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彭怡平艺术笔记

彭怡平艺术笔记

  • 字数: 9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
  • 作者: 彭怡平
  • 出版日期: 201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220564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彭怡平艺术笔记(1)》是台湾作家彭怡平的首部艺术评论文集,也是“彭怡平艺术笔记”系列丛书的第一部。全书分电影艺术、摄影艺术和戏剧艺术评论三个部分。以视觉艺术为骨干,尝试于艺术中挹注更多不同领域间的对话,交互影响的思考,以及不同的艺术形式与文化间相互碰撞交融以后所产生的各种面貌;它既是当代的,又是传统的;既是西方不断挑战过去的实验创新,也是东方回归传统的恬静自适。
作者长期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工作,游历世界各地,并旅法多年。本书正是作者十多年艺术旅途中拨开浮华世界表象,致力于追求内心那道神秘风景的溯本追源之旅。在书中,作者不仅谈及视觉艺术――电影,更将电影与不同类型的视觉艺术,如绘画、摄影、表演艺术等相结合,并旁及戏剧、音乐、传统戏曲、世界文化、哲学、文学与历史等主题的探索。可以说,“彭怡平艺术笔记”不仅是作者个人多年浸淫与艺术领域、苦心钻研以后的心得分享,更能引领读者一窥艺术世界的本质。
作者简介
关于彭怡平
——以梦想打造人生舞台.以创作实现人生梦想
学业经历
台大历史系毕业,巴黎索尔本第一大学电影电视系博士候选人。通晓法、日、英、德、拉丁文,是位热爱电彩,艺术、旅行、美食与音乐的生活艺术者;也是位多才多艺的创作者与艺术品收藏家、摄影家、作家、专业影评人、风雅堂艺术总监。出版多本摄影文学专书,并多次应邀举办摄影个展,为文建会、国艺会、台北市文化局—艺响空间奖助艺术家.
专攻剧本、纪录片拍摄与电影艺术的研究。对日本与法国文化做过深入的探索,发表专著数本论文数篇,应邀至日本京都现代艺术Galley Sowaka以日文举办专题演讲。
2009年,应邀至法国里昂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举办摄彩个展,并出席台湾电影专题的圆桌会议。
2009年:获文建会赞助,赴巴黎Hautefeu Hle摄彩艺廊展出她的故事三部曲个展。
2009年,巴黎国际专业摄影艺廊Hauiefeuille旗下长驻艺术家。
2003年11月,与Epson及Ttoopp合作,将作品以在线摄彩艺廊方式较为展出,并以12国语言提供摄影收藏者与国际同步的摄影作品价格与近期新信息。
2010年4月,应Nikon School之邀成为旗下第一位女性专任讲师,开办台湾第一个专为女性量身打造的摄影系列谭程,并与Nikon合作成立国内第一个当代女性摄影艺术论坛。
2010年5月,创立两岸三地的人文艺术中心风雅堂,担任艺术总监。
2010年7月,当选“女艺会”理事。
2010年9月,荣获台北文化局选拔为“艺响空间”艺术家。
2010年12月,台湾摄影博物馆文化学会会员。
2012年,“国家摄影博物馆行动联盟”召集人与发起人。
2013年,在大陆成立“风雅堂”分部。
2013年,《联合报》文化基金会艺术专题讲师。
2014年,台湾摄影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
获奖纪录
2009年,世界女性群像之二《女人的房间〉获得国艺会文学创作类赞助。
2008年,书内摄彩作品,荣获“第四届TIVAC365传统摄影奖”入围。
2006-2007年,《她的故事》获法国版《Mane Claire》赞誉为年度很好报道。
2002年,《巴黎.夜.爵士——Jazz Clubin Paris Since1917》荣获法国年度艺术家奖金。
1998年,《名厨的画像》荣获诚品选书。
1995年,法文创怍剧本《Mananne的橱柜》得到法国Esec电影学院度很好短片剧本奖。
个人代表著作
《爵士巴黎:摄彩家的音乐之旅》(2014,中央编译)
《寻味法国:摄彩家的美食之旅》(2013,中央编译)
《安格尔的小提琴》(2011,中央編译)
《她的故事》(2011,中央编译)
