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空间视野看中国经济大势

空间视野看中国经济大势

  • 字数: 2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赵伟
  • 出版日期: 2013-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81232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空间视野看中国经济大势》编著者赵伟。
鄂尔多斯为何会变为鬼城?未来十年。西部大开发将带来怎样的机遇?沿海发达地区又有怎样的欠发达问题?中国到底应该走怎样的城市化模式?自然禀赋几乎相同,贵州与瑞士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如此多关乎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疑问.您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空间视野看中国经济大势》采用空间经济学的核心一外围视角。在探讨后危机时期当前全球三大经济核心――北美、西欧和东亚――未来走向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等问题,以帮助读者把握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大势,呈现各级决策者进行选择的根本约束条件。
作者简介
赵 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首席教授、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诺丁汉大学中国与全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GEP)主任。研究兴趣涵盖国际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及外国经济史等领域。迄今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Journal of World Trade、《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中、英文论文200多篇。
目录
第一篇 全球空间视野看
中国经济
看中国经济须有全球空间视野
看世界经济须有成本一收益意识
“后危机”全球三大核心利益得失
“后危机”核心经济分野:反危机政策反思
“后危机”世界经济大势:三大核心视点
中国经济的希望:三个不可逆转
第二篇 空间视野看中国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不算太快
中国城市化:沿海三大区域模式
中国城市化模式之争
沿海三大区,两样的“城市生态”
沿海“城市生态”:两个基本事实
城市化区域模式形成机理:三个重要视点
京津冀城市化:一个“北京情结”了得
中国城市化:三个空间散点的综合
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三个专业视点及其缺失
城市化:一个个人“自选择”视点
中国城市化:一个经济全球化视点
中国城市化:一个“泛”核心一外围视点
中国城市化:一个综合视点
第三篇 空间视野看浙江经济
区域层面遭遇三个“后”背景
“后危机”浙江经济困局
民企老板“跑路”的深层原因
规范高利贷与金融现代化:历史何以展开?
民资民企“双困局”源自制度供给不足
守住自己的钻石宝地:再论民企老板“跑路”
破浙江模式困局:看好义乌
浙江模式再审视
浙江经济:一个区域转型发展“奇迹”
浙江制度转型:四个小区域模式的汇聚
工业化与产业集聚:三条演化线索
区域城市化:新古典“老板进城”模式
浙江区域经济开放:由区际化而国际化
浙江模式:何以突围?
第四篇 空间视野看
沿海内陆经济
发达的偏向:沿海案例
发达区域的欠发达问题(上)
发达区域的欠发达问题(下)
发达的发展偏向:一个县域经济所显露的
辽宁工业化富民效应差强人意
开发的功过:聚焦西部
西部发展:制度供给比拨款更管用
西部大开发:十年功过评
西部大开发:下个十年的前瞻
新一轮开发:沿海一个填,内陆一个挖
发展经济的决策究竟由谁作出为好?
第五篇 空间视野看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没有退路的选择
转型升级:没有先例的战略
转型升级:一个泛核心一外围视野
转型升级:产业异质性寓意
转型升级:直接投资异质性寓意
转型升级:多个异质性的对接?
转型升级:一个县域经济视点
第六篇 空间经济学漫谈
空间:经济学的一个大视野
集聚的逻辑:两个故事的寓意
贸易成本的效应
集聚与扩散的微观动因
集聚类型与工资:变化的视角
区位与集聚:理论与现实
空间与区位匹配问题
集聚与集群:同一现象的两个视野
“一体化”与“集聚”:中国式“混搭”悖论
“一体化”与“集聚”:中国式学术“混搭”的逻辑
集聚的威力
换个视野看经济开放效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