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太行山记忆

太行山记忆

  • 字数: 2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 作者: 陈为人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7085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走马黄河之河图晋书》是我社今年推出的行走文丛的第一本,《太行山记忆(石库天书)》(作者:陈为人)是它的后续。黄河落天走山西。由晋西北偏关入境蜿蜒南去,凿石门泄壶口跃龙门奔三峡……成为晋西与陕蒙的界河;太行山脉自晋北的恒山绵延、到左权的十字岭(左权岭)、盂县的藏山;黎城的黄崖洞、壶关的太行山大峡谷、陵川的王莽岭……峰挺峦叠,成为晋东与冀豫的屏障。滔滔黄河与巍巍太行,构成山西之“表里山河”“山河环卫”。孔夫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说了一句广为世人流传的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人一向喜欢把山水并称:崔颢言:“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王观曰:“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好山好水构筑成“锦绣河山”,又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符号。山西作家采风团在2010年三次“走马黄河”之后,又于2011年三次“驱车太行”,也许这是冥冥中神灵的安排,于是,又有了《太行山记忆(石库天书)》一书的收获。它与《走马黄河之河图晋书》构成“人说山西好风光”之姊妹篇。
作者简介
陈为人,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任太原工人文化宫主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曾担任山西省青联常委、山西省青年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太原市青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第五届山西省人大代表。
著有《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插错“搭子”的一张牌——重新解读赵树理》、《马烽无剌——回眸中国文坛的一个视角》、《最是文人不自由——周宗奇叛逆性格写真》、《让思想冲破牢笼——胡正晚年的超越与局限》、《山西文坛的十张脸谱》、《走马黄河之河图晋书》等书。
目录
引言/l
悬空寺溯源儒释道
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政治协商会议”/5
三教之境溯源南北朝/7
宗教成为权杖的杠杆/ll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词/14
灵丘冢还魂武灵王
晋代衣冠成古丘/17
赵武灵王的闪亮登场/21
“胡服骑射”诞生于风起云涌之中/26
手心手背都是肉,首鼠两端铸祸端/30
赵武灵王与秦昭襄王的风云际会/35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39
阎故居诘问生死场
“阎氏故居”有一个凄美的传说/42
沉重的历史不是戏说的传奇/48
千古艰难专享死/52
莫言牺牲为壮志/57
娘子关扑朔话女权
娘子关扯出的历史谜团/64
战争让女人走开/67
娘子关传说的另一版本/71
平阳公主是一个时代的产物/77
女性的社会地位衡量着社会的进步程度/79
蓬蒿居打捞高长虹
蓬蒿丛里掩埋的思想者/84
“桃色传言”的致命杀伤力/88
“花边新闻”遮蔽下的思想冲突/98
我本楚狂人/104
“精神病”的悲剧人生/109
虎头山拜谒孙谦墓
郭沫若墓前的失之不恭/112
叶落归根与《言大必空》/115
孙谦与大寨、与陈永贵的不解情缘/120
对孙谦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的紫团洞/125
生前友好身后伴/128
跪拜是发自肺腑的敬仰/131
藏山行解构忠义观
秋风秋雨的哀鸣啜泣/134
景点传说在史籍中的讲述/138
“赵氏孤儿”背后的史实却是源起于“红杏出墙”的丑闻/142
“投桃报李”的事与愿违/146
族大逼君,易为“君仇”/148
国仕沦落为家臣/154
在观念信仰的祭坛上/157
调整视野的焦距再看藏山/162
洗耳河感悟权力场
洗耳河的民间传说/163
洗耳溪边枕细流,高步追许由/166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171
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175
“天下之士尽人我彀中”之设局/179
山立百仞,无欲则刚/182
