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幸福是一种活法
字数: 20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作者: 无
出版日期: 2014-04-01
商品条码: 978750448287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2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引导中国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图书,打破家长"神圣"的概念,从哲学角度对比了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提出家长与孩子平等理念。由此引申出家庭教育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自我管理问题。家长要具备结果思维,着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抓大放小,做一个有层次有见识的家长。本书结合世界近期新理论,从需求、性格和个性化三个维度提出了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具体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国的家庭教育困局指明道路。
目录
第一章 健康的活法
1.警惕心理疲劳的危害/3
2.健康心理是幸福的前提/7
3.做个乐观主义者/10
4.摆脱恐惧心理,回归健康生活/13
5.跟抑郁说再见/16
6.学会为生活减压/19
7.要想身体好,运动不能少/23
8.远离烟酒,健康常有/26
第二章 简单的活法
1.越简单,越幸福/33
2.按自己的原则做事/36
3.放下虚名的累赘/38
4.学会管理时间/41
5.欲望越多,失望越多/44
6.人生各有不同,何必如此比较/47
第三章 快乐的活法
1.心情好,世界自然好/53
2.学会放松,享受快乐/56
3.不要把赚钱当做人生的目的/59
4.很多烦恼都是自找的/62
5.心情换了,世界变了/65
6.把快乐当习惯来培养/68
7.相信微笑的力量/71
第四章 宽心的活法
1.宽恕别人,收获健康/77
2.宽恕是慈悲,也是修养/80
3.善待、尊重身边的人/83
4.用宽厚对待朋友/86
5.对自己要严,对别人要宽/89
6.克制自己的坏脾气/92
第五章 淡定的活法
1.以平常心看待福祸/97
2.拒绝浮躁,回归内心/99
3.活着即幸福/102
4.看淡生活中的不如意/105
5.名利和地位皆身外之物/108
第六章 低调的活法
1.行事低调,深藏不漏/115
2.收敛锋芒,知示弱/118
3.可以聪明,不能精明/121
4.才不可尽漏,力不可尽使/123
5.不露山水,低调为人/126
6.学会礼让,给人生铺路/129
第七章 糊涂的活法
1.没有缺憾的人生是不存在的/135
2.糊涂一点,超脱一点/138
3.换个角度就会不一样/140
4.不抬杠,不做无意义的争论/142
5.保持心态平衡/144
6.可以装傻,不能真傻/147
第八章 幽默的活法
1.幽默让生活更可爱/153
2.学会用幽默缓解尴尬/156
3.幽默:健康良药,快乐至宝/158
4.幽默是爱情的调味剂/160
5.别担心,你也可以很幽默/162
第九章 感恩的活法
1.带一颗感恩的心做人/169
2.用热情驱散冷漠/172
3.抽时间多关心一下父母/175
4.珍惜一直陪在你身边的人/178
5.感恩,让家庭更温暖/181
第十章 舍得的活法
1.该放弃的就别再留恋/187
2.既然能得到就别怕失去/189
3.拿得起,放得下/192
4.放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195
5.人生就是舍与得/198
第十一章 不争的活法
1.低头也是一种智慧/203
2.沉得住气就是最后的赢家/205
3.退一步,就是海阔天空/208
4.解开心结,放下怨恨/211
5.可以忍,不能一味忍/213
6.化解别人对你的排挤/216
第十二章 知足的活法
1.不满足是你的心还很贫穷/223
2.不攀比,才是最后的赢家/226
3.人生不尽完美,可以追求接近/229
4.做那个最好的自己/232
5.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235
6.学会欣赏自己/238
摘要
1.警惕心理疲劳的危害
目前,社会上有个词的出现频率特别高――焦虑。有篇报道曾这样形容当下人的生活:
“在电梯中,人们总是一进电梯就急着按按钮要关门,虽然只要几秒钟时间,电梯门就会自动关上;红绿灯前,总有人‘勇敢’地抢红灯,‘勇敢’地穿行在车流中;打开电脑,只想更快,于是拼命地敲打键盘;大街上,都是行色匆匆……
普通人为求学焦虑,为就业焦虑,为人际关系焦虑,为房子、为爱情婚姻、为孩子的‘起跑线’焦虑;有钱人钱少时为差钱、为蜗居焦虑;有房了,为别墅焦虑;有车了,为豪车焦虑;百万了,为千万焦虑;坐拥千万了,可看看人家身家已是数亿、数十亿、数百亿了,焦虑不焦虑?”
焦虑心理是人们在预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的综合情绪体验。它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活动的变化;通常表现为血液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肌张力降低、皮肤苍白、失眠、尿频、腹泻,等等。以往,焦虑往往属于被称为弱势群体才会有的状态,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为社会上一种普遍心态。在这一心态影响下,人们往往会感到身边危机四伏,总有一种让人感到不安的感觉,久而久之,逐渐就形成了心理疲劳。心理疲劳不仅降低学习与工作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影响,长期的心理疲劳使人心境抑郁、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进而引起心因性疾病。如神经衰弱,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不好、失眠、怕光、怕声音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工作紧张是威胁许多在职人员健康的因素”。这一结论明确指出了过度劳累对人体的危害。《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也显示,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调查还显示,白领人群中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多发,疲劳、失眠、心理障碍等亚健康问题也非常严重,买房、父母健康、婚姻和孩子教育成为白领的四大压力来源。然而,心理学家发现,绝大多数疲劳都是由于心理的影响,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冲突,特别是抑郁和焦虑,往往是精神疲惫最为常见的原因。这种消极的情绪使人萎靡不振,不想活动,并且导致心理疲劳的发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心理疲劳呢,据专家研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害的环境刺激:住房拥挤、噪声、污染、低温、高温;
2.遭到破坏的生理功能:疾病、不育、性功能障碍、失眠、药物中毒;
3.工作障碍:工作难度大,条件恶劣,操作复杂,业务不熟,力不从心;
4.人际关系紧张:邻里不和,家庭纠纷,晋职升级不顺,夫妻感情破裂,性生活不和谐,第三者插足,失恋,离婚;
5.天灾人祸: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借债,亲人亡故等;
6.事业遭到损害和挫折:经营亏损,工厂倒闭;
7.过分孤独、悠闲:离退休生活,孤独老人,失业、解雇;
8.社会压力:政治运动,遭受批判,触犯刑律,迁居他乡,流离失所。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遭受这些“不如意”时,往往使人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心理疲劳。近年不断见诸报端的英年早逝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心理疲劳。过度的心理疲劳,无异于对生命的透支。心理疲劳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现代人的“隐形杀手”。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形成,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心身疾患,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以及引起诸如偏头痛、荨麻疹、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疾病。
一般来说,心理疲劳比生理疲劳更为复杂,也更难以恢复。心理疲劳同生理疲劳一样,本身是一种阻遏性机制,迫使机体进入休息状态,从而避免受到继续伤害,对机体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如果此时人们未能正视这一点,不及时采取措施恢复疲劳,而任其一再发展下去,过度的心理疲劳便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成为心脏病、高血压、肠胃病乃至癌症等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对心理疲劳不可忽视,一旦由于心理压力大而自我感到疲劳不堪时,必须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和治疗。这里我们介绍几种日常生活中简单可行的调节方法:
第一,注意劳逸结合。工作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轻重缓急,生活要有规律,重视积极性休息,适时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打球和步行等,以提高肌体的活力、精力和人体在应付复杂枯燥工作时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因从事的活动过于单一而产生单调、消极的心境。同时,每天尽可能保证7~8小时的睡眠,这对消除疲劳有明显的效果。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