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流动的斯文

流动的斯文

  • 字数: 48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道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81273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61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晚清重臣张树声,到乐益女中校主张冀牖,再到创办了家庭杂志《水》的张家姐弟;从历史重地淝水,到江南九如巷中的那口老井……“张家的文化说到底就是‘水’的文化,那一脉流动百年的,不是别的,就是斯文。”
王道编著的《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上下)》一书,乃是作者王道翻阅众多资料,奔访经年,辗转数地而写就。《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上下)》以口述人为基点,以人物变迁为经纬,以坚持和冲突、秉性为戏剧点,配以三百多张图片,再现了合肥张家百年来的历史变迁,百年斯文存续脉络及世家之和韵流风,读之一一浮现。
张家的“和”字辈,尤其见证了时代的巨变和中国传统仕宦阶级进入现代的沧桑历史。“张家四兰”,在中国近代目前知名度仅次于宋家三姐妹,被称为“最后的大家闺秀”。大姐张元和,精昆曲,嫁给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顾传?;二姐张允和,擅诗书格律,与语言学家周有光举案齐眉;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的一段情缘被传为佳话,后自己成为名编辑;四妹张充和工诗词、擅书法、精丹青、通音律,最终携手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六兄弟中,老大张宗和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曾任教西南联大,是有名的昆曲曲友;二弟张寅和是位低调的诗人,早期曾在《申报》工作;三弟张定和是中央歌剧舞剧院的作曲家;四弟张宇和是张家专享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者,为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员;五弟张寰和继承父业担任乐益女中校长,始终从事教育工作;最小的张宁和26岁时便成为中国交响乐团第一任指挥,后为比利时皇家乐队成员。
张寰和先生以近期颐之年,帮助审订了本书的文字,并提供了大部分的图片,特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王道,安徽太和人,青年作家。
目录
引子 陆英的1920
第一章 淮军将领张家崛起
长毛子带来了机遇
秀才张荫谷
长子张树声
李鸿章组军
张家与苏州的“交锋”
张树珊之死
还原文士本色
权力巅峰与政绩
未完的先声
《张靖达公杂著》小记
第二章 短暂的张华奎
“清流”狂潮
出色的“教案”
“憔悴”的外交
第三章 我们的大大
从扬州冬荣园到合肥龙门巷
寿宁弄的快乐时光
完美的母亲
第四章 一个父亲的传奇
“贵公子”全家出走
乐益女中
私立学校与党派
至情至性,诗样人生
继室韦均一
温暖的父亲
乐益女中纪念册及其他
第五章 张元和:爱在昆曲浪漫时
天生宠女
一介之玉名动上海滩
情定并蒂莲
从上海到台湾
大姐,想念你
第六章 张允和:风月消磨,春去春来
出生
闹学
女人
难途
昆曲
张允和的新锐思想
第七章 张兆和:三三与二哥
月光泻满了一房
九如巷的汽水和甜酒
新婚生活
两地书
慈让与谦卑
缓缓同行――献在兆和三姐遗像前
第八章 张充和:自有笙歌扶梦归
合肥祖母
古色古香
回家偶记
从乐益到北大
笙歌扶梦
诗情书意走天涯
珍重今生未了缘
寻常家事《仕女图》
归来,归来
第九章 张宗和:《秋灯忆语》悲欢家事
乱世姻缘
苦旅新生
老圩劫难
三十年来是书生
深深的怀念
第十章 张寅和:低调的诗人
张寅和女儿致张允和的一封信(摘选)
第十一章 张定和:音乐奇才
细作的“张三”
疯狂的音乐人生
最是一曲动人
第十二章 张宇和:走进大自然
朴实的性格
卓著的事业
第十三章 张寰和:最后的守井人
调皮的张家小五
沈从文的小五哥
摄影先锋
乱世婚礼与盛族联姻
低调的校长
九如巷“一宝”
第十四章 张宁和:中国交响乐第一指挥
作者手记 寻找一个家族的斯文
九如巷“上课记”
北京“朝拜”
合肥“下乡”
姑苏“寻旧”
张家的“高干干”
源远流长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