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聚同道于乡野

聚同道于乡野

  • 字数: 44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任金帅
  • 出版日期: 2013-11-01
  • 商品条码: 97872030835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6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7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任金帅所著的《聚同道于乡野--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1926-1937)》着力描绘一个被忽视的社会群体――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生存图景。他们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骨干与灵魂,不了解他们则无法真雁理解这场垂名青史的运动。《聚同道于乡野--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1926-1937)》主要以1926-1937年间的邹平、定县、宛西乡村建设区域为时空范围,通过考察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构成、特征、活动及社会认同等问题,全面展现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多维属性与复杂面相,并考量群体对运动的发展及走向所产生的影响。从事件、思想到群体的视角转换,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乡村建设运动研究领域的拓展,对于今日“三农”问题的解决也不乏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任金帅,男,1986年出生,河南禹州人。201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河南科技大学马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史。参与多项重量、省部级课题,已在国内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说明与研究范围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案
第一章乡建工作者群体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近代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影响
一、城乡殊分:农村经济危机的凸显
二、精英离乡:乡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与人才流失
第二节乡村建设运动与人才需求
一、“不错力之潮流”:乡建运动的兴起
二、“下乡去”: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的转向
第二章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形成及特征
第一节工作者的选拔与训练
一、选拔与培养标准
二、训练机构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