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关系问题再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关系问题再认识

  • 字数: 2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苏伟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291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1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苏伟等编著的这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关系问题再认识》的主题,是基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20年波澜壮阔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关系问题进行再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关系问题再认识》结构可用以下比喻来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好比一座宏伟的大厦,有六层高楼:第一层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结构,由各种所有制的企业组成,它们是演员群;第二层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即各类演员表演的舞台;第三层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政府在这里起着导演、保安乃至清洁工等作用;第四层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愈做愈大的蛋糕由此被各阶层分享;第五层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此与世界市场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第六层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上层建筑,市场本性与伦理道德、民主法制等的作用与反作用在这里风云激荡。本书分别对上述六层楼进行结构功能和历史演化分析描述。而序论,则可以喻为引导我们进入这座大厦的“阶梯”与“大门”。
本书写作中,坚持了一个基本思路,即进行“两个比较”――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的比较。从比较研究中,着重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方面的本质特征,阐述这些本质特征的实践体现、体现的不足与完善的路径。
本书序论,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关系问题再认识的着眼点与方法论,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特殊历史方位的“相结合”,是再认识的主要着眼点;唯物辩证法尤其是“在对立中求得统一的方法”,是再认识的主要方法论。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与“非公”,主要论述了公有制经济应不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主体”、改革开放35年尤其是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年后我国公有制经济是否“为主体”、怎样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问题。概括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各自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提出了要从广义与狭义的“所有制”概念、“所有制”与“所有权”概念、“所有权”与“财产权”概念等的联系与区别上明确“公”与“非公”经济的内涵的新观点;提出了要消解“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关系,构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的新观点。
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主要论述了我国市场体系与宏观调控体系各自建设与发展的过程、成绩、问题与解决之道。提出了关于“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宏观调控可以做得更好”的新观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关系、城市与乡村关系和优化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机制的几点思考等,也有新意。
第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尤其是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在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概括了我国的分配现状,回答了“我国分配差距到底表现在哪里、有多大”的问题。强调了“以调整财产分配关系作为分配制度改革重点”的观点。提出了“按劳分配的二重性”、“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二重性”等新概念和新观点;提出了“要树立新型的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观”、“重新理解与推进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实现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基本途径”等新观点。
第四章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对我国的意义,论述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逐步融人全球化的不平凡历程及得到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坚持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开放政策,勇敢参与并引领全球化,乃至从“内部”逐渐改变全球化的性质和特点等观点。
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上层建筑,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进行伦理道德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问题,回答了“我国社会道德是否滑坡”、“市场经济一定导致民主政治吗”等问题。提出了“‘为人、为公、创富、共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价值观,必须用它来引领社会经济伦理道德”的新观点。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应有‘阶段性转变’,必须用它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观点。
作者简介
苏伟,男,生于1954年,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探索》杂志主编、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序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关系问题再认识的着眼点与方法论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结合”是关键词
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历史方位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关键在党
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法论
五、“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与“非公”
一、从对“所有制”概念与理论的再认识中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与属性
二、对公有制尤其是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市场主体建设与所有制结构变迁
四、“国民共进”,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
一、对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及其关系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二、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的过程、成绩与问题
三、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与发展的过程、成绩与问题
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关系、城市与乡村关系的再认识
五、优化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机制的几点思考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
一、鱼与熊掌乎:对公平与效率认识的历史追溯
二、成就与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
三、重新理解与推进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现“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基本途径
第四章 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全球化:概念、特征及其理论和实质
二、融入全球化: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平凡历程
三、正视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
四、坚持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开放政策,勇敢参与并引领全球化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上层建筑
一、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价值观引领伦理道德建设
二、用民主法制建设的“阶段性转变”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