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女孩像你

女孩像你

  • 字数: 21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康沛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4704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3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康沛编著的《女孩像你》向我们讲述了生命中那些匆匆而过的女孩,如时光一瞬的注脚,擦肩而过的瞬间你留不住她飞扬的裙裾,她却渐渐成为了你。《女孩像你》是一部写给女孩的情感故事集,这里每位女孩都冠以从a到z的虚构字母名字,却在真实世界中演绎着各自的故事,各自恣意生长。《女孩像你》告诉我们她们并不陌生:写字楼里光鲜凌厉的时尚白领、乡野田间淳朴恬美的小镇姑娘,多年如初善待你的闺密,或是职场上心怀叵测的敌手……“在半梦半醒间,我的脑海里总会出现一座灯塔。我,和我来自四面八方的女孩儿朋友们,在漆黑的深海里游向这座不断放射着洁白柔和灯光的灯塔。我们不停地游着,游着。”得到、失去,错过、重逢,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女孩像我,女孩像你。
作者简介
康沛,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前媒体从业人员,现自由职业者,未成名女作家,擅烹心灵狗肉汤。
目录
女孩A:等候多雨之夏
女孩B:深海潜游者
女孩C:月光也会孤独
女孩D:漂亮朋友
女孩E:如人饮水
女孩F 和女孩G:本可以拥有的天真
女孩H:感伤也曾生机勃勃
女孩I:故事总会开始
女孩J 和女孩K:从来没有专享答案
女孩L:不与外人知
女孩M:犹念当初
女孩N:我可能不会爱你
女孩O:小镇姑娘
女孩P:最完美的离婚
女孩Q 和女孩R:互为围城
女孩S:我与另一个我
女孩T:一切经历都不会白费
女孩U:Drama Queen
女孩V:不愧初心
女孩W:无非别离
女孩X 和女孩Y:幸好还有你
女孩Z:不改变是优选的事
后记
摘要
    女孩B
    深海潜游者
    在半梦半醒间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出现一座灯塔。
    我,和我来自四面八方的女孩儿朋友们,在漆黑的深海里游向这座不断放射着洁白柔和灯光的灯塔。我们不停地游着,游着。
    那片深海,是一种怎样的黑,黑得都没有参照物,好像是为了证明“优势地位的黑”而存在着的黑色深海。然而,除了眼前忽近忽远的灯塔,我们没有第二个去处。
    我们依附着,然后挣脱了藤蔓,攀爬上悬崖,到达灯塔,我们以为这就是自己*好的彼岸。可是,爬上灯塔以后,发现悬崖上不过也是一片荒芜,灯塔只负责放出光芒,仅此而已,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天堂和游乐场。可是,我们知道,我们是回不去的了。
    她是曾经和我一起在深海里游泳的朋友,B 小姐。
    **次见她, 也是在工作场合。当时我刚上班没多久。我对她的**个判断是,她一定是属于和我不同的另一个世界的“那种人”,也没动过任何会和她成为好朋友的念头。后来,她跟我也说,如果不是后来我对她主动示好,她应该也不会和我成为朋友的。
    当时的她, 在做很基础的媒介公关, 可以说她是一个**称职的公关。职业化的笑容,精致的红唇妆容,面对琐碎工作的条理性,都很“合格”。
    或许真的是心里酸酸的学生气作祟,我喜欢那些同我一样,并不过分熟练的人,而对这种过分“职业化”的人不太会有想亲近的念头。那时候,我觉得那些把自己接近代入流水线上的人又可悲又可怜。
    直到几年后,我才对“这种人”有所理解。
    那种对流水线和“手头分内的工作”这件事充满了谦卑的敬意,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的那部分事情, 出发点只是“ 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或是“不想让自己辜负了这份工作”的人。
    她后来跟我说,她上学的时候学习一直不好,整个青春期一直为此所苦。我挺惊讶,因为以她的作风,她该是有条有理、善于规划的一个人,一般来说,这种人上学时的成绩都不会太差。
    她解释说:“我当时就潜在地觉得,反正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不好也不会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就一直没什么动力去学习了。”
    我听的时候,简直被这种逻辑折服了:难道自己的事不该是*有动力去完成的吗?后来,在与她相交的这几年间,我渐渐明白了她,以及这种逻辑的可贵。
    让我想想我是为什么会和她成为朋友的。
    大概是一次阴差阳错的对话?还是一次闲暇的几分钟,偶尔谈起了共同喜欢的话题?还是看到了对方MSN 的签名有自己熟悉的东西的蛛丝马迹?
    要知道,在每个人都很快速地判断另一个人的职场环境里,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走的“流程”,都是另一个人眼中或大或小的螺丝钉和链条。在这里,能和一个人真正相识,真的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那么我和她相交,好像是因为我们对老日剧的爱?
    不知道现在在看我写故事的、比我年轻的姑娘们,有谁在信息略闭塞、自己却早熟的年代,经历过那一阵日剧的黄金时期,并被那些浅淡的色调和浓烈却含蓄的爱深深打动和影响?
    从《101次求婚》《东京灰姑娘》开始的,十多年的黄金时期。*经典的《东京爱情故事》和《悠长假期》那是自不必说了,然而我的*爱永远是木村拓哉*有魅力且带些黑暗和文学气质的的两部作品:《沉睡的森林》和《从天而降的一亿颗星星》。她的爱,则是酒井法子、松岛菜菜子、竹野内丰那一系的,《星之金币》《冰之世界》之类。
    嗯,像我们这类的人,今年*爱的日剧优势地位是《*完美的离婚》,而不是新版的《一吻定情》。
    我和她,当然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她对各种收纳箱,以及清理物品的办法有种在我看来近乎变态的爱。
    P15-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