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孩子不爱学习,父母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父母怎么办

  • 字数: 19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任敏
  • 出版日期: 201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639376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孩子不爱学习父母怎么办--一个不错教师的教子笔记》作者(任敏)是一位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子经验,讲述了自己教育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心得,教育孩子要以爱为基础,帮助并引导孩子找到快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爱上学习。引导家长以正确方法教育孩子,《孩子不爱学习父母怎么办--一个不错教师的教子笔记》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家庭教育书。
目录
第一章  孩子反感学习,父母首先应向自身问责
1.在面对孩子的学习时,父母是否饰演了恰当的角色
做仆人是过时的
做恩人是功利的
做教官是无情的
做朋友是贴心的
2.孩子的自尊、自信犹如脊梁
做孩子的好榜样
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希望总比失望多得多
不要以大欺小
3.学习不是可怕的,玩耍是必要的
父母把孩子心中学习的形象破坏了
不要把孩子的玩耍形容得太可怕
4.家长们,你们今天学习了吗
活到老,学到老
父母也要接受达标测验
第二章  璞玉待琢,父母如何练就天工巧手
1.父母的软硬兼施为什么都不管用
物质激励能带来什么
惩罚为什么会适得其反
2.为孩子寻找学习的振奋剂
孩子也要有精神追求
内驱力给孩子提供持久的学习动力
3.以智慧和爱引导孩子在学习征途上前行
引导孩子正确地学习,让孩子如虎添翼
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才是爱
4.耐心等待是充满爱的期望,急功近利是商业化的投资
不责骂,多宽容
孩子,你慢慢来
5.教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
为“自由”而“自治”
6.当孩子需要时,请提供指导
训斥永远不受欢迎
请给予温柔的教化
第三章  雪化了是春天,不是泥水
――谈语文的学习
1.请善待孩子的想象力
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是获得想象力的前提
想象力是需要培养的
让想象力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
2.把识字做成快乐的游戏
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识字
在卡片游戏中识字
小小孩子也可以练习电脑打字
随时随地教孩子识字
运用上下文语境教孩子识字
运用汉字的特点教孩子识字
3.课本里的营养并不够,学好语文需要多读课外读物
琢磨孩子的阅读需求
营造爱读书的家庭氛围
做孩子的读书伙伴
每天坚持给孩子读一个好故事
4.修得生花笔,爱上写作文
学会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尝试思索
学会提炼主题
从阅读中学习文章  的结构布局
克服表达困难可以先从口头表达练起
广泛的阅读使语言多姿多彩
第四章  数学不是练习算数,而是寻找方法,培养思维
――谈数学的学习
1.把成人比下去的心算
神奇的心算
在生活中学习心算
2.好玩的数学题目
把学数学当作玩游戏
有意识地给孩子讲一些数学故事
3.引导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以生活中的一般常识为始点
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开展家庭竞赛
4.千万不要记忆公式
转化猜想
鼓励“瞎想”
操作验证
明察比较
5.错误都出在小地方
要养成“有序”和“有条理”的习惯,培养孩子的细心能力
排除干扰,是培养孩子细心不可少的因素
引导孩子有规划,培养孩子细心做事
要培养“检查”的习惯,适度地给孩子以奖惩
千万不要给孩子贴负标签
第五章  找准突破点,启蒙孩子的语感
――谈英语的学习
1.学英语关键在于找到语感:试试多元智能法
根据多元智能,因材施教
帮孩子找到最适合的学英语方法
2.不“过”大脑地背单词根本记不住
谐音记单词,好玩又有效
拆字记单词,好处多又多
同构来搭桥,单词记得多
异构背单词,想忘了都难
3.从简单的故事开始,让孩子爱上英文阅读
让孩子自主选择爱读的故事.
