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金融约束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

中国金融约束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

  • 字数: 28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郁葱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502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郁葱编著的《中国金融约束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共分为九章,靠前章导论。本章旨在提出问题,阐述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概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并解释研究可能实现的创新和尚存的不足之处。第二章居民消费与金融约束:文献述评。第三章金融约束政策、居民财产性收入、消费与经济:关系梳理与概:念界定。第四章中国金融约束指数的构建与实证检验。第五章总论:金融约束政策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基于租金度量的机理分析。第六章传统理论:银行融资市场中金融约束政策对消费的影响及检验。第七章理论扩展:股票市场中金融约束政策对消费的影响及检验。第八章金融约束政策的历史作用评价与退出路径选择。第九章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中国金融约束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大量深入阅读靠前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实际数据为证据,借鉴靠前上对金融改革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的分析范式,来研究金融约束政策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金融约束政策对居民消费内需的影响需要从合理的假设出发,在理论(包括构建数理模型)上探析银行融资市场和股票市场中金融约束政策的租金创造机理及其对投资者利益的掠夺,进而分析其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然后采用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包括误差修正方法和动态模拟方法等)对理论进行检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将伴随着微观基础的不断引入而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宏观经济中的国家调控与微观基础中的市场机制完美结合、相生相长。金融约束政策与社会总消费同属于宏观经济范畴,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正是通过微观经济的渠道产生作用的,因此对该课题的研究必须做到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
作者简介
刘郁葱,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持2013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房产交易新政的实施对我省中低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8184)”;兼为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经济持续增长进程中的通货膨胀控制:量化宽松、很优通胀率和宏观审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BJYl69)”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编写《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2年)――市场退化与收入差距扩大》、《论要素比价、劳动报酬与居民消费》等专著。近年来在《中国经济问题》、《统计与决策》、《投资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制度、金融理论与宏观调控。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第二章 居民消费与金融约束:文献评述
第一节 消费需求理论及其演化
第二节 金融约束理论及其评价-
第三节 金融约束与消费需求一般关系的研究评述
第四节 中国股票市场金融约束特征的研究评述
第三章 金融约束政策、居民财产性收入、消费与经济:关系梳理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二节 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效应分析
第三节 金融约束政策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金融约束指数的构建与实证检验
第一节 构建金融约束指数的文献回顾及改进思路-
第二节 金融约束指数的构建
第三节 金融约束指数影响居民消费增长的实证检验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五章 总论:金融约束政策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基于租金度量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银行融资市场中金融约束政策的租金规模测算
第二节 股票市场中金融约束政策的租金规模测算
第三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六章 传统理论:银行融资市场中金融约束政策对消费的影响及检验
第一节 中国居民储蓄利率效应的实证检验
第二节 银行融资市场中金融约束政策的主要渠道
第三节 一个理论模型
第七章 理论扩展:股票市场中金融约束政策对消费的影响及检验
第一节 中国股市财富效应非对称性的动态分析
第二节 股票市场中金融约束政策的主要渠道
第三节 利率管制、投资者行为与股市财富效应
第八章 金融约束政策的历史作用评价与退出路径选择
第一节 金融约束政策的历史作用评价
第二节 金融约束政策的当前成本分析
第三节 金融约束政策的退出路径选择
第九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一节 本书主要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