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女子抓举技术的测试与研究

女子抓举技术的测试与研究

  • 字数: 27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09463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举重抓举技术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以及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抓举技术的科研成果。内容包括举重运动及技术科研发展简况,举重技术研究的生物力学基础知识与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女子抓举技术的运动学研究,女子抓举技术杠铃参数的生物力学研究,女子抓举动作技术的肌电测试研究,不同水平的女子运动员抓举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以及举重运动图像杠铃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本书既可作为举重教练员、科研人员和运动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体育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王向东,1973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博士,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副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首批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兼任山西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专业硕士兼职导师。1999年6月分配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过跳水、体操、举重、射击和摔跤等项目的课题研究。此外,作为耐克国际课题的主要参与者完成了多项耐克公司的运动鞋研究项目,同时还为国内多家运动鞋企业和童鞋企业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作为第一作者在体育科学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5篇,在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等国内会议发表论文13篇,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6篇。参与撰写了《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和《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监测系统与建立》2部专著,作为主编撰写了《青年人六大关节肌力研究》。工作至今,科研成果曾荣获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奥运会科技服务与科研攻关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徐文泉,男,1969年1月生于北京市怀柔区,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举重一级裁判员。中国定向运动协会理事。1991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系,199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1990年打破亚洲纪录,曾任国家队和北京队教练,培养亚洲冠军3名,在体育研究工作中,主持部委级课题4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8次,各类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独立享有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1项,获省部级成果奖2项。
刘梦飞,男,1974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于1991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系,199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1998年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体育部工作,工作期间发表论文20余篇,内容涉及体育教学、运动心理、运动训练、体育法学。申请并获批专利一项,参与国家体育总局课题3项。本人主要从事方向为技术分析及体能训练和体育法学的学习与研究。曾荣获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奥运会科技服务与科研攻关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 举重运动及举重技术科研发展简况
第一节 举重运动发展简况
第二节 举重技术科研发展简况
第二章 举重技术研究的生物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参与完成举重技术动作的主要肌群
第二节 举重技术研究的基础力学知识
第三节 肌肉工作的生物力学原理概述
第三章 举重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举重技术运动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举重技术动力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举重技术的肌电图测试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举重技术的多机同步测试与综合分析
第五节 运动技术生物力学研究步骤
第四章 女子抓举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节 杠铃重心和身体重心的运动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