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

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

  • 字数: 16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瑛
  • 出版日期: 2014-07-01
  • 商品条码: 97873131157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7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的分析旨在提升中国软实力。研究以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为例,探索了当代中国话语在西方舆论中的角色。研究发现,中国话语目前无法为西方舆论设置议程,西方舆论却进行了“反向议程设置”,并交叉使用“东方主义框架”和“负责任大国框架”进行解读,由此生产出符合西方利益的“新的话语意义”。这说明,要在世界上实现中国话语权,既要求中国话语自身的调整,又呼唤构建有利于中国话语的全方位传播网络。本书适合国际政治、传播学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吴瑛,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国际传播方向博士,浙江大学新闻学硕士,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新星”,研究领域是国际新闻与国际舆情、文化对外传播。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社科基金等六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参与中国外交部、美国国务院等各类课题五项。已出版专著《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发表CSSCI论文四十余篇,成果被《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纸刊登,还受到美国智库等海外机构的引用和推介。
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奖(博士论文)等四项省部级科研奖项。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第二节 话语权的生产机制:信息传播的视角
第三节 提升话语权的两个环节:议程设置、构建框架
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小结
第三章 发言人的议程设置与西方媒体的议程再设置
第一节 发言人的议程设置
第二节 西方媒体的议程再设置
第三节 议程差异:两套话语的差异度比较
小结
第四章 西方媒体对发言人话语的框架化解读
第一节 东方主义框架
第二节 负责任大国框架
小结
第五章 西方媒体的分化
第一节 不同区域的差异
第二节 不同国家的差异
第三节 不同媒体的差异
小结
第六章 影响中国话语权实现的因素
第一节 国家利益:不同层次的利益分化
第二节 文化因素:文化维度与新闻框架
第三节 媒体因素:传媒体制、新闻理念与新闻生产
小结
第七章 中国话语权的生产
第一节 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分解
第二节 从“模糊效果模式”到“多阶段分类效果模式”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设想
小结
附录
附录一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话语分析指标、赋值及说明
附录二西方媒体引用指标、赋值及说明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