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蒙田散文精选

蒙田散文精选

  • 字数: 27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07096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蒙田散文精选》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旁征博引,对人类许多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给人以深思、反省的机会,能提高人们对人生的理解。马振骋编选的本书仿佛蒙田漫不经心一挥而就似的,读来别具一番风味。
作者简介
柳鸣九,1934年生,湖南长沙人,我国有名学者、理论批评家、散文家、翻译家。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2000年被法国巴黎大学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称号。主要作品包括:
文学史专著:《法国文学史》(三卷本)《法兰西文学大师十论》《走近雨果》等。
理论批评:《论遗产及其他》《采石集》《理史集》等。
作家作品评论:《超越荒诞》《从选择到反抗》《人性的观照》《法兰西风月谈》《为什么要萨特》等。
散文随笔:《巴黎名士印象记》《巴黎散记》《米拉波桥下的流水》《名士风流》《这株大树有浓荫》《父亲、儿子、孙女》《且说这根芦苇》等。
译著:《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小王子》《梅里美精华集》《局外人》《墙》《夜的秘密》等。
曾获三项“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一项“中国图书奖”。

马振骋,1934年生,有名法语文学翻译家。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专业,代表性译作有《小王子》《贺拉斯》《罗兰之歌》《蒙田随笔全集》等。首届“傅雷翻译奖”得主之一。
目录
总序:散文的疆界在哪里
选本序:蒙田空前不绝后
第一章论预言
第二章死后才能评定是不是幸福
第三章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第四章论儿童教育
第五章论我们之间的差别
第六章论反奢侈法
第七章论姓名
第八章论判断的不确定性
第九章论人的行为变化无常
第十章公事明天再办
第十一章论良心
第十二章论授勋
第十三章论父子情
第十四章论书籍
第十五章论荣誉
第十六章论信仰自由
第十七章胆怯是残暴的根由
第十八章观察朱利乌斯·凯撒的战争谋略
第十九章论盖世英雄
第二十章论功利与诚实
第二十一章论悔恨
第二十二章论维吉尔的几首诗
第二十三章论交谈艺术
第二十四章论意志的掌控
第二十五章论阅历
附:蒙田年表
摘要
    应该摆脱这些庸俗有害的心态。正因为如此,坟墓盖在教堂附近,在城市里人来人往很多的地方,据利库尔戈斯说,这是让男女老少不要看到死人而发毛,不断看见骸骨、坟墓和送灵,提醒着我们什么是人的处境。
    埃及人在宴会结束后,给宾客展示一张死神的巨像,举像的人对着他们大叫:“喝吧,玩吧,死后你就是这个样。”因而我也养成了习惯,不但心里老惦念着死,嘴边也叨念着死,干什么都没那么乐意地去打听人的死亡,他们那时说过些什么,脸上表情怎么样,神态如何;读史书时也很注意这方面的章节。
    我的书里充斥着这些例子,也可看出我对这些材料情有独钟。如果我编书,就要出一部集子,评论形形色色的死亡。教人如何死亡,也是在教人如何生活。
    佝偻的身材背不起重担,心灵也是如此。必须让心灵开朗飞扬才能顶住这个死敌的压力。因为心灵害怕时就永远不会安宁。一旦心灵安宁了,它就可以自豪地说焦虑、恐惧,甚至微不足道的烦恼不足以干扰它。这差不多超越了我们人类的处境。
    心灵就成了情欲与贪婪的主宰,匮乏、羞耻、贫困和其他一切厄运的主宰。谁能够就应去获得这种心灵优势。这才是至高无上的自由,给我们养成浩气去取笑武力与不公,嘲弄监牢与铁链。
    在我们的宗教中,人很可靠的基础就是蔑视生命。不光是理智的推理要我们这样去做:有一件东西失去后不可能后悔,我们又为什么害怕失去呢?还因为我们受到那么多死亡方式的威胁,害怕一切方式还不如忍受一种方式而少受些痛苦吗?
    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什么时候来也就不管它了吧?当苏格拉底听人说:“三十僭主已经判了你死刑。”他回答:“自然法则也会轮上他们的。”
    走在摆脱一切苦难的旅程上难过起来,这是何等的愚蠢!
    一切事物随我们诞生而诞生,同样,一切事物随我们死亡而死亡。为100年后我们不会活着的一切哭泣,犹如为100年前我们不曾活过的一切哭泣,都是一样傻。死亡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正如我们当年哭闹着到来,正如我们艰难地走进这个生命,正如我们进去时换下了以前的面纱。
    凡事仅有一次也就无所谓痛苦。有什么理由为瞬息的事去担那么长久的忧?活得短与活得长在死亡面前都一样。对于不复存在的东西,长与短也不存在。亚里士多德说,希帕尼斯河上有些小动物只能活上。上午八点钟死的属于青春夭折,下午五点钟死的属于寿终正寝。把这段时间的幸与不幸斤斤计较,我们中间谁见了不会嘲笑?我们很长与很短的生命,若与永恒相比,或者跟山川、星辰、树木甚至某些动物相比,也是同样可笑。
    但是大自然逼迫我们走上这条路。它说:你们怎么来到也就怎么走出这个世界。从死到生这条路你们走时不热情也不害怕,从生到死你们也这样去走。你们的死亡是宇宙秩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生命中的一刹那;事物这样紧密安排,我能为你作出任何改变吗?这是你诞生的条件,死亡也是你的一部分;你这是在躲避自己。你享受的人生对生与对死均是有份的。你诞生的第引导你走向死,也同样引导你走向生。
    生命本身既不好也不坏:按照你给它什么位子才会有好坏之分。你若生活了,也就一切都看见了。与天天是相同的。没有其他的光,也没有其他的暗。这个太阳,这个月亮,这些星星,这样的排列,跟你的祖先欣赏到的一样,也将让你的后代同样欣赏。
    你的生命不论在何地结束,总是整个儿留在了那里。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岁月长短,而在于如何度过。有的人寿命很长,但内容很少;当你活着的时候要提防这一点。你活得是否有意义,这取决于你的意愿,不是岁数多少。你不停往那儿走的地方,你可曾想过会走不到吗?何况条条道路都是有尽头的。
    如果有人相伴可以给你安慰,世界不正是跟你并肩而行吗?
    以上是我们大自然母亲的忠告。我经常思忖怎么回事,就是战争期间,我们在自己和别人身上见到死亡的面目,没像在家里见到的那么狰狞,无从相比,要不又是一大群医生与哭哭啼啼的人。同样是死,村民与老百姓心里要比其他阶层的人泰然得多。
    我相信实际上还是我们围绕死者露出的可怕神情,制造的阴沉气氛,比死亡本身更加吓人。生活接近变了样,老母妻儿号啕大哭,惊慌发呆的亲友前来吊丧,脸色苍白、两眼垂泪的一大群仆人四处张罗,不见日光的一个房间里点着蜡烛,床头围着医生与教士;总之,我们四周惊恐万状。在那时候,我们未死的人也被埋葬在土里了。孩子看到自己的小朋友戴了面具会害怕,我们也是这样。人的面具与事物的面具同样应该摘掉。摘掉以后,我们发现罩在面具之下的这个死亡,跟不久前一名仆人或丫环平平静静的死亡并无两样。
    铲除了这一切繁文缛节,死亡是幸福的!P13-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