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菩萨活在人间

菩萨活在人间

  • 字数: 2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作者: 释心道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760001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释心道编著的《菩萨活在人间(修行在人间)/心道文丛》,又名《修行在人间》,是心道法师禅机话锋的集结。《菩萨活在人间(修行在人间)/心道文丛》通过以开示人、佛经故事、答疑解惑、智慧语录等不同形式,心道法师生动阐述了佛法的本怀,修行的次第,禅修的步骤、过程与进阶。让社会大众可以体会到实践菩萨道的自他二利的功德庄严等;对于许多人生活中、生命中遇到的疑问、困难,也有种种慧心的剖析。我们可以在本书里找到新的思考方向和豁达的生活境界。
作者简介
心道法师
台湾灵鹫山无生道场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国际非政府组织“爱与和平地球家”创办人。修行以禅为宗,承临济、曹洞法脉,提出“生活即福田,工作即修行”的生活禅教育理念,以随机逗教、宗风峻烈活泼闻名,广受僧俗两众的喜爱。
目录
荐序 人生佛教大功德
自序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第一章把心的空门打开
身心归零
修得生活便是佛
天空再美,不比心空更美
第八意识――好坏都放下
把心的空门打开
别找我要禅
觉性遍满
用温柔的心念佛
冲破轮回的迷宫
来去自如
善念也是偏见
万变心不变
第二章本来面目的生活
放下内心种种执着
本来面目的生活
听比说有福,静比动喜悦
读透一部经,便能成佛
精神与物质不死
生灭与永恒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姓释一族J
当“见山不是山”时
天天学不如时时觉
海水与浪花
明心见性
第三章在空里头耕福田
缘:一个念头生一分利息
学佛与修行
释疑篇
菩萨活在人间
创造心灵的空间
在《心经》里得自在
佛陀与阿罗汉
三位居士请法
学执着,还是学不执着
放松心情来学禅
慈心三昧
在空里头耕福田
念佛不过是一种方便
第四章在呼吸里找自己
生命的能量
不住相生其心
学禅便断缠
疑难问答
自己不难找,就在呼吸里
禅坐的正知见
为别人家出自己的家
每一个脚趾甲都是毗卢遮那佛
说给出家人听
休修禅,缠不休,融得一分迷惑
满心欢喜,结缘度众
娑婆传奇
普贤十愿
摘要
    徒:师父您如何深观缘起?
     师:我们要在一切处架起“如幻观”的高楼大厦!常常练习“如幻观”,让我们的心随时归零。归零时,内心就不会杂乱,不杂乱的心才能深观缘起。因为,心中不杂乱的关系,才能对世间悉知悉见,透视一切变化的始末。事实上,如来的作用就是明照,而明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能。
     徒:相是如何生起的?
     师:一切心的种子所变现。
     徒:心的种子在哪里?
     师:在每一个人的八识田中。大的八识田是整个宇宙,小的八识田是属于你自己的。
     徒:在照明时,八识田是大是小?
     师:照明时不分这些。
     徒:一切种识是本有的,为什么?
     师:因为这些种子,不管怎么生灭,都在八识田中储藏着,否则如来不会悉知悉见众生的过去、现在、未来。
     徒:第八识是本有的吗?
     师:“照见诸法”时才这么说。
     徒:什么叫“正知正见”?
     师:“正知正见”不在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中,而是在每个人的觉性上。每个人都具足佛的智慧德相,这叫“正知正见”。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承认自己就是佛呢?因为执着妄想的缘故。然而不管如何执着、如何妄想,我们的灵知灵觉却从来没有消失,它使得你不正见也得正见。
     徒:您是如何知道的?
     师:这是佛、法、僧搭起的桥梁。我们要了解“正知正见”,必须依三宝的路线,慢慢去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
     徒:如何修成“正知正见”?
     师:这玩意儿是修不成的,佛性是你本有的,回归本有是最本然、不造作的,因为佛性是天然的东西,所以就像天堤不能修补一样,天就在上面,看得很清楚。只有自己整自己的时候,是最痛苦的!为什么我们会在迷惑中遭受痛苦?会在一切烦恼障碍中折磨自己呢?就是没有真正地了解自己,如果能地了解自己,就能了解宇宙的真相。学真理,若是东学西学,就好像没有归零的指南针,怎么量都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佛法就是解脱的指南针,告诉你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徒:如何在幻化中修证实相?
     师:由于你现在的心是幻妄的,所以叫你“如幻观”。如果心不起幻妄,就是实相无相。你的经验告诉你一切景象都是实际的,可是事实上它只是个幻相。“如幻观”的目的,就是要你找回你的本心,不要随着幻境走。
     在没有明白真理以前,就像患了色盲的人,会生起很多错觉而信以为真。好的你想要,坏的你想丢,想丢又丢不掉,于是对幻境感到不耐烦、无可奈何,怎么办呢?所以要“如幻观”,把“假的”看清楚,就不会有负担了。就是因为你把一切假的都当成实际的,才会造成压力。好比说,当你太太在生孩子时,你比她还着急,该生本来就会生了,如果生不出来,你怎么急也没有用。
     在未学佛之前,对生死无法预知,看不到事物的真相,往往忧心忡忡。学佛之后,就会了解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因果的道理,这是必然的,没有什么好逃避的,要去面对现实。
     所谓“修证”,“修”是指思维修,能够思维佛的智慧,进而付诸实践,依照佛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证”是指实践的结果,确实印证了佛的教法。
     徒:请问佛教有没有办法使政治好转为清明之治呢?
     师:这个道理很简单!过去的时代是有儒释道传统的道德伦理在维系社会,而今天是个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挂帅的多元社会,大家只相信金钱,在这个节骨眼儿用什么方法才能改变社会呢?只有提升社会的文化教养,让大家有因果观念,接受因果的事实,才能让整个社会改观。今天,谁能把因果说得最……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