王莽岭颠覆“授命说”
龟驼山变身王莽岭/183
史笔千年失直道,宁将王莽作奸描/189
王莽新政的“阿喀琉斯脚踵”/194
汉初“授命”还是“放弑”的论争/201
马到悬崖勒缰迟/203
“授命说”是一把双刃剑/205
王莽岭的最后述说/2ll
西文兴血脉柳宗元
柳氏民居引出的史话/213
血缘之链的遗传基因/215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永贞革新”/218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222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225
柳宗元的绝代知音/229
哀莫大于心死/234
从“青锋剑”到“柔指绕”/240
摘要
    悬空寺溯源儒释道
     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政治协商会议”
     辛卯年六月二十六,公元2011年7月26日,“山西作家太行采风团”一行来到了启动仪式后的第一站――北岳恒山悬空寺。
     大同文联的接风午宴后,出浑源县城南4公里,来到了北岳恒山脚下。悬空寺原名玄空阁,是恒山庙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极目远眺,悬空寺倚山腾空而出,犹如琼楼仙阁,凌空悬挂。山风吹过,总有种摇摇欲坠之感。然而,自1400多年前始建于北魏以来,一直屹立于万仞绝壁当空,见证了一个民族碰撞融合的沧桑历史。在通往悬空寺最古老的石窟上方,镌刻着“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解说员为我们引出中国建筑目前能工巧匠鲁班关于悬空寺的一段传奇。往事越千年,中国古代建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东方独特的建筑体系和建筑风格。悬空寺将中国古建筑艺术推上了登峰造极的高度。人们用“奇”、“悬”、“巧”来概括。进入新世纪,悬空寺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界最珍奇的十大建筑”之一。人此列的中国建筑仅此一家。
     我前后四次登临悬空寺,早已领略过这一世界建筑目前的奇观。而此次,伶牙俐齿的解说员赵晓婧饶有趣味的解说词,将我引领至一个新的境界。
     “悬空寺不仅以它的‘险’‘奇’‘巧’著称,而它的宗教氛围也与众不同。寺院殿堂多为佛教,宫观庙寺多为道教。而悬空寺一反常规,把佛、道、儒有组织地排列于一处,形成了融三教之精华,纳十方之神灵的净土,是一处信仰自由、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共探真元的宗教自由天地。悬空寺共有12个佛教殿堂、5个道教殿堂、一处三教合一的殿堂,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全部集聚一处,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从北耳阁向上,在寺院北面的悬崖绝壁上,悬挂着两座宏伟的三层九脊飞楼……这两座飞楼层层可登。南楼主要殿堂有纯阳宫、三官殿和雷音殿。纯阳宫供奉儒而圣、圣而佛、佛而道,提倡三教合一的吕洞宾。三官殿是悬空寺优选的一个殿,殿内供奉‘天、地、水’三官……
     “全寺最富有特色的就是这座优选层的三教殿。儒、释、道三教鼻祖同居一室,能把他们召集在一起的人更是闻所未闻,悬空寺做到了。虽然他们可能同床异梦各有盘算,可能只是求同存异各自有着自己的主张,然而他们毕竟迈出了和衷共济的第一步。佛祖释迦牟尼以客人身份端坐于中,左首黑胡子这位,是儒家的圣人孔子;右边是道家的鼻祖老子,以无为而无不为之量屈居佛右。儒释道三家同坐于一堂之中,这是咱们中华民族最早的和谐思想了。政治协商会议正在开会,持不同政见的三教领袖同处一室各抒己见……”
     解说员赵晓婧风趣幽默的话语,引起作家们一阵会心的笑声。
     三教之境溯源南北朝
     我问解说员赵晓婧小姐:“这种三教合一的格局,始建时就这样?”
     赵晓婧:“当然!我们说始建的时候在北魏,那时陶弘景就提出三教思想,他是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但是那时候三教思想还没有成型,真正成型是在唐朝。大唐才有这种兼容并包的大度气象。”
     解说员的话,使我联想到北魏孝文帝“胡服汉化”的民族融合思想。金元时期的一代宗师元好问,他的祖先原为北魏皇室鲜卑族拓跋氏。相传,他的祖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一说为秦王拓跋翰,另一说为南安王拓跋余),后来他的祖先随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迁洛阳,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这是一块有着“和谐”、“融合”善良愿望的神奇土地。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