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漂泊者萧红
字数: 267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林贤治
出版日期: 2009-01-01
商品条码: 978702009831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09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
¥3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这是关于天才的中国女作家萧红的近期新传记。萧红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她弃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漫长、曲折、艰苦备尝的流亡生涯。她先后堕入爱情的陷进,在贫病中极力挣扎,最后客死于南方孤岛香港,年仅三十一岁。唯有文学,忠实地伴随着萧红。本书把萧红置于现代中国广阔的背景上,重现了她的生活、写作和精神世界,多层面地见证了她的苦难和伟大。
作者简介
林贤治,诗人,学者。广东阳江人。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旷代的忧伤》《孤独的异邦人》《火与废墟》;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自制的海图》《五四之魂》《时代与文学的肖像》《一个人的爱与死》《午夜的幽光》《纸上的声音》;文学史专著《中国新诗五十年》《中国散文五十年》;自选集《娜拉:出走后归来》《沉思与反抗》;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漂泊者萧红》;访谈录《呼喊与耳语之间》等。主编丛书丛刊多种。
目录
01阴影。微光。爱梦想的孩子
02青春校园
03出走
04十字街头
05归来的娜拉
06爱神从天而降
07产院里
08在生活的围困中
09“牵牛房”岁月
10告别商市街
11在青岛
12初识上海
13奴隶之书:《生死场》
14独倾苦杯
15东京:沙粒飞扬
16回国以后
17七月流火
18三人行
19结束或开始
20重返武汉
21雾重庆,雾日子
22梦绕呼兰河
23一只马虻:《马伯乐》
24向上的翅膀掉下来了
后记
再版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摘要
呼兰。
中国最东最北部的一座小城。如果不是因为萧红,说句不算夸张的话,人们很有可能忽略掉它的存在。在地图上,那不过是省城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小圆点。松花江有一条支流叫呼兰河,就像一缕蓝色的丝线,从这圆点中间依稀穿过。
早在一百年前,哈尔滨已经颇有点现代大都会的气派了,而呼兰仍然是闭塞的、守旧的。虽然这里也陆续有了商会、银行、邮局、工厂、学校之类,但是,骨子里头并没有什么变化。
作为县城,那时的呼兰委实小得很,只有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两条大街,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在这里,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杂货铺子、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牙医门前挂着很大的招牌,上面画着很大的一排牙齿,应当是城里最早的广告了。除了十字街,还有两条街,叫东二道街和西二道街,也都只有五六里长。东二道街上有一家火磨,还有两家设在庙里的学堂;的是一个大泥坑,不知颠覆过多少车马,淹死多少家畜,然而就不见有人填平它,让它长久蹲伏在那里,继续上演可惊可喜的街头剧。此外,寥寥可数的是几家碾磨房、豆腐店,一两家机房和染缸房。其余还有几家扎彩铺,由几个极粗陋的男人仿照地面的模样装扮阴间的世界。小胡同里冷冷清清,一天到晚看不见几个闲散杂人。住户人家习惯关起门来过日子,卖豆腐的过来了,要是能吃上一块豆腐,再拌上几丝辣椒小葱,就算是幸福的了。
小城是平静的。人们默默地生存,默默地老去。一些不幸者,譬如暴死、服刑、疯癫等等,都是被一律看待的。不论多么悲惨的故事,过去几年,偶尔有人提起,便像讲说岳飞、秦桧似的,几乎成了往古的事情。
城里人生活贫贱,卑琐,凡庸,在精神上也只有制作出一些鬼神的故事和戏剧,倒过来愉悦自己,或愚弄自己。在生与死、人与鬼之间,这里是并不存在确定的限界的。
日复一日,接近是机械复制的生活。当白天即将消尽,村落的上空由昏黄渐渐化为绛紫,总会见到蝙蝠的翔舞;成千成万的黑乌鸦,呱呱地大叫着,从呼兰城的上空飞掠而过……
乌鸦群一飞过,大昴星就升起来了,天河和月亮也上来了,到处响着虫子的唧唧的叫鸣……
若无风雨,夏夜是好的。到了八月,呼兰的女人抡起棒槌开始捣衣裳了,满城大街小巷,都因她们的劳作而响起丁丁当当的打击乐。入冬以后是沉寂的日子。朔风狂吹,来时飞沙走石,过后一片混沌,且飘着清雪。据说,在呼兰,一年之间,有四个月是下雪的,严寒把整个大地给撕裂了。大约因为经不住这般摧毁性的打击,所以有一些鸟类,从此成为候鸟,在冬季到来之前,成群结队地早早向南方飞去!萧红生于斯,长于斯,却歌哭于异地。这个爱梦想的孩子,从小向往呼兰城外的天空,当青春的羽翼未及长成,便不顾一切地悄然起飞了!正如她所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而她的天空更低。她憧憬着爱与温暖,自由而没有目的。她只是飞,一直飞,飞时又疑心会随时坠下来……
这可怕的预想十分应验。她做不成候鸟。虽然她至死眷恋着这片冻土,然而,等不到春暖花开的时节,便带着穿心的箭镞,永远坠落在南方的海滩里了!
