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道义化研究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道义化研究

  • 字数: 17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善槐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41814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3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完成了“两基”的普及任务,为了巩固“两基”取得的成果,提高“两基”整体水平和质量,教育部于1998年颁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两基”验收后巩固提高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了“遵循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原则,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次提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这一系列政策促使“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成为我国近十年来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是在当时特殊的教育背景下,为了适应当时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的形势,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据统计,2000--2010年,全国小学数量累计减少幅度为53.50%,初中学校数量累计减少幅度为12.46%。从取得的成绩来看,我国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某些地方农村学校布点散、规模小的问题,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规模;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农村学校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并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布局调整对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无疑是个好政策。但是,在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如个别地区不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盲目搞集中办学,大兴寄宿制学校、强推校车制度,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与学生的安全风险,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引发了一系列矛盾与问题。学校布局调整所引发的问题损害了受教育者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构成了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障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以理性的方式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决策,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关系,以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开展学校布局调整决策。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政策背景
(二)现实背景
(三)理论背景
(四)个人背景
(五)研究问题
二、研究文献回顾
(一)国内外关于决策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研究
(三)简要的评论
三、研究目标与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