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少年识尽愁滋味

少年识尽愁滋味

  • 字数: 14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徐鲁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97707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9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徐鲁所著的《少年识尽愁滋味》为“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之一。
《少年识尽愁滋味》讲述:当我孤独和寂寞的时候,当生活中有什么烦恼困扰着我,甚至有什么东西使我感到受到伤害的时候,当疲惫和平庸的生活使我怀念起往昔的欢乐时光,怀念起我的纯真的学生时代的时候,我就会在宁静的午夜的书房里,轻轻地打开书橱,打开这本纸张己经发黄的《茶花女》,仿佛打开尘封的记忆中的某一页。
看到那一条条清晰的红线,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羞涩的《红菱艳》之夜,那月光小巷里的谈笑声和自行车铃铛声,重临心头,宛如昨天。
作者简介
徐鲁。有名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湖北》主编,北京“冰心奖”评委会副。《读者》杂志首批签约作家,有二十多篇作品被选进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乘着诗歌的翅膀》,散文集《樱桃树下的童年》《大雁飞到哪里去了》,童话集《爷爷的打火匣》和《金蔷薇·徐鲁美文系列》等作品集、选集六十余种。作品曾获全国很好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台湾地区“好书大家读”年度好书奖、湖北省文艺明星奖、湖北省文学奖等。不少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德文、韩文和阿拉伯文。
目录
文科班往事
插班生
润物细无声
永远的《茶花女》
“老题王”和“小题王”
手抄本
班长的故事
体育课
未列入名册
飘逝的蒲公英
小鸟在前边带路
梦里花落知多少
青翠的小树
失学的日子
少年壮志不言愁
青翠的小树
华老师,你在哪里
记得热血少年时
金色草垛
失去的金铃子
三个人的小屋
老哥哥
风雨行
较为的悔
少女Yangyang
远去的小鸟
摘要
    润物细无声
    但凡做学生的,只要你对哪门课程有着特别的兴趣,或者表现出了特别的天分,那么,你总会赢得那门课程的任课老师的偏爱。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在语文方面的成绩总是很好的,尤其是作文常常获得老师的表扬。也因此,我曾一再获得语文老师的偏爱,可以说是深受其惠,就像遥远的水源一直润泽着今天的河床。
    转入Y县一中不久,**次上作文课,我就为自己创造了一点不小的“轰动效应”,使得文科班的所有同学从此都对我这个“外省少年”刮目相看了。
    当然,这首先应该感谢我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白启瑞老师。是他用一双温情的大手轻轻拂去了那笼罩在我头上的自卑的阴云,又用他那慈爱的目光,无声地鼓励我说:
    “徐延泽,你要相信啊,再小的星星也会有自己的位置和光亮!”
    我记得那次作文课,白老师出的题目是《记一次难忘的经历》。
    我写的是自己在胶东乡村中学失学之后,和村里的一位单身老人――我们都称他为“老哥哥”的人一起在大洼地里放猪养鸭的故事。
    这的确是我的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是我的“人生哲学**课”。
    不用说,我写得肯定不会是多么完美,但却是动了真情的,字里行间洒下了一个贫穷无助的少年的眼泪。
    作文发下来时,我看见白老师用红笔写了长长的一段批语,其中有一句,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从水管里流出来的终归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才是血。善矣哉,老哥哥!”
    不仅如此,白老师还把我的这篇作文打印了出来,作为“范文”,人手一份,在讲评课上大讲特讲了一番。
    *后,白老师还总结说:“古人云:‘文如其人。’通过这篇作文,我们不难想到,作者是一位经历曲折、内心世界丰富和热爱自己家乡的人。好文章总是出自真情实感,此即一例矣!”
    如果说,“打印”的作文也算“发表”的话,那么,这篇作文可以算是我**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了。整个文科班的同学都是我的读者。从此,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了。
    听说,事后叶小羽对人说,徐延泽就像契诃夫笔下的那个“凡卡”一样,内心孤独、想家、落落寡合;对了,还有点像《白净草原》里的费嘉,纯朴而自卑……
    “你知道吗,徐延泽,我对你的好感,就来自你的‘凡卡’般的经历,当然,还有你纯朴的外貌。”有一次,叶小羽还直接对我说,“有经历的人才会有出息,我很相信这一点。”
    连那个从来一点正经话都没有的李瓜,也拍着我的肩膀说:“嘿呀,亲爱的侉子,真看不出来,你还遭受过这样的磨难!都怪瓜哥我‘有眼不识金镶玉’,得罪之处,请兄弟多多包涵!”从此,李瓜也对我另眼相看了。在一些场合,他甚至还能“罩”着我,充当了我的“保护神”。
    白老师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现在回想起来,他给我们讲语文课,对一些文学性很强的课文,讲得是那么生动,至今使我难忘。
    例如,他讲《哥德巴赫猜想》时,关于“”那一段:
    只见一个一个的场景,闪来闪去,风驰电掣,惊天动地。一台一台的戏剧,排演出来,喜怒哀乐,淋漓尽致;悲欢离合,动人心扉。一个一个的人物,登上场了。
    P9-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