萧红生于1911年,正值辛亥革命的年份。时间的契合,使她的生命暗含了一种叛逆、哗变的物质。她出生的当天,又值端午节,那是流亡诗人屈原投江自沉的忌日。这样,终生漂泊也就成了无可抗拒的宿命。
从谱牒看,萧红的家族本是乾隆年间从山东过来的流民。她姓张,名莹,萧红是后来发表小说《生死场》时所取的笔名。张家最早落脚阿城,经过几代人的艰难种植,多方经营,购置恒产,终至成为省内远近闻名的大地主。不过,到了萧红的祖父张维祯一代,家势已经衰落。分家时,张维祯分得呼兰的四十多垧土地,三十多间房屋和一座油坊,从此离开先祖的发迹地,迁至呼兰。
张维祯读书人出身,性情散淡,又不爱理财,一切家务全由妻子管理。实际上,家庭的权力中心,是过继的儿子张选三,也即萧红的父亲。萧红说过两件事情。张维祯的远房侄子,一个相随干了三十多年的老长工,她称“有二伯”的,一次就被张选三当众打倒在地,流血不止,出手是极狠的。还有一次,为着房租的事情,张选三把房客的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找到张维祯,跪下来哭诉,于是老人把两匹棕色马从车上解下来还给了他们。为着这两匹马,张选三同老人争吵了整整一个夜晚。
张选三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被授予师范科举人,曾任汤原县农业学堂教员,呼兰农工两级小学校长、呼兰县教育局长、巴彦县教育局督学、黑龙江省教育厅秘书等职。在外,他是一个谦和的君子、绅士,政治上相当圆通;对内,却是一个暴君。萧红这样记叙她的印象:“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他对萧红的管治是严酷的。他打她,骂她,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也要骂到使她发抖的地步。萧红总是感觉到他在斜视着自己,威严而高傲,每从他的身边经过,身上都像生了针刺一样。“过去的十年我是和父亲打斗着生活。在这期间我觉得人是残酷的东西。”萧红回忆说,“因为仆人是穷人,祖父是老人,我是个小孩子,所以我们这些接近没有保障的人就落到他的手里。后来我看到新娶来的母亲也落到他的手里,他喜欢她的时候,便同她说笑,他恼怒时便骂她,母亲渐渐也怕起父亲来。”在暴露父权的同时,她敏锐地感到男权普遍的强大的存在。她质疑道:“母亲也不是穷人,也不是老人,也不是孩子,怎么也怕起父亲来呢?我到邻家去看看,邻家的女人也是怕男人。我到舅家去,舅母也是怕舅父。”
由于萧红的叛逆性行为,张选三宣布脱离父女关系,事情严重到禁止萧红的弟弟张秀珂和她通信,甚至在宗谱里也不记她的名字。她是被开除了族籍的。她们姐弟两人都曾经怀疑,甚至确定张选三不是他们的真正的父亲。P1-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