《巴黎电影院》(2005,北京三联)
《红色列车》(2005,中国青年)
个人摄影展
《印象巴黎》摄影作品(大陆)巡回个展:
2012.2.1——2012.2.28北京“万圣书园”
2012.1.1——20121.31北京崇文馆“雨枫书馆”
2011.12.15——2011.12.31北京世贸天阶“时尚廊”
《HERST0RY》摄彩作品中国巡回个展:
2011.3.26——20114.30北京崇文馆“雨枫书馆”
2011.3.15——2011.3.25北京世贸天阶“时尚廊”
《巴黎·夜·爵士》摄影作品巡回个展:
2003.3.26——2003.5.14德霖技术学院人文艺术中心
2002.6.3——2002.6.30来来大饭店艺廊
2002.5.3——2002.5.31国际Fnac摄影艺廊
2002.4.20——2002.5.2法国在台协会艺廊
《印象巴黎》摄影作品巡回个展:
2010.4.1——2010.6.30《印象巴黎》之PART|《艺术巴黎》于L'etoile
2010.4.1——2010.6.30《印象巴黎〉之ART‖《巴黎人》《流动的生活飨宴》于何嘉仁书店民权店
2010.8.1——20108.31〈印象巴黎》之PARTI‖《艺术巴黎》《巴黎人》《流动的生话飨宴》于新光三越台中店9F“法雅客摄影走廊”
2010.6.30~(印象巴黎>之PARTIV于Ttoopp在线艺廊
《她的故事》摄影作品巡回个展:
2009.12.3——2010.1.10巴黎Hautefeuille摄影艺廊展出
2009.10.19——2009.11.10应邀参加里昂主办的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文化活动
2009.4.1——2009.4.30新光三越台中店9F“法雅客摄影走廊”
2009.3.1-2009.3.31新光三越环亚店B1“法雅客摄彩走廊”
2009.2.1-2009.2.28新光三越信义店A9馆B2“法雅客摄影走廊”
目录
作者序时光淬炼而成的艺术笔记
电影笔记
战士的生命之诗
云端求爱记
大艺术家
初恋再见!
台湾的《惊艳布鲁哲尔》在哪里?
罗蜜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
巴西之子─卢拉
皇家风流史
希望之国
我把莫内花园给吞进肚子里去了
凯萨必须死:舞台重生
猫比人类更有智慧
回到初相遇
浮光掠影的《巴黎妓院回忆录》
女艺革命
食物恋与科技恋
我的电影梦
聂华苓与那个时代的女子
凝视玛莉娜
灵欲告白、再见了,拉札老师、漂流古巴的空间
当爱走到尽头
超级英雄之死
反英雄主义的《NO》
ChooseSides的《烈火挚爱》
AmericanFamilly
拍电影就像做豆腐的小津安二郎
给文盲时代最浪漫的一封情书
《东京物语》/《东京家族》─永不褪色的家族肖像
怎么丹麦人拍出来的电影就是与众不同?!
榴莲糖的味道《穷人。榴莲。麻药。偷渡客》
从地下浮现地上再转入地下的《浮城谜事》
《暖冬》的狗·艺术家·体制
一堂戏剧课
《柯罗耶夫人的情人》的女性自觉
向艺术电影致敬的《电影魂》
持摄影机的女人:凯洛·卢索帕洛
挑战既定的认知:汉纳鄂兰
《泰芮丝的寂爱人生》的暧昧之味
从《13个雪莉》谈绘画与电影
从《乡愁》与《牺牲》谈艺术家的追求
从德国新摄影运动谈蔡明亮《郊游》与贾樟柯《天注定》的时代面容
在里斯本遇见戈列格里
当文学与电影相遇
摄影笔记
从PhotoTaipei看百花齐放的台湾当代摄影
从TaipeiPhoto看内地摄影
从法日两国看摄影的历史与文化
超现实主义女摄影师?
从荒木经惟的きんばく看日本エロス文化
AmericanPower
法国重量摄影大师─雷蒙·德巴东告别之作
关于JaneEvelynAtwood回顾展
纪实影像的意义
战争的阴影
镜观一个世纪的台北光影
马歇·马叟逝世周年摄影展
时代之眼,台湾百年身影
时光旅人
从“编·导摄影”谈陈敬宝的《回返计划》
情色乎?猥亵乎?
美丽的影像背后
关于肖像摄影
戏剧艺术笔记
假戏真做
空有形体没有实质的《普罗米修斯》
昆曲传奇名作《邯郸梦》
挑战观众的极限
法国香颂
高行健《山海经传》里的英雄无处可容身
河南梆子一甲子
英雄不怕出身低─一代戏剧大师李国修
欠缺“人性”的《赵氏孤儿》
走出历史梦魇《沉没的红》
谎言远比真实更甜美
多元丰富的台湾当代艺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