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

  • 字数: 2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作者: 丹尼尔·笛福
  • 出版日期: 2014-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270880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由丹尼尔·笛福编著,讲述了少年鲁滨孙为了实现航海的梦想,不顾父母的劝阻,毅然放弃安定舒适的生活,最终踏上航海征途。在一次海难中,鲁滨孙被巨浪卷到了荒岛上,从此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孤岛生涯。鲁滨孙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敢于向自然挑战。他搭帐篷、围篱笆、筑“城堡”、制器具、种粮食、养牲畜,与野人决战,在荒岛上创造了奇迹。最后,鲁滨孙回到故乡,结束了近三十年荒岛漂流的生活。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大受欢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资产阶级硬汉形象――勇敢、智慧、理性、勤劳、坚强,后来该小说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冒险小说之一。此后,他还陆续创作了《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及另外两本以鲁滨孙为主人公的小说。
目录
  《男孩心灵成长经典伴读01 鲁滨孙漂流记》无目录。
摘要
    一六三二年,我生在约克市的一个体面家庭。我们不是当地人。我父亲是德国不来梅市人。他移居到英国后,最开始是住在赫尔市,经商发了家,然后就定居在约克市,娶了我母亲。鲁滨孙是母亲的娘家姓。娘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所以给我取名叫鲁滨孙·克罗伊茨内。因为英国人每次读“克罗伊茨内”这个德国姓时,发音都会走样,结果大家都叫我们“克罗索”。慢慢地我们也开始这么叫,这么写了。因此,我的朋友们都喊我克罗索。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是驻扎在佛兰德斯的英国步兵团中校。众所周知的洛克哈特上校曾带过这支部队。后来,在敦刻尔克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大哥阵亡。二哥,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的境况,就像后来父母对我的情况一无所知那样。
     我是家里的幼子,因此父母没让我去学谋生的手艺。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胡思乱想,满心想着出洋远游。那个时候,父亲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他还是让我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他让我去读寄宿学校,还送我去免费学校接受乡村义务教育,一心希望我以后能学法律。可是我根本不喜欢这些,只想航海。我根本不管父亲的意愿,甚至违背父命,也不接受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说。如此天性,注定了今后我不幸的命运。
     父亲头脑聪明,为人谨慎。他预料到我的想法肯定会带来厄运,于是就经常认真地开导我,还给我很多受益匪浅的忠告。有天早晨,我被他叫进卧室。他因为痛风发作,行动很不方便。他恳切地规劝我。他说,除了满足自己出海远行的梦想外,还有什么原因促使我离开父母,远走他乡呢?在家乡,通过熟人介绍,我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假如我自己勤勤恳恳,未来自然可以殷实富足,过上安逸的生活。他和我说,那些出海冒险的人,不是因为难耐贫穷,就是妄图一夜致富;他们有野心,希望借用非凡的事业扬名于世。可是就我而言,根本不需要这么做。因为我的社会地位,恰好是处于两者之间,也就是通常说的中产阶级。根据他多年的经验,这是世上优选的位置,位于这个阶层的人也最幸福。他们不需要像下层大众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谋生,也不会和上流阶层一样,因骄奢、野心和相互排挤而殚精竭虑。他说,从下面的事实中,我自己可以看出中产阶级的生活很幸福;这就是,人们都羡慕这种地位,很多帝王都感叹高贵的出身会带来各种不幸,巴不得自己出身贫寒与高贵之间的中产阶层。很多聪明人也认为,位于中间阶层的人最幸福。比如,《圣经》中的智者就曾祈祷:“让我不贫穷,也不富裕。”
     他和我说,只要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历经磨难,只有中间阶层麻烦最少。中产阶级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时有不幸,沉浮不定。同时,中产阶级不会像富人那样因为挥霍、沉沦而身心俱疲;也不会像穷人那样因历尽艰辛、缺衣少食而疲于奔命。只有中产阶级能尽享人间安逸和欢乐,终年安定富足。适度,中庸,健康平和,社交娱乐,还有其他各种生活乐趣,都是中产阶级的福分。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人能平静、悠然、免于身心之苦地过完一生。他们不需要终日为生活奔波,或因穷苦所迫,劳心费力;更不会因为嫉妒、欲望而魂不守舍。中产阶级能够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不用经受艰难困苦,能够纵情享受人生;他们会感到幸福,随着岁月流逝,会更多地体味到这种幸福。
     后来,他又以诚恳、慈爱的态度规劝我不要耍孩子脾气,自寻烦恼。因为,不管是出于常理,或是从我的家庭背景来看,我都没有必要去吃苦。他说,我无须每日为生计奔波,他会安排好一切,而且尽可能让我拥有中产阶级的生活。假如我不能过上安乐幸福的生活,就是我自己命运不济,或是自己的过失所致,他对我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因为他预见我的行为一定会给我带来不幸,所以如此语重心长地告诫我。-总之,他许诺,假如我听话,好好待在家里,他肯定会为我把一切都安排好。从一开始,他就不同意我离家远行。假如将来我遭遇什么不测,也不要怨他。谈话结束之前,他又告诉我,我的大哥就是我的前车之鉴。父亲那时也如此诚恳地劝告过他,叫他别去尼德兰打仗,可是大哥没有听父亲的话。当时他年富力强,心气颇高,决心到部队服役,最后死在了战场上。他还和我说,他会为我衷心祷告,但是假如我一意孤行,那么,他相信,上帝也不会保佑我的。等到以后我孤立无助时,我自然就会后悔现在的所作所为。
     事后想来,父亲最后的这些话,竟一语成谶;当然我相信父亲那个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竟会未卜先知。但是,我记得父亲说这些话时,难掩泪容,特别是他提到我大哥战死沙场时,提到今后我将孤立无助而后悔时,更是痛苦不已,甚至沉默了下来。最后,他和我说,他忧心如捣,竟说不下去了。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