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媒·文化·品牌论集

传媒·文化·品牌论集

  • 字数: 25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沈毅
  • 出版日期: 2014-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64087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沈毅、高丽华、孟祥路、胡小娟、孙玉媛编著的《传媒文化品牌论集》以历史研究、品牌建设、文化探索以及传媒发展为四个观察维度,通过全景式的扫描,展示时代发展脉络,呈现媒介与社会的“共呼吸、同命运”。本书尝试了百年传播思想的探讨,生动地展示了媒介和文明如何相互扶持前行;描画了网络时代下印刷、电子以及网络三种形态的媒介谋求“品牌”发展的脉络图;通过实际的案例研究,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论断,证明了媒介对于人类发展的重大影响,探讨传媒从业者如何从新闻报道本身出发,围绕“内容”核心,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探索,以期记录历史,参与历史的思路。
作者简介
高丽华,《计算机世界》报社资深记者,IT业有名评论人。1971年作为文艺骨干参军,后在部队提干。1982年转业到江苏省电子工业厅,曾任机关党委委员、团委书记、《江苏电子报》常务副主编等职。1988年跻身IT传媒领域,撰写了《我们距离信息化还有多远》、《寻访计算机外企的中国雇员们》、《Internet冲击波》、《面对联合大潮的思考》、《发自中关村的SOS》等一系列深度报道,获得读者广泛好评,引起的反响超出了计算机界。其中1997年撰写的《Internet冲击波》系列报道长达49集,是国内最早关注并系统宣传互联网的文章,系列报道《寻访计算机外企的中国雇员们》连载期间,多家报刊要求转载,许多读者一集一集地等着看。
1998年开始连续4年在《计算机世界》开设“丽华专栏”,就这期间与IT相关的重大事件和焦点热点话题发表了200多篇评论。在业界影响深远,被誉为“IT领域第一专栏”。曾多次对话中外IT业界很好领袖,多次受SUN、思科、LG等跨国公司邀请赴海外采访。作品以言论、述评和系列报道居多,兼有散文和杂文,视角独特,笔锋犀利,文风朴实,多次获得部、省和中国产业报协会好新闻奖。曾应《中国记者》杂志之邀,以《相信情商》为题撰文回顾自己作为“老三届”一员的拼搏和心路历程,发表后感动了不少人。出版过《败将之鉴》、《电脑与网络》等著作。
目录
第一篇 传播思想史个案研究――以《现代评论》为例
第一章 《现代评论》与科学传播
一、对中国科学现状的认识
二、对科学地位、科学精神的认识与呼吁
三、科学知识宣传与中西医对比
第二章 20世纪20年代《现代评论》捍卫白话文的论辩
一、文言文不利于繁荣文化和普及教育
二、恐“白”症的病因:自私与无知
三、提倡白话文并非源于不擅文言文
四、结语
第三章 《现代评论》中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新闻观
一、对国际新闻的重视
二、对外国媒体的借鉴与批判
三、对新闻自由的矢志追求
四、对民族报业的反思与期待
五、结语
第四章 《现代评论》繁荣出版业的设想
一、对出版现状的总体看法
二、对出版领域具体问题的评析
三、繁荣出版业的设想路径
第五章 《现代评论》小说建设及其成就
一、小说创作受青睐,作者群体多元化
二、域外文学的引进,翻译理论的升华
三、不菲的成就,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 传媒品牌建设研究
第一章 互联网品牌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发现
六、结论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品牌策略观
一、中国电视媒体的品牌观
二、全媒体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中国电视媒体全媒体品牌策略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