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井呼风唤雨
井,一般是供人们生活取水之用。但在风光旖旎的川西蒙顶山上,一口千年古井却常年被石板盖着,很少用于饮水止渴。因为传说井盖“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神奇无比。人们为免遭雨淋,所以轻易不敢揭开井盖。
这是一口什么样的古井,它呼风唤雨的奥秘何在呢?
神秘的千年古井
蒙顶山位于四川省名山县境内,海拔1400多米,山上草木葳蕤,古木参天。山上气候十分湿润,天气复杂、多变,当地人常用“蒙山天气喜无常,一日三变小孩脸”之说来形容。千年古井,便位于蒙顶山接近山顶处的一块凹地上。山顶一带群峰陡峭,危岩兀立,唯有古井所在的地方稍显平坦。据传古井为种茶始祖吴理真所凿。《中国茶经》记载:“西汉时,甘露禅师吴理真结庐于四川蒙山,亲植茶树,是佛教僧徒种茶的*早记载。”为取水浇灌茶园,吴理真即凿古井。
据考证,此井已有一千七百年以上的历史。井由三层石柱围就,井口直径不足一米,并被一块雕龙的石板盖着。饱经岁月沧桑,古井边青苔丛生,砌井石板历经千年打磨光滑如镜。井边的石墙上,刻有“甘露”、“古蒙泉”、“龙井”等不同风格的字体,旁边附有古井的来历和说明。
对此千年古井,《雅安地名文化趣谈》和《雅州通览》均有描述,并特别指出其“上覆石板,不可轻而揭取”,《名山县志》中亦记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县志中解释,只要揭开盖井的石板,滂沱大雨便会从天而降,而只要盖上石板,雨便会消停,故民间有“板揭即雨,板盖雨停”之说。
古并呼风唤南
在蒙顶山一带的农村,村民对古井十分敬畏,因为“向古井求雨,一般都会有求必应”。
蒙顶山一带的降雨十分丰沛,很少遇到干旱年景。但在历目前,周围农村曾遭遇过几次大旱。每遇干旱年头,当地人亦不慌乱,因为只要备上祭品,前往古井求雨便能一解干渴。据说,求雨的仪式十分隆重,男女老少必须**虔诚,不但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后揭井盖的人,还须得是未婚的童男。揭开井盖后,只要大喊三声,不多时天空便云遮日隐,很快便会下起滂沱大雨来。待到雨下够了,人们再去盖上井盖,雨就很快又会止住,云散日出,天空又是一片湛蓝。
据当地人讲,有一年初夏天旱,数十天滴雨不下,人们无法下田耕种。于是一部分村民上山求雨,一部分村民把牛牵到田地等下雨。求雨的村民把井盖揭开后,天上很快下起了大雨,人们在大雨中耕种,田里的活一点都没有耽搁。“几乎每次打开井盖,不久都会下雨。”当地人这样描述古井的神奇。
时至今天,当地村民仍对古井的神奇感到敬畏。2005年7月,村民余君华带领一些人负责铺筑古井周围的路面。完工后,为清洁古井,他请来工人清除井底的淤泥。工人揭开井盖,刚刚开始清淤,好好的晴空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全身都淋湿了!”经历过那场大雨的工人仍心有余悸。
“平时我们都不敢揭盖子,怕被雨淋。”负责在蒙顶山景区打扫卫生的当地村民李华说。因为村民们都知道井的秘密,所以人们路过井边时,都显得小心翼翼,更不敢轻易去揭井盖,有时看到有不明就里的外地人揭开了井盖,都会赶紧上去盖住石板。
那么,古井为何能“呼风唤雨”呢?
呼风唤雨的奥秘
当地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上古时孽龙撞破天宇,四处兴风作浪,人类始祖女娲炼五彩石补天,并捉孽龙囚于蒙顶山井中,上盖大石以镇之,历经千秋万代,孽龙虽困于井中而不得出,但若有人揭开井盖,孽龙必张开龙嘴,呼风唤雨,企图乘大雨飞出井外,继续作恶人世,故千百年来,“雨井”一直被石板所盖,无人敢揭。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