上,那笔债务咱们就算了结了。你说说看,还有比这更公道的吗?”
     这时,房门又被轻轻推开,一个二十五岁上下的混血少妇走进屋来。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年轻的女人就是那孩子的母亲。她乌黑的眼睛上面长着两道长睫毛,卷曲的黑发衬托着微红的棕色面颊,再加上套在窈窕身段上的精致衣着,一下便把海利吸引了过去。
     “有事吗,伊丽莎?”当她站在那儿进退两难之际,谢贝尔解难地发问道。
     “对不起,老爷,我是来找哈利的。”当那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到他母亲跟前时,谢尔贝便打发他们走了。
     “哎呀!”黑奴贩子转过身来垂涎三尺地对谢尔贝称赞道,“刚才这件货色可真不错,若是拿到奥尔良去,保你可以发大财。”
     “我不想靠她发财。”谢尔贝冷冷地答道。为了转移话题,他又开了一瓶酒,问海利酒味如何。海利见不是势头,只好说道:“好吧,那你总得把那个孩子给我吧,我已经一让再让了。”
     “我不清楚你要那孩子做什么用?”谢尔贝问道。
     “噢,我有一个同行想买一批俊俏的小男孩,把他们养大后高价拍卖给阔佬们当听差。”
     “海利先生,我这人心肠软,不忍心拆散人家的亲骨肉。”
     “是啊,强行拆散也不是办法,但为了生意,我们不妨转个弯儿,采取一些人道主义的法子……”海利说完一大堆关于人道主义的词儿后,便往椅子上一靠,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俨然以英国废奴主义者韦尔勃伏斯第二自居。
     谢尔贝听了他的说教,不知该怎么回答,只是应了一声“噢”。
     “我看你们肯塔基人把黑奴都惯坏了,虽然你们是出于一片……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