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黎教授教你读中国散文
字数: 290.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作者: 无
出版日期: 2014-04-01
商品条码: 9787553102955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228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国散文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在新文学领域的扛鼎之作,代表了在白话文领域的优选成就。《黎教授教你读中国散文》选录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典名篇若干,约请国学专家黎孟德教授编著。《黎教授教你读中国散文》分别对经典著作、名篇作了极为精辟的讲解,同时对它们的文学成就、艺术特色、写作技巧以及如何读懂并吸收其精华的方法,都作了精彩的论述。本书对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提高中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广大的国学爱好者和中小学师生导引了一条更为便捷的入门之路。
作者简介
黎孟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省高校书法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教育厅书法考级评审组专家。从事文学及艺术研究、教学和创作多年,是国内知名国学专家、文学艺术史专家、著名学者、书法家。
黎孟德先生精研国学多年,成绩斐然,著有《论语感悟》《孟子感悟》《中国艺术史》《唐宋音乐文学史》《中国音乐简史》《读懂书法》《书法教师指南》《中国艺术名作快读》《外国艺术名作快读》《唐诗小百科》《宋词小百科》《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等专著三十余部。在诗词歌赋及剧本创作和科研之外,十分重视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黎孟德先生长期担任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美学、艺术理论及艺术史等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尤其在传统文化的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国学名师课堂》第一辑就是黎孟德先生多年教学实践心得的结晶。
目录
中国散文导读
散文分类
散文的主要特点
近现代散文的发展线索
如何欣赏散文
中国散文选讲
《民报》发刊词/孙中山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今”/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
雪/鲁迅
苦雨/周作人
访沈园/郭沫若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五月的北平/张恨水
雷雨前/茅盾
钓台的春昼/郁达夫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
海燕/郑振铎
还我缘缘堂/丰子恺
荷塘月色/朱自清
北京的春节/老舍
一种云/瞿秋白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
笑/冰心
听潮/鲁彦
街/沈从文
槐园梦忆/梁实秋
灯/巴金
山水/李广田
窗/钱钟书
雨前/何其芳
茶花赋/杨朔
长江三日/刘白羽
黄山小记/菡子
雄关赋/峻青
紫藤萝瀑布/宗璞
凝思/王蒙
读沧海/刘再复
珍珠鸟/冯骥才
一个王朝的背影/余秋雨
我与地坛/史铁生
丑石/贾平凹
失去的森林/许达然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愁乡石/张晓风
老家的树/郭枫
追忆丰子恺/钱歌川
回忆郁达夫一些小事情/凌叔华
摘要
访沈园/郭沫若
绍兴的沈园,是南宋诗人陆游写《钗头凤》的地方。当年有名的林园,其中一部分已经辟为“陆游纪念室”。
《钗头凤》的故事,是陆游生活中的悲剧。他在二十岁时曾经和他的表妹唐琬(蕙仙)结婚,伉俪甚笃。但不幸唐琬为陆母所不喜,二人被迫离析。
十余年后,唐琬已改嫁赵家,陆游也已另娶王氏。一日,陆游往游沈园,无心之间与唐琬及其后夫赵士程相遇。陆既未忘前盟,唐亦心念旧欢。唐劝其后夫遣家童送陆酒肴以致意。陆不胜悲痛,因题《钗头凤》一词于壁。其词云: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
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
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词为唐琬所见,她还有和词,有“病魂常似秋千索”,“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等语。和词韵调不甚谐,或许是好事者所托。但唐终抑郁成病,至于夭折。我想,她的早死,赵士程是不能没有责任的。
四十年后,陆游已经七十五岁了。曾梦游沈园,更深沉地触动了他的隐痛。他又写了两首很哀惋的七绝,题目就叫《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
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是《钗头凤》故事的全部,是很动人的一幕悲剧。
十月二十七日我到了绍兴,留宿了两夜。凡是应该参观的地方,大都去过了。二十九日,我要离开绍兴了。清早,争取时间,去访问了沈园。
在陆游生前已经是“非复旧池台”的沈园,今天更接近改变了面貌。我所看到的沈园是一片田圃。有一家旧了的平常院落,在左侧的门楣上挂着一个两尺多长的牌子,上面写着“陆游纪念室(沈园)”字样。
大门是开着的,我进去看了。里面似乎住着好几家人。只在不大的正中的厅堂上陈列着有关陆游的文物。有陆游浮雕像的拓本,有陆游著作的木板印本,有当年的沈园图,有近年在平江水库工地上发现的陆游第四子陆子坦夫妇的圹记,等等。我跑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又连忙走出来了。
向导的同志告诉我:“在田圃中有一个葫芦形的小池和一个大的方池是当年沈园的故物。”
我走到有些树木掩荫着的葫芦池边去看了一下,一池都是苔藻。池边有些高低不平的土堆,据说是当年的假山。大方池也远远望了一下,水量看来是丰富的,周围是稻田。
待我回转身时,一位中年妇人,看样子好像是中学教师,身材不高,手里拿着一本小书,向我走采。
她把书递给我,说:“我就是沈家的后人,这本书送给你。”
我接过书来看时,是齐治平著的《陆游》,中华书局出版。我连忙向她致谢。
她又自我介绍地说:“老母亲病了,我是从上海赶回来的。”
“令堂的病不严重吧?”我问了她。
“幸好,已经平复了。”
正在这样说着,斜对面从菜园地里又走来了一位青年,穿着黄色军装。赠书者为我介绍:“这是我的儿子,他是从南京赶回来的。”
我上前去和他握了手。想到同志们在招待处等我去吃早饭,吃了早饭便得赶快动身,因此我便匆匆忙忙地告了别。
这是我访问沈园时出乎意外的一段插话。
这段插话似乎颇有诗意。但它横在我的心中,老是使我不安。我走得太匆忙了,忘记问清楚那母子两人的姓名和住址。
我接受了别人的礼物,没有东西也没有办法来报答,就好像欠了一笔债的一样。
《陆游》这个小册子,在我的旅行箧里放着,我偶尔取出翻阅。一想到《钗头凤》的故事便使我不能不联想到我所遭遇的那段插话。我依照着《钗头凤》的调子,也酝酿了一首词来:
宫墙柳,今乌有,沈园蜕变怀诗叟。秋风袅,晨光好,满畦蔬菜,一池萍藻。草,草,草。
沈家后,人情厚,《陆游》一册蒙相授。来归宁,为亲病,病情何似?医疗有庆。幸,幸,幸。
的确,“满城春色宫墙柳”的景象是看不见了。但除“满畦蔬菜,一池萍藻”之外,我还看见了一些树木,特别是有两株新栽的杨柳。
陆游和唐琬是和封建社会搏斗过的人。他们的一生是悲剧,但他们是胜利者。封建社会在今天已经被和根推翻了,而他们的优美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沈园变成了田圃,在今天看来,不是零落,而是蜕变。世界改造了,昨天的富室林园变成了今天的人民田圃。今天的“陆游纪念室”还只是细胞,明天的“陆游纪念室”会发展成为更美丽的池台――人民的池台。
陆游有知,如果他今天再到沈园来,他决不会伤心落泪,而是会引吭高歌的。他会看到桥下的“惊鸿照影”――那唐琬的影子,真像飞鸿一样,永远在高空中飞翔。
(选自1962年12月9日《解放日报》)
P42-4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