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辩证司法观及其应用

辩证司法观及其应用

  • 字数: 20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作者: 江必新
  • 出版日期: 201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93529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丛书紧扣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及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提出的“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的要求,提出并论述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中国、良善司法、程序法治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对领导干部以及司法人员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具体措施。
作者简介
江必新,男,湖北枝江人,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优选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1978年至1984年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优选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行政审判庭副庭长、行政审判庭庭长、优选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优选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2002年12月,任优选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任湖南省不错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院长。2007年12月,任优选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聘为中国政法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和国家法官学院的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研究院以及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报告团,并担任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999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9年被评为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著有《民事诉讼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思辨》、《新民事诉讼法讲义――再审的理念、制度与机制》、《新民事诉讼法讲义――执行的理念、制度与机制》、《优选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等作品四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求是》、《法学研究》、《法学杂志》、《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
目录
绪论
上篇
第一章司法属性之反思
一、中立性与政治性的关系
二、平等性与人民性的关系
三、独立性与司法的应受监督性的关系
四、专业性(职业性)与民主性的关系
五、合法性与合目的性的关系
六、被动性与司法的能动性的关系
七、公正性与司法的可接受性的关系
八、权威性与司法的和谐性的关系
九、终局性与合理性的关系
十、法律性与社会性的关系
第二章司法理念之辩证
一、宪法法律至上与党的事业、人民利益的关系
二、法治与政治的关系
三、审判工作与服务大局的关系
四、法的确定性与维护社会核心价值的关系
五、司法的专业性、严肃性、权威性与人民性的关系
六、权利保护与社会资源、社会承受力和社会安定的关系
七、依法裁判与案结事了的关系
八、和谐司法与司法的严肃性、权威性的关系
九、改革借鉴与坚持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关系
十、独立审判与接受领导和监督以及强化司法管理的关系
第三章司法审判之基本关系
一、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关系
二、裁判的合法性与可接受性的关系
三、审判质量与审判效率的关系
四、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
五、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关系
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
七、审判制度改革与遵循法律规范的关系
八、独立审判与审级监督指导的关系
九、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的关系
十、维护裁判权威与纠正错案的关系
中篇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