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纲纪修明

纲纪修明

  • 字数: 20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47500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所谓“盛世”,在历目前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这样的“盛世”阶段,从“文景之治”到“武帝之治”的汉朝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时期,一方面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都没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因而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与思索。纵览历史,各个盛世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久安、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由姜正成主编的这本《纲纪修明(说说永宣之治那些事儿)》选取了中国历目前的“永宣之治”进行编写,主要讲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的那些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起到不可或缺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内容精彩,可读性强。
目录
第一章生不逢时不受宠 受封燕王立军功生不逢时,跌停童年
受封燕王,太祖关注
出征漠北,建立军功
第二章 实力膨胀欲望涨 靖难之役定乾坤
和尚送帽,助长野心
太子病死,太孙嗣位
叔侄争权,心理暗战
韬光养晦,蓄势待发
靖难之役,乾坤已定
建文失踪,朱棣称帝
第三章 革旧鼎新修纲纪 永乐盛世美名扬
清除异己,慎变祖制
《永乐大典》,功泽后世
招降女真,设立都司
兴建王陵,金碧辉煌
出访海外,万国来朝
……
摘要
    停下不走了?朱棣不甘心。他知道,大雪的确是元军*好的屏障。他相信他的敌人在看到漫天雪花时,一定会高兴得手舞足蹈。恶劣的天气,往往意味着安全。漠北的气候,蒙古人早已习惯,但他们知道中原人不会习惯,等中原人习惯了,他们自己早就撤离了,留给中原人一片废墟。
    朱棣知道此刻的乃尔不花在想什么,如果真的等雪停了再走,且不说乃尔不花不会留在原地等他们来打,再想在茫茫大漠找到敌人的踪迹,谈何容易!一时的仁慈,带来的可能是满盘皆输。
    不能让敌人如愿。朱棣召集所有的部下开会,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天雨雪,彼不虞我至,宜乘雪速进。”(《明史纪事本末》)天气是不好,所以敌人不会想到我们会雪中行军,也就不会有所提防,这正是我们前去攻击的*好时机。所以不要犹豫,下令大军,全速前进。
    朱棣的理由很充分,也很有说服力,没有人再提出异议。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决定是对的。
    暴风雪中,明军逼近了乃尔不花的营地。果然,营地没有什么严密的守卫,乃尔不花压根没想到明军会在如此糟糕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前进。当所有人都认为应该趁着这天赐良机,一举将乃尔不花的军队剿灭时,朱棣又作了一个令他们不解的决定:
    全军原地驻扎,不得擅自行动。
    浩浩荡荡顶风冒雪地来了,却又不让行动,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能理解。朱棣也不向他们过多解释,而是派了一个人前去乃尔不花的军中,这个人叫观童。
    史载,观童和乃尔不花有故交。朱棣派了一个敌人的老朋友前去,摆明了是去做劝降工作的。当观童走进大帐,乃尔不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雪纷飞,这个人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观童见到乃尔不花后,两个人抱头痛哭。明军不适应大漠恶劣的天气,不代表元军就很享受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又没有什么军需储备,乃尔不花也被困得很难受,见到老朋友,管他来干什么的,先哭一通再说。哭完了,观童缓缓开口,我们燕王已经来了,大军就在你们旁边。    听到这话,乃尔不花慌了。一支部队驻扎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自己居然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乃尔不花恨不得把哨兵抓起来砍了。大军压境,乃尔不花和部下个个惊慌失措,**个反应就是上马逃跑。面对敌人,元军的主将立马想到的是逃跑,这似乎成了他们的传统。
    观童赶紧拉住乃尔不花,对他说,不用怕,是燕王让我来的,他知道你不想打仗,所以派我来带你去见他。出于对老朋友的信任,再加上局势对自己没有一点儿好处,乃尔不花决定投降,他跟随观童来到明军的营地,面见朱棣。
    乃尔不花来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大雪天让人家跑了这么远,不被打一顿就不错了,别妄想能讲什么条件。让乃尔不花吃惊的是,朱棣不但没有为难他,反而设宴款待他。“燕王降辞色待之,赐之酒,慰谕遣还。”(《明史纪事本末》)没有责骂,没有轻视,而是好酒好菜地招待,还和颜悦色地安慰他。乃尔不花很高兴,觉得投降是明智的,他马上返回营地,带领所有将士投降朱棣。
    朱棣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了乃尔不花,而且连他的所有粮草牛羊一并接收。这一仗,朱棣全胜。
    P16-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