鼓励孩子用英语讲故事给你听
4.说英语一关键在于第一次张口
注意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
尽可能给孩子营造英语会话环境
父母花些心思、动脑筋,让孩子爱上说英语
第六章  学习艺术是为了体验生活之美
――谈艺术的学习
1.让追求美成为孩子学习艺术的目的
培养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美
从经典中感受艺术恒久的关
2.家庭气氛是艺术学习的空气
家庭成员业余生活的艺术熏陶
家庭生活环境的艺术化
养成读名篇、听名曲、看名画的习惯
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第七章  学习不光是从课本中汲取知识
――请善待孩子的“为什么”
1.“为什么”是那么宝贵
“为什么”是人类发展的开路先锋
“为什么”是主动的学习方式
2.父母,还等什么?快来帮忙吧
间接地帮助孩子
不要害怕困难
3.不动声色地让孩子保持问“为什么”的习惯
学会问“为什么”是孩子探索发现的第一步
发问是孩子成长进步的原动力
4.客观地认识社会问题,善待孩子多视角、多层面的问题
客观地认识世界,学会选择性地吸收外界信息
父母切记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大胆地说“不知道”,然后跟孩子一起探索答案
第八章  做明智的父母,孩子不是小超人
1.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请相信孩子
让孩子学会担当
2.相信孩子,帮助孩子
学习的独立性源于信任,尊重孩子关于学习的自我感觉
面对不公正的评价,父母要相信孩子、保护孩子
让孩子玩耍,更要让孩子会玩耍
第九章  养成好习惯,帮助孩子把学习变成轻松事
1.家庭中应该有的好习惯
读书
不被电视掌控
安静做事
共同讨论
给予鼓励
分担劳动
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
目标明确
2.珍惜时间,提升效率
认清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
用学习的结果而非学习时间的长短来考量孩子的学习效果
勿打疲劳战,会休息才会有好成绩
调整作息,善用一天的黄金学习时间
让好方法为学习效率加倍
3.赋予学习意义,让责任和爱成为学习的动力
责任和爱是学习的动力
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4.发现孩子身上的可喜变化
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令孩子受用终生
30天,让父母和孩子一起脱胎换骨
后记引导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爱上学习
摘要
    1.在面对孩子的学习时,父母是否饰演了恰当的角色
    当孩子学习时,父母温软的心和满溢的爱都是必要的吗?父母付出了不必要的同情和怜悯,是鼓励孩子在困难面前妥协,这对孩子是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恰如孩子刚刚鼓起勇气驾着小船航行在知识海洋里,父母又呼唤他们回航一样。
    当孩子沉迷于玩耍时,父母往往怒气冲天,当孩子一心向学时,家长又怜爱有加。父母在孩子面前时而冷酷无情,时而卑躬屈膝,让孩子或惊恐或无奈,找不到安全感,而将内心封闭。怎样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和父母畅通地交流学习、生活中的感悟与得失呢?如果说孩子如知识大海中的一叶小舟,那么父母应是暗夜中的灯塔和温暖的港湾,为其引领航程,使小舟能够踏实而勇敢地游弋于知识的大海之上。即使迷失了方向,也能回到温暖的港湾。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担负着传承文明、继往开来的使命,他们的内心有自我发展的潜在动能和渴求。父母可以回想一下,孩子在懵懂的幼年时,总是在主动探索,去触摸不了解的物体,去睁大双眼观察身边的一切。即使到了启蒙阶段,孩子也是喜欢亦步亦趋地跟在老师后面学数字、学汉字,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为什么孩子年龄越来越大,对学习的兴趣却越来越少了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作为父母,我们一直希望在学习中助孩子一臂之力,帮助孩子将学习的任务进行到底。于是我们总是帮他找缺点,制订各种计划,但是父母是否也能经常自省,我们是否一直以正确的态度在引导帮助孩子?并不是父母拥有一片热心或是一腔热血就能让孩子乖乖地学习。我们不能任意发挥,要按照自然规律的脚本来认真饰演父母的角色,才能让孩子认同,才能真正有益于孩子的发展。
    在我的孩子皮皮成长的过程中,我从来不知道应该怎样定位我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是他的启蒙老师吗?或许算是,因为是我教会了皮皮人生的靠前堂课,指导他的学习,将他引领到知识的殿堂。我是他的伴读书童吗?也算是,是我陪伴着皮皮进行每一个晨读和复习备考,皮皮的每一门功课,都是由我先熟记于心,再连同自己的心得体会一起转授给他的。我是他的保姆吗?这样说也未尝不可,我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皮皮的饮食起居,时刻关注他的健康情况,尽自己优选的努力为皮皮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慢慢的我发现,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究竟是皮皮的老师还是保姆或朋友了,但是我知道这些词汇是互不矛盾的,“启蒙导师”“伴读书童”“专职保姆”,这些角色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被称作“母亲”。做仆人是过时的
    孩子的婴儿阶段时,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初体验,似乎什么都没有孩子的哇哇啼哭来得重要,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的身体健康总是让我们的心无法放下。父母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孩子的日常饮食起居上,这种心情总不能改变。孩子都已经雏鹰待飞了,我们还像母鸡护小鸡似的拉着他的后腿。有些孩子都一、二年级了,父母还是不敢让孩子自己出去玩耍,一定要提着水瓶跟在后面,一会儿怕孩子渴了,一会儿怕孩子摔了,在家里也是对孩子衣食住行照顾得周到有加。孩子都上小学了,应该让他自己学会照顾自己,当他自己一个人与别人相处时才能很快地适应环境。渴了,让他学会忍耐一下;摔了,让他下次学会机敏一些。孩子只要上学了,他的吃穿洗用、他的行为交往,就让他试着自己独立去做吧。当他遇到挑战时,让他努努力,他足以承受和战胜这些小小的挑战。每当父母面临这一切时,他们的紧张和不安比孩子要严重得多,而孩子却从这些日常小事里能够找到勇气、自信。没有父母在后面跟着,孩子才能让自己慢慢学会独立。该放手时就放手吧,你每一点“狠心”的放手,就是让孩子长本领学自立的机会,不要为了自己的心安,而不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有以上问题的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如此,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如此。当孩子学习时,不是担心孩子累坏了就是担心孩子坐久了,生怕孩子因为学习累坏了,急于让孩子放松,带孩子去看看电影、串串亲戚。他们以自己想当然的理论来支配孩子的活动,认为是在辅助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实则是在鼓励孩子在困难面前妥协,对孩子抛出难以抵挡的诱惑。就像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样,父母的糖丸是那么不请自到,哪个孩子不巴望呢?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