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苹果心理学

苹果心理学

  • 字数: 15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 作者: 金圣荣
  • 出版日期: 2014-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51038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把“苹果”与人的内心紧密相连,通过对色彩、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见解独到,是一本贴近生活,浅显易懂的“心理学”读本。
作者简介
金圣荣社科心理图书作家,曾出版《FBI读心术——美国联邦警察的不错心理密码》《FBI攻心术——美国联邦警察的不错心理战术》《FBI心理操控术:美国联邦警察的不错心理策略》《CIA读心术——美国中情局决胜优选的秘密武器》《FBI沟通书——美国联邦警察的不错人际沟通策略》《FBI气场修习术——美国联邦警察的专享的秘密气场能量手册》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红苹果为什么能让入成为欲望“魔鬼”?――苹果的欲望心理学
1.怎样做才能延长你的欲望感/2
2.分苹果教育中体现了怎样的欲望心理/4
3.苹果的欲望在向人类诉说着什么?/7
4.为什么说过度的欲望只是累赘/9
5.鱼和熊掌,到底该选择哪一个/13
第二章
女孩送男孩―个青苹果背后的暗语一苹果的感情心理学
1.女孩在感情心理中隐藏的“惊天秘密”/19
2.苹果到底是不是触发男孩女孩情感的“机关”?/24
3.初恋像青苹果一样苦涩难咽?/28
4.晕轮效应下女孩的情感该何去何从?/31
5.女孩送男孩一个青苹果,隐藏着怎么的趣味暗语?/35
第三章
人们为什么会认为富人手中的苹果昂贵?――苹果的认知J厶理学
1.“丑苹果”难道真的不可口吗?/42
2.不施农药的苹果树也能开花结果/45
3.谎言就一定是违背道德的吗?/48
4.如何改变你的定向思维?/53
5.从众心理是一把双刃剑/57
6.“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59
第四章
坚信自己手中的苹果就是优选的――苹果的人格心理学
1.为什么这个苹果不讲价,顾客却趋之若鹜?/66
2.坚信自己手中的苹果是优选的/70
3.为什么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72
4.如何重视孩子的人格教育/75
5.婚姻的完美与否与人格有关,与嫁衣无关/78
第五章
为什么―个烂苹果能让心情“晴转多云”――苹果的情绪心理学
1.一个烂苹果引发“情绪大战”的幕后黑手是谁?/83
2.人们看到红苹果为什么会产生心潮澎湃的感觉/87
3.面对烂苹果,是悲伤还是高兴?/92
4.烂苹果效应:只有肯舍弃才会拥有/97
5.不要因为一枚烂苹果而牺牲了一棵苹果树/100
第六章
为什么苹果的颜色是窥探别人心理的一面镜子?――苹果的色彩心理学
1.赤橙黄绿白蓝紫,你专属哪一种色彩/104
2.喜欢钻牛角尖的人,生活不会有色彩/108
3.团结的色彩才是好看丽的/112
4.性格色彩测试来判断你是怎样的一个人?/116
5.穿对色彩让你的好运也跟着来/123
第七章
为什么男人内心也渴望得到安全感?――苹果的行为心理学
1.男人为什么总是扮演保护别人的角色/128
2.男人内心的秘密:“无所谓”的态度其实是在自我疗伤/132
3.男人丢弃好看又好吃的红苹果,真的是一时冲动?/136
4.男人都愿意做一只“丑苹果”/140
5.面对一棵苹果树,为什么男人总是在索取?/143
6.锤子和钉子的启示:永远做对“亲密爱人”/148
第八章
催眠师为什么能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苹果的催眠心理学
1.暗示的力量可以减轻内心的疼痛,153
2.国王的神奇力量:只有催眠师才能使用的秘法,158
3.如何走出巴霖效应的圈套?/163
4.安慰剂效应:催眠师创造奇迹的不二法门/165
第九章
为什么人总是“重色轻友”?――苹果的演化心理学
1.当演化的结果回归到最初的起点,结果会怎样?/171
2.“重色轻友”的说法有什么科学依据?/175
3.哪些是影响人和动物寿命的主要因素?/178
摘要
    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布勒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来到了一家幼儿园,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一个红苹果,然后对他们说:“现在,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个红苹果。如果你们现在就吃掉的话,那就没有了。可是,如果你们能够先忍耐30分钟后,再吃掉它。那么30分钟后,我会再发给你们一个一模一样的红苹果。”
    卡尔·布勒的话音刚落,就看见有三个小男孩已经开始吃手中的苹果了。可能是红苹果太有诱惑力了。所以,这种诱惑力实在是让这些小朋友难以抗拒。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有着急吃,决定等待一下。但是看得出来,他们忍耐得还是很辛苦的。尽管他们很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是他们的目光还是不时地会停留在手中的红苹果上。10分钟后,卡尔·布勒发现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已经忍耐不住了,他捧起手中的红苹果,狠狠地咬了一口。这个小男孩的举动一下子带动了很多正在坚持的小朋友,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小男孩一口一口地吃着大红苹果。很终,他们也没有抵抗住苹果的诱惑,吃了起来。而同时,依然有一小部分小朋友还在坚持。这些小朋友很好聪明,他们从一开始就把苹果放到了一边,玩起了手中的玩具。30分钟后,卡尔·布勒按照当初的约定,给这几个坚持到很后的小朋友又各自发了一个漂亮的红苹果。这时,那些早就把苹果吃完了的小朋友只能用一种很好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些有两个苹果的小朋友了。
