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慧引领人生

智慧引领人生

  • 字数: 21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2090740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智慧引领人生》提供了大量原创性的人生感悟,对人生的感悟,对读书的心得,对哲理的心思,如《论读书》《论环球旅游》《论中外古今智慧人物》等,篇篇具有哲理。语言生动,知识丰富,是悦读之书。作者的文学创作一是在大量阅读基础之上,阅读的类别较杂,所以知识量大;二是在丰富社会阅历上,二者结合相互促进,产生了让人读罢能够深思的美文。这些文章适合青少年阅读,有励志作用;也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智慧引领人生》由黄人权编著。
目录
第一篇 论人生智慧
感叹人生三万天/3
谈读书的学问/8
要善于总结经验/14
细心是一种能力/18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主题/21
人类何时能全面消灭苦难/25
掌握道德的基本常识/27
治国是门高深的学问/31
应把旅游视为人生大事/34
改掉我们丑陋的国民性/37
你是否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40
努力做一个有眼色的人/43
要掌握说话的学问/45
决策重要却很艰难/48
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50
办事情要多想好办法/53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8
怎样才能赚到钱/62
决定企业发展兴衰的要素/65
怎样能教育出优秀的儿女/70
完美人生的构成要件/74
第二篇 道德新说
道德的基本常识/79
道德的基础问题/90
道德的基本规律/94
道德改造的对象/101
道德方法论/110
道德的相关概念/113
道德的相关问题/123
其他道德问题/130
第三篇 论治国
资政纲要/135
第四篇 理论随笔
理论随笔/145
第五篇 简剖中国封建历史上的12位巨人概述/169
千古一帝――秦始皇/172
大汉高皇――刘邦/175
一代雄主――汉武帝/178
仁慈君主――杨坚/180
帝王楷模――唐太宗/183
千载圣人――孔子/185
道家始祖――老子/189
千载亚圣――孟子/191
清贫哲人――庄子/193
兵学泰斗――孙武/195
文治皇帝――赵匡胤/198
一代天骄――朱元璋/201
后记/203
摘要
    感叹人生三万天关于人生
    几千年来,无数人曾发出过诸如“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坎坷”之类的人生感叹。尤其是当自己的亲朋好友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在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变得无声无息,又很快成为永诀而仅可怀念的对象,会使人在痛苦的同时,产生更多更为深刻的人生感悟。然而,这也正是“上帝”对人类*为公平之处:不管一个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高贵还是卑微,是健康还是体弱,是貌美还是丑陋,是聪明还是愚笨,是伟大还是渺小,其*终都必将走向死亡。人生就是如此:从泥土中来,*终还要到泥土中去;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终要在亲人朋友的哭声中结束!
    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上一共出现过多少人类生命已经无法统计,但今天全世界拥有的人口总数已经突破了70亿。有句老话叫作“黄泉路上无老少”,指的是死亡现象可能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寿命*短的是一出生就夭折,寿命*长的能高达127岁(我国目前*长寿者)。目前,人类正常寿终的时间多数集中在70岁到90岁之间。死亡可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具体可分为老死、病死、意外死亡和自杀身亡四种主要形式。其中,意外死亡可分为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非法损害、极刑等情形。
    人生境况虽各不相同,却具有三个共同特点:**,人生都是单行道,只能前行而无返程。所有人的每天都是24个小时,分分秒秒,转瞬即逝。第二,时间无处不在,但人生只有一次且生命多不过百年。即使在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寿命达到百岁的人口数量仍不超过全部人口的万分之一。第三,死亡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无论是自然死亡、意外死亡还是自杀身亡,特别是意外死亡,确切的时间更是难以预测。
    如果把一生的岁月划分为成长期(1岁到17岁)、青年期(18岁到34岁)、中年期(35岁到54岁)、初老期(55岁到64岁)、中老期(65岁到74岁)、晚年期(75岁到84岁)、高寿期(指85岁以上,但绝大部分人未能享有此阶段)七个阶段,那么18岁到26岁之间的短暂八年,是人在身体和容貌上达到一生中*佳的*峰时期。这一阶段就如同鲜花盛开的那段美好时节,是人一生的“黄金八年”。现代专家认为,寿命突破八十五岁才算是长寿,计算一下,活到三万天也只不过是八十二岁,而活到四万天,也就是活至一百一十岁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人生的价值与成功
    人与人的区别是*常巨大的,可以说早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差异。人一生的成就是由先天和后天两方面要素共同决定的,忽视了哪一方面都是偏颇的。
    树立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奋斗目标,是人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后天因素。而现实中,绝大部分人并没有做好这项工作:有人不珍惜时间和人生,生活得浑浑噩噩;有人缺少明确的奋斗目标,整天忙碌得像只无头的苍蝇;有人过于注重追求名利而流于庸俗;有人单为自己活着而不愿对家庭、对集体和社会尽好义务;有人把人生理想设立得过于虚浮,虚无缥缈的人生梦想同样会导致不良的奋斗结果;有人处理不好为事业奋斗和生活幸福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短期幸福和长期幸福的关系,等等。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希望成为人们所否认的人。希望成为高官、富豪、学者、道德高尚者和社会名流,而不希望成为废人、乞丐、痴呆者、罪犯和高残者。但成功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有人说是“多长本事多赚钱,创造条件多改善(生活)”;有人说是“生前成功幸福,死前了无遗憾”;有人认为,人生的*高境界是“生时能够富贵幸福,身后能够万古流芳”!
    由于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其人生追求也就不同。很多人为了解决自己和家庭的温饱而忙碌奔波,自然也就不会考虑怎样成名成家。有的人资产数亿,不满足国内旅游则可以轻松地到国外观光。有的人在物质上已经较为满足,便开始热心于参政议政。但是无论哪一个生活在正常社会状态下的人,都应该深刻思考自己的主要人生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其无非包括五个主要方面:“温饱、平安、健康、家庭的健全和睦、活得充实且有尊严”。
    “快快乐乐每一天”,“创造事业和幸福的双丰收”,“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平平淡淡即是福”,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人生智慧。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将生活方式与正常人生目标本末倒置?为了赚钱而不考虑身体健康,结果造成英年早病或早逝;只知赚钱而不懂得生活,导致“自己在天堂,儿女在公堂”的悲惨结局;受到事业或情感方面的打击不能自控进而影响了身心健康,*终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不择手段追求名利,*终被法律惩处而影响自己和家庭的长远幸福;只求目前的短暂欢乐,*终失去了长久幸福的资本……
    “人生在世,不如意常有十之八九”,道路常常艰难曲折,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要习惯把遭遇的所有挫折和不幸都视为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凄美风景,视为一场必须上演的悲情戏剧。通常,一个人的目标越是高远,实现它就要遭受越多的挫折和打击。只有充满奋斗激情,坚定信念,心中的圣火不灭,才能让梦想逐渐转变为现实!
    至于“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是困扰了无数人的人生难题。人生无非两件大事:劳动创造和享受生活。理想而又现实的人生目标应该是:劳动要创造高效益,生活要追求高质量;要努力拉长人生的长度,要努力提高人生的质量。绝大部分人到年老时都会有所遗憾:有人后悔没有选择理想的职业,有人后悔没有选择到理想的配偶,有人后悔没有对父母尽孝,有人后悔没有教育出理想的子女,有人后悔没有到曾梦想的地方旅游,有人后悔没有对社会多做贡献,等等。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