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嘉绒跳锅庄

嘉绒跳锅庄

  • 字数: 28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菲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384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跳锅庄”仅仅是一种“民俗”吗?
或者,仅仅是西南“少数民族”在山野田间娱情自乐的“民间歌舞”?
对西南各族群来说,“跳锅庄”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系列疑问背后,是《嘉绒跳锅庄(墨尔多神山下的舞蹈仪式与族群表述)》作者李菲对民国以来“西南研究”这一重要学术脉络的承继与思考。《嘉绒跳锅庄(墨尔多神山下的舞蹈仪式与族群表述)》正是力图从“嘉绒跳锅庄”的个案研究出发,探讨西南族群传统、文化表述、历史记忆与现实情境之间的复杂关联,并由此对当下的“民族一国家”图景进行某些反思。
作者简介
李菲,女,1975年生,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博士,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访问学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秘书长、人类学不错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学与遗产研究、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
目录
引言
导论
第一节  “锅庄”或“跳锅庄”:一个民俗类型的建构与述评
第二节  文学人类学的核心议题
第三节  族群表述:一个新的视角
第一部分  实证与描述
第一章  嘉绒:空间与族群
第一节  丹巴,墨尔多神山脚下绽放的“莲花”
第二节  嘉绒,从空间到族群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事象:丹巴嘉绒跳锅庄
第一节  类型与分布
第二节  概述与比较
第三节  传承状况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分析与阐释
族群表述与嘉绒世界观念
第三章  世界图式的象征表述:嘉绒跳锅庄的起源
第一节  田野中的口头传统
第二节  跳锅庄与嘉绒民间信仰实践
第三节  世界图式的象征表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圣俗之间的“第三种表述”:跳锅庄与仪式阈限
第一节  嘉绒跳锅庄的时空框架
第二节  圣俗之链与表述阈限
第三节  传统变迁与“去圣化”挑战
本章小结
族群表述与嘉绒认同观念
第五章  嘉绒认同的内部构成:跳锅庄的分类观念与实践
第一节  分类观念的内在认知模型
第二节  唱词的隐喻与社会系统的表征
第三节  分类观念的社会实践与功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嘉绒认同的多层次性:跳锅庄祭辞与空间观
第一节  跳锅庄祭辞与嘉绒神山体系
第二节  嘉绒族群观念的互文性表述与主体认知
第三节  嘉绒认同的多层次表述
本章小结
族群表述与嘉绒传统变迁
第七章  族群表述与文化记忆:右旋的象征阐释
第一节  右旋左旋:旋转模式的仪式象征表述
第二节  右旋:文化记忆与仪式象征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族群表述的实践策略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族群表述的对抗与整合:“边界仪式”枪锅庄
第一节  三岔沟“跳枪锅庄”田野考察
第二节  “边界仪式”:仪式表述与意义生成模式
第三节  “仪式暴力”:表述实践的象征转换
第四节  族群表述的对抗与整合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推进与反思
第九章  族群表述:观念、逻辑与实践
第一节  何为表述:嘉绒族群表述与身体实践
第二节  为何表述:族群表述的内在动力与外部功能
第三节  如何表述:族群观念与表述实践的建构逻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