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物其实很有趣

生物其实很有趣

  • 字数: 20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04440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生物其实很有趣》一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一个个生物知识;从细小的微生物界,到有趣的动植物世界,从人体的奥秘到生物界的未解之谜,尽述地球物种的奇特百态;自远古生物群,至现今绿色环保,穿梭古今,概论世间生物无穷奥秘。对生物世界的深入了解,可以拓宽青少年的视野,改变其世界观,激发青少年探究未知世界的求知欲。
目录
第一章 走进微生物的奇幻世界
微观世界的“小居民”
能够杀菌的青霉素
病毒的发现
坏血病的病因
天花疫苗的发明
绿色化肥――根瘤菌
霉菌的功与过
微生物的“药”用价值
微生物采油技术
沼气的产生与利用
巴斯德发明的灭菌法
第二章 打开动物王国的大门
爬行动物的祖先――总鳍鱼
最古老的节肢动物――三叶虫
始的进化
会唱歌的蟋蟀
骆驼的祖先――古驼
昆虫与虫子的区别
白蚁是蚂蚁吗
将帅甲虫
萤火虫发光的秘密
“先当妈妈后当爸爸”的黄鳝
无私的无花果雄小蜂
蜂鸟的绝活
骡子的父母是谁
大胃口的蛇
会吃人的鱼
分泌香料的抹香鲸
喜欢油腻肥肉的鲨鱼
箭毒蛙本来并没毒
瞬间膨胀身体的欧洲鲫鱼
用蚂蚁洗澡的鸟儿
真正的凶手
有毒的狮子鱼
会生孩子的海马爸爸
抛弃内脏以求生的海参
具有再生本领的海星
虎鲸的“诈死”策略
对付鳄鱼的良策
水中的电霸王
第三章 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
植物界的祖先
植物也有血型
为花儿传播花粉的昆虫
酷似人形的人参
大树的形状
会流泪的胡杨
没有叶子的光棍树
体积优选的树
寻找红藻的家
可作香料的留兰香
会结面包的树
喷射花粉的御膳橘
结果实的梅树
不怕空心怕伤皮的树
懒人菜
可怕的“卡瓦”和“箭毒木”
捕食虫子的植物
树木的年龄
会变身的生石花
番薯的繁殖
海椰的历史
蒙受“不白之冤”的番茄
会求救的植物
战胜疟疾的“金鸡纳碱”
植物能够预测地震
有关竹子的迷信
病菌中诞生的茭白
没有种子的香蕉怎么繁殖
虫草的故事
第四章 揭晓人体宝库的秘密
人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
大功能、大块头的器官――肝脏
跳动不息的心脏
小肾脏有大作用
主管呼吸的肺
神奇的胃
面积优选的器官
下达命令的大脑
复杂而高级的指令
耳朵的重要性
鼻子的功劳
爱护牙齿,预防虫牙
健康的晴雨表――眼睛
肌肉的作用
钢铁般坚硬的骨骼
身体上下都是宝
神奇的人体时钟
人能承受多高温度
预防大脖子病
收集垃圾的痰
“一屁值千金”
战胜病菌的发烧
粪便的学问
细胞的癌变
出汗有利于健康
无私奉献的红细胞
近亲不可结婚
红绿色盲
让大脑休息一下
生命的秘密――神奇的基因
第五章 生物界尚未揭开的神秘面纱
恐龙灭绝的原因
兔子是如何控制生育的
是否存在大象的墓地
群蛙聚会之谜
鲨鱼防癌的奥秘
噬人鲨鱼为什么不吃身边小鱼
龟长寿的秘密
猛犸象化石带来的思考
从不伤人的蛇
鲸鱼唱歌的秘密
古老的负鼠
把自己埋起来的海龟
阿洛沙鱼为什么能准确回游
神“龙”见首不见尾
小草的神奇之舞
动物会做梦吗
真的有野人吗
在狼群中长大的小孩
人体为什么会自燃
奇特的黑白人
狐狸的亲情
神奇的医术之谜
摘要
    19世纪80年代,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开始研究征服狂犬病的方法,经过反复实验后,他制成了一种疫苗。
    随后,他牵了两只狗,先让疯狗把这两只狗咬伤,然后对其中一只用特殊的方法注射疫苗,另一只不采取任何措施。结果,那只没采取措施的狗得了狂犬病死了,而注射疫苗的狗却躲过了此劫。巴斯德由此得出了结论,免疫注射法对已被疯狗咬伤的狗同样有效。1885年,巴斯德在狗身上进行狂犬病免疫治疗的报告受到广泛的好评,但由于治疗过程中要用到有毒性的脊髓,考虑到人命关天,巴斯德一直不敢在人身上做试验。但是,终于有一天,形势迫使他不得不下决心把这种疫苗用到人身上。
    1885年7月的一天,巴斯德的实验室来了一位可怜的小客人墨斯特,他是在上学冷中被疯狗咬伤的。他的父母急得晕头转向,四处求医都没有结果。他们怀着*后一线希望,来到巴斯德处治疗。巴斯德通过检查后确认墨斯特已感染狂犬病原。假如对他进行注射疫苗的治疗,他就有死里逃生的可能,否则,他就只能等死。
    当晚,巴斯德决定给墨斯特注射用干燥了14天的脊髓制作的疫苗,第二天注射13天的,然后是12天的、11天的,共注射了14次。巴斯德详细观察和记录了墨斯特的病情。治疗获得了成功,墨斯特终于战胜了死神,又回到了学校。墨斯特长大以后,为了报答巴斯德的救命之恩,主动要求到巴斯德研究所做一名看门人,而他的名字也随这段故事被载入科技史。
    几个月后,又有一个年轻的牧羊人因为被疯狗咬伤而求助于巴斯德,治疗再次取得了成功。世界都在为巴斯德欢呼,世界各地的患者像潮水一样涌人他的实验室请求治疗。报纸和公众都怀着强烈的兴趣,关注着每一次治疗的进展。基于这项研究成果,他在政府和公众的帮助下筹款建立了巴斯德研究所。研究所的私人捐赠来自世界各地,捐赠者中甚至包括俄国沙皇,土耳其、苏丹和巴西皇帝。
    在研究狂犬病的过程中,巴斯德还有一项意外的发现。因为他想尽了办法都无法用显微镜找到引起这种病的病原微生物,也无法用一般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培养它,这激起了他刨根问底的决心。通过仔细研究,他发现这是一种比细菌更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微小生命。这种生命后来被称作病毒。巴斯德也因此成为**个发现病毒的人。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岸向太平洋进发。在海上航行三个月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的船员牙龈破了,有的船员经常流鼻血,有的船员感到浑身无力。船上的人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这样船员大量死去。待船到达目的地时,原来200多人中活下来的只有35人。因为人们找不出发病的原因,于是就给这种病取了个可怕的名字――坏血病。同样的事情在1734年又发生了,不过这一次发病的那位船员似乎就幸运多了。那是在开往格陵兰的海船上,有一位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因为他的伙伴们知道当时这种病是无法医治的,所以只好把他抛弃在一个荒岛上。后来他苏醒过来,感觉肚子好饿,就用野草充饥,没想到几天后他的坏血病竟不治而愈了。
    有趣的是,我国古代的远洋船队却没有船员患坏血病的记载。后来人们从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有关史料中了解到,当时中国船队的食谱包括绿茶、用黄豆制做出的黄豆芽以及用新鲜蔬菜制作的泡菜。P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