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官方与民间

官方与民间

  • 字数: 3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作者: 董波
  • 出版日期: 2014-05-01
  • 商品条码: 978780692941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敖包,亦作“鄂博”,是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土堆。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汉语的意思为“堆子”。祭敖包是蒙古族最盛大的传统祭祀活动之一。现在的敖包有大有小,有的选用上好材料精雕细刻,有的随手捧来附近的石块堆砌,但无论怎样,在蒙古民众心目中都有着同样圣洁的位置。敖包祭祀是蒙古族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全民族大型信仰活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式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这一民问文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过去我们缺少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式来解释这一现象。《官方与民间--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音声的研究》试图以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和文化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采取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式,实现研究视角、目的和内容的民族音乐学转变,采用音乐民族志、主位和客位、历时和共时等研究方法,选取官方和民间各两个敖包祭祀活动为个案,通过比较研究来探讨敖包祭祀仪式中信仰、行为和音声三者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探讨音声在敖包祭祀仪式中如何运用的问题。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加以民族音乐学的考察研究,不仅能够拓展民族音乐学的应用范围和解释能力,而且丰富民族音乐学对仪式音乐研究的内容。
作者简介
董波,1971年出生,辽宁省锦州市人,博士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院长助理、音乐理论部主任。主要从事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研究。2003年9月一2006年7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9月-2012年12月,在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作博士后。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4项,并参与多项国家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科研论文曾获重量奖项4次,省部级3次。入选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
目录
导言: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民族音乐学亟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一、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民族音乐学应关注的主题
二、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民族音乐学研究范式的缺失
三、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研究的范式转换:民族音乐学的范式
第一章 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动及音声演变:官方与民问视角——一个基于文献的分析
一、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动的演变
(一)敖包祭祀对象:天神、佛祖及天神、佛祖并存的演变
(二)敖包主祭者:由萨满、喇嘛向萨满和喇嘛主祭并存转变
(三)敖包祭祀目的、功能:祭神祈福、祭神祈福与娱乐并存演变
(四)敖包祭祀举办者:民间、官方与民间并存演变
(五)敖包祭祀仪式的音声:萨满音乐、佛教音乐及多元音乐
二、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动演变的反思
第二章 官方敖包祭祀个案之一:乌拉特敖包祭祀
一、乌拉特敖包祭祀空间
二、准备程序
(一)装饰敖包
(二)音响准备
(三)摆献贡品
(四)采访敖包诵经喇嘛主持:包头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红星
三社什拉召庙主持吉日格勒
(五)采访领经喇嘛——朝格巴雅尔师傅
三、乌拉特敖包祭仪前奏曲一诵读金刚经
(一)金刚经法器
(二)金刚经诵经音声
四、乌拉特敖包祭仪开场曲——跳《骷髅舞》
(一)金刚舞乐队
(二)《骷髅舞》开场
第三章 官方敖包祭祀个案之二:额尔敦敖包祭祀
第四章 民间敖包祭祀个案之一:桑根达来敖包祭祀
第五章 民问敖包祭祀个案之二:额吉、白音敖包祭祀
第六章 官方与民问:敖包祭祀仪式音声的比较研究
第七章 “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变迁的方法论思考
结语:敖包祭祀仪式音声:在娱神与娱人之问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