    一晃20年过去了,年老的卡尔·布勒发现,当年那些忍受住红苹果诱惑的孩子,到现在几乎都很好成功。有些人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某个行业的精英;有些人当上了大官;还有些人自己创业,拥有自己的公司。之所以他们的成就都要高于当年那些没有经得住诱惑的小朋友,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能够忍受更多的痛苦、抵制更多的诱惑。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以及诱惑的时候,他们可以给自己一些重要的心理暗示,而这种心理暗示可以为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让他们可以更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相反,卡尔·布勒发现,当年那些没有经得住诱惑,马上兢把苹果吃掉的孩子,现在的生活过得很一般。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做事情,总是很矛盾,而且不是很自信。虽然他们经常给自己制订计划,但是却一直无法坚持去实现那些未完成的愿望,而是更愿意短暂满足的刺激和诱惑。所以,这类人很容易偏离自己的原有目标,他们的婚姻、工作状况也并不顺利。
    在心理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定义,叫作“延迟满足”。这个词语就是平常大家经常提到的“忍耐”。它是指要服眼前的困境,争取获得更长远利益的能力。当人们去追求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成就感的时候,要学会暂时制并放弃近在咫尺的诱惑。卡尔·布勒认为,在短时间内得到的满足,与人们的情绪中枢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那些延迟的满足却能够被抽象的推理能力所控制。所以,短时间的满足只能暂时地带给人片刻的欢娱,而延迟满足则需要人有足够的自制力。这样看来,延迟欲望可以说是人们心理成熟的一种表现。
    很多人都喜欢把感兴趣的事情放到很开始去做,但当这些事情已经耗尽了大部分时间后,对那些不感兴趣的事就变得更加没有激情和动力,结果导致事情无法完成。在上述实验中,那些为了抵制住苹果的诱惑而选择去玩玩具来转移注意力的小朋友,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延迟满足”。卡尔‘布勒认为,延迟满足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例如,在做事情的时候,你尽可能地把喜欢的事情先放到一旁,先处理那些不感兴趣的事情,同时还要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当完成一件有困难的事情后,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奖励,这样一来,既可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又可以让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此外,这个策略还可以用到很多方面。比如,在年底你有一个理财的计划,在平时逛街的时候,你就可以不带银行卡,或者只带少量的现金,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大手大脚花钱。心理学认为,延迟满足,并不是让大家去排斥眼前的一些突发事件,而是让人们短期的欲望与长久的收获呈现出一种和谐并平衡的状态,让人的主观判断和意识成为思想的主体,而不是接近被眼前的欲望所占据。当欲望、诱惑,可以被你“延长欲望”能力所控制的时候,相信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教育对人们的影响很好大。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思想萌芽期的儿童,良好的教育可以引领一个孩子走向成功的道路;相反一些不当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使一个原本聪明的小孩,变得无可救药。心理学家发现,在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中,对小孩的认知和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他在全美国选出了20个成功人士,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自己的领域里工作很好出色,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班都拉又选出了20名有过犯罪记录的人,这些人的智商并不比那些成功人士低。不同的是,他们都曾有过犯罪前科,有的是因为赌博,有的是因为偷盗。出狱后,尽管这些人都对自己的过去感到很后悔,但是当他们出狱后,面对社会中的诱惑,他们依然无法具有良好的控制力去抵制这些诱惑。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