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修复工程学/郭志恭

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修复工程学/郭志恭

  • 字数: 4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郭志恭
  • 出版日期: 2014-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403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郭志恭编著的《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修复工程学(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根据国家文物保护的法规,结合大学教学实际和古建筑专业设计和施工的需求编写而成。本书阐述了我国古建筑的基本情况、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修复古建筑的基本技术,涉及木作、砖作、石作、瓦作的修缮及建(构)筑物倾斜矫正,以及石窟的保护与修复,并介绍了许多有关实例。
《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修复工程学(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学、文物保护和修复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文物保护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
第一节 古代建筑的发展和形成
一、原始社会的住所
二、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建筑
三、战国、秦、汉时期的建筑
四、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建筑
五、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六、元、明、清时期的建筑
第二节 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一、建筑外形上的特征
二、建筑结构的特征――完整的木结构体系
三、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
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五、千姿百态且富于自然风趣的园林
六、丰富的地方特点和多民族风格
七、严整的城市与建筑群规划
八、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
第三节 古代建筑的管理制度
一、工官制度
二、规划设计
三、施工组织
四、建筑典籍
第四节 清式建筑及其结构名称
一、平面
二、木构架
三、装修
四、台基、台阶
五、墙壁
六、屋顶瓦作
七、彩画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木结构
第二节 砖石结构
一、城
二、塔
三、房
四、桥
五、墓
第三节 石窟工程
一、敦煌石窟
二、云冈石窟
三、龙门石窟
四、炳灵寺
五、麦积山
六、大足石窟
第四节 金属建筑及雕塑
第五节 琉璃建筑及制品
第六节 失去的建筑
第三章 古建筑保护与修复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四章 古建筑修复前的勘测工作与修复方案制定
第五章 一般建筑中木结构的损坏及其修复
第六章 古建筑木结构(木作)的损坏及用传统技术的修复方法
第七章 一般砖石结构的损坏及修复
第八章 古建筑石结构(石作)的施工技术、损坏及修复
第八章 古建筑石结构(石作)的施工技术、损坏及修复
第九章 古建筑砖结构(砖作)的施工技术、损坏及修复
第十章 古建筑屋面工程(瓦作)的损坏及修复
第十一章 建筑物倾斜矫正技术
第十二章 石窟寺、石雕与摩崖石刻的保护与修复
第十三章 中外古建筑修复实